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为此,英语专业应改革现有课程设置,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总体目标。该文以Kim和高一虹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据,在调查分析我国三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类课程设置的情况后,该文提出应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多种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群、加强跨文化交际实践教学,从而形成英语专业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普及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为了探讨将网络交际法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中所产生的效果,本文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对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出了将网络交际法应用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对象和交际情景,使学生在跨文化交往中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灵活性的理解,并能够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与美国学生以电子邮件形式完成跨文化网络交际任务.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获取了教学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上均有所提高,为今后网络交际法应用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近年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高校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由于课程针对的对象不同以及不同教师对这一课程的理解不同,该课程在各高校中呈现百花齐放的世态,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本文以提高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出发点,立足于实践教学,探讨了大学英语选修课《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内容设置。  相似文献   

4.
陈燕 《现代企业教育》2010,(16):213-214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对商务英语的学生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中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本文提出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文化学习+体验实践,并提出了3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通识教育课程,但基于单一文化的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目标。笔者提出建立多元文化环境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迫切需要。同时,对中外学生混编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与中法语教学视听说课程的密切关系为切入点,旨在培养学生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分析了视听说课程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为培养跨文化交际学生可以采取的相应的措施。从而说明在法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学会合理利用原版影像材料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及非语言交际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实现跨文化交际意识内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林群  邹蓉  李雪晓 《成人教育》2015,35(1):42-46
在全球国际化、多元化和信息化为时代特征的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国民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依据跨文化交际理论,界定了社区居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围绕社区居民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提出了课程目标,设计原则和课程内容,并提出了适用于社区居民的立体课程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课程传统教学法过多理论宣讲,要改变这一弊端,就应研究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并建立和完善跨文化交际案例库.本文从案例库的构建原则、案例来源、案例标注、案例检索等方面介绍跨文化交际案例库的构建方法,并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运用案例库教学,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高职院校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建设中,需要对跨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模式和发展方向等方面总结问题,并且根据这些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尝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建立一种新型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课程对高等职业院校涉外专业学生涉外职场环境下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将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运用于跨文化交际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并提出了体验式文化学习循环圈,以期为提高高职涉外专业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作出微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