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钱币有近5000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的刀、布、蚁鼻等,秦代的外圆内方钱、唐代的通宝、宋代的年号钱、清末的“宣统通宝”,品种有数万至数十万种.本文就对辽金时期钱币进行了研究,以此反映辽金朝货币流通情况.  相似文献   

2.
佛禅思想、观念、情感、意识和思维模式对金朝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意境营构、夸诞玄想和求真征实三个方面。金朝文学对意境营构的追求主要反映在诗歌创作上,以撷取"现量境"、无所执著和追求"境生象外"为基本特点。佛典禅籍夸诞玄想、高度形象化的宣教手法对于丰富金朝诗、文、小说、戏曲的艺术表现能力有深刻而显著的意义。立足于"真空"、"假有"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强调以直觉的方式把握真如、实相的佛家"真实"观对金朝作家主张"亲历"、"亲证"和体验生活、求真征实的创作理念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朝时期,荐举是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金朝时期,荐举制度在前期萌芽,中期形成和初步完善,后期延续和进一步完善。金朝荐举制度存在岁举、自代举和特举三种形式,对被荐举者限定的标准是德行与才能,对举主的品级和所举员数有一定限制,对举主责任有明确规定,在程序上有严密的安排。因此,金朝通过荐举制度选拔了人才,加强了政权建设。  相似文献   

4.
南宋洪皓、洪迈和洪适父子三人先后出使金朝,为宋金和议作出了贡献。父亲洪皓出使金朝被扣十五年,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为南宋政权收集情报,做了很多有益于宋金各族人民的事;儿子洪迈和洪适出使金朝都出色地完成任务。洪氏父子三人使金都表现出“忠义”之气,在南宋与金朝的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兴定四年,元好问等人玉华谷雅集,对所发现的《古仙人辞》,雷渊认为时代是汉魏,作者是田畴,元好问等人予以默认。究其原因,一是东汉末年的社会动乱,与此时金朝的处境十分相似;二是田畴之人生价值与取向和金代文士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金代文化"上掩辽而下轶元",女真皇族成员在文学艺术上所做出的贡献往往被忽视。金朝皇族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在文学、书法和绘画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皇族成员对金代文化的贡献很值得我们关注。这样的成就不仅要归功于皇族成员个人的好学上进,更主要是金朝统治者对文化学习的提倡,此外,汉族优秀的诗词创作巨人对皇族文化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朝儒学驳杂而不统一,流播着许多派别。新、旧儒学并存的格局是构成金朝文学的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金朝境内旧儒学思想的回升,是整个古代儒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运动形式。北宋理学诸流派起初潜存于民间,后来随着南宋理学逐渐北传以及文人纷纷涉足,新儒学终于在金末元初蔚为大观。终金一朝,盛行于士林、文坛并对创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理学派别是被认为非正宗的蜀学。文人对儒学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类型专门致力于研习和传播新、旧儒学,以纯儒自居;另一种类型博采杂取,兼容众说,于儒学之外叉濡染释、老。儒学对金朝文学的意义主要反映在3个方面:首先,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程度不同地体现在各种文体的创作中;其次,出现了许多阐发儒家思想尤其是宋学的诗、文作品;再次,文学活动中的文以载道、修辞立诚的意识得以强化和深化。儒学对金朝文学的作用表现为正、负两方面。金朝作家和文学理论家较好地解决了文、道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儒家思想对文学的阻力。  相似文献   

8.
吴言生 《河东学刊》1999,17(6):9-10
临济宗颂古诗以汾阳善昭的《颂古百则》为代表,采取再现公案,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文学平实枯淡,但其首创颂古体制,奠定颂古雏型之功实不可没。经由其后继者的努力,将铺叙公案式的颂古,向造境含蓄,词藻华瞻的方向发展,雪窦正是在汲取善昭等人经验的基础上,将颂古推向禅文学的巅峰。  相似文献   

9.
宋人出使辽金"语录"在文体上不同于其他行纪,也不同于其他语录,而是兼采地理志、行记、传记、杂史、故事等各种文体之优点,在写法上不拘一格的杂记使者出使辽金时所见所闻的带有综合性文体特征的各种史事的记录,在史学文体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的价值。宋人出使辽金"语录",如实地记载了使臣出使时的亲见亲闻,并由其政治性质所决定,所记之事皆具有实录性质,可信度很高,且多有他书不载或史焉不详之记述,其史料价值十分珍贵,是我们研究辽宋金史、尤其是研究辽金史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兴”、“象”是中国诗歌独特的意象类型,把“兴”、“象”理论用在影视广告情感沟通的创作手法上,可以使影视广告在审美情感上表现出情景交融、意在言外、自然天成等特色,从而达到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对“道”的体验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辽金青铜镜是一批富有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青铜镜、过去不为人所识.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辽金时期的青铜镜在中国古代青铜镜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对辽金时期青铜镜特点进行了阐述,也由此向我们展示了辽金时期我国别具特色的古代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二税户”一词见于元好问《中州集》和《金史·食货志》。二税户是金代的户等之一。《金史·食货志》说,“其为户有数等,有课役户、不课役户、本户、杂户、正户、监户、(?)户、奴婢户、二税户。”然而,二税户不是起源于金朝,而是出现于辽代。解放后,研究辽金社会性质和辽金经济史的论文和著作,每每涉及二税户。在笔者看来,二税户至少有下述问题需要认真讨论,辽代二税户出现的时间,辽代二税户的种类,辽代二税户的性质,二税户在辽金之际的变化,金代二税户的性质,金代二税户放良的原因,等等。现在,就二税户的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与金朝南北对峙.金初,为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实施重北轻南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地域空间上的"重北轻南":其二,是指人才选用上的"扬辽抑宋".这项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北移与发展.本文对金朝重北轻南政策与中原文化北移的关系进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成吉思汗征服金朝的过程中,哲别攻取东京(今辽宁辽阳市)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军事行动。本文运用蒙元基本史料分析、考证了哲别攻取东京所发生的时间,进而对其所展开的历史背景作出阐述。最后,探讨了这次军事行动对于蒙古征服辽东、东北地区,乃至整个金朝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辽金二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汉文学的创作也呈现出繁盛的面貌。就两朝诗歌的辑录而言,阎凤梧、康金声主编的《全辽金诗》是较为完备的著作。但还有一定数量的辽金诗歌仅保存在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中,并没有收录进《全辽金诗》。为使辽、金诗歌的辑录更加完备,兹对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所保存的溢出《全辽金诗》的26首辽、金诗歌进行补遗。  相似文献   

16.
从"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宝墩文化"等重多考古发现及其对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化物所进行的深入考证可知:二里头文化就是古蜀文化,古羌民族所创立的夏文化与古蜀文化之间不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而且有其同祖关系,这可作为"禹兴于西羌"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7.
金宣宗与夏神宗是同时在位的金朝和西夏王朝的君主,他们在位时期,是中国北方地区历史变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执政时所采取的政策对各自王朝的最终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朝和西夏在金宣宗与夏神宗时期同时走向灭亡的事实,印证了金宣宗和夏神宗所采取的错误政策在强大的蒙古冲击下最终匆匆告别历史舞台的无奈。  相似文献   

18.
蒙元时期契丹人的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亡后,契丹人在金朝的社会情况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金朝统治契丹的组织形式和民族政策。对契丹人在金代的迁移问题研究已经很成熟,而对蒙元时期契丹人迁移这一问题,却没有太大的关注,作者通过所了解的元朝史籍,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作曲家辛沪光创作的《嘎达梅林交响诗》,成功地表现了蒙古族英雄人物嘎达梅林反抗统治阶级残酷压迫的斗争事件,表现了他于1929年—1931年在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率众起义所坚持的武装斗争。辛沪光创作的成功,首先在于她对民歌音调的独创性运  相似文献   

20.
金朝以律赋取士,赋作本应非常繁荣,但现存金赋却为数极少。对现存金朝非文学赋进行钩沉与探析,不仅彰显出金朝律赋的繁荣,而且凸现了金朝在佛教、道教、医学、天文术数等文化方面的建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