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今年底,湖南省新田县教育局从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资金8,200多元,统一给全县中小学订阅1985年度教育报刊。其中,为每所中小学订阅一份《中国教育报》给每个中学教师订阅一份《人民教育》,给每个小学教师订阅一份《湖南教育》。全县共订阅《中国教育报》510份,《人民教育》431份,《湖南教育》1,748份。  相似文献   

2.
屈指算来,我们订阅《湖南教育》已15个春秋。提起《湖南教育》,我与妻便思绪涌动,感慨万端。  相似文献   

3.
道河乡教师人人订阅《湖南教育》日前,澧县道河乡教师每人都订阅了一份《湖南教育》。在去年的特大洪灾中,该乡大部分教师蒙受巨大损失,生活十分困难。但他们没有困经济拮据而放弃教育报刊的订阅。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踊跃订阅,乡联校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予以补助,...  相似文献   

4.
据了解,湘潭县教育战线除了订阅《人民教育》827份和兄弟省、市、区的教育杂志外,还订阅《湖南教育》2092份,全县基本上校校都有《湖南教育》。湘潭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十分重视发动教育干部和教师订阅教育杂志。他们认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今天我给您写信,真的是因为太喜欢《湖南教育·语文教师》了。对于《湖南教育》,我有着七年多的深情。在去年的“我与湖南教育”征文活动中,我还将自己与《湖南教育相知、相识、相恋的情感历程写成一文,题为《“偷”来的情缘》。承蒙编辑老师的错爱,此文被刊在2005年第19期上,这更坚定了我订阅《湖南教育》的决心。今年《湖南教育》改版了,推出了语文教师专刊,我更是欣喜若狂,因为我们语文教师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刊物!改版后的《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着力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着力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它…  相似文献   

6.
感激与希望     
王永明 《湖南教育》2004,(12):45-45
2002年暑假去长沙期间,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湖南教育》,读后顿感耳目一新,那么亲切,那么贴近教师生活,那么朴实无华,在众多的教育期刊里面算得上比较有特色。回来后,我便从邮局订阅了《湖南教育》。如今,《湖南教育》已成为我的案头必备读物,每次查找资料总要不自觉地先翻翻  相似文献   

7.
我社文教党支部书记谢海青,是你刊一位热心的读者和积极宣传者。无论在全社教师大会上,还足在参加各校教研活动时,他总是号召大家多看《湖南教育》。谢海青积极宣传《湖南教育》,是因为他了解《湖南教育》。多年来,他坚持私费订阅《湖南教育》,每次杂志一到,就认真翻阅。他觉得,《湖南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急读者之所急。不少农村教师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桂阳县是订阅《湖南教育》和《人民教育》最多的县。桂阳县1992年订《人民教育》2507份,1993年上升为2587份,全县校平3.1份;1992年订《湖南教育》4123份,1993年上升为4313份,全县8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订有《湖南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46岁,与《湖南教育》结缘已29年了。当时未曾想到,一时的邂逅竟促成了难舍难分的伴侣,一见钟情注定了《湖南教育》与我一生相随的情缘。那是1978年暑假,全乡教师正在办学习班,我在邻桌看到一本《湖南教育》,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很多与教学业务密切相关的文章,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指导作用。薄薄的一本刊物,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不忍释手。此后,我开始四处搜寻《湖南教育》,第二年,又挤出钱来订阅了《湖南教育》。每回捧着飘着油墨清香的刊物,我总是如饥似渴地认真研读,每每读到会心处,禁不住拍案叫好。遇到精彩又实用的文章或段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教育方面的报刊多如烂漫山花,令人眼花缭乱。我们从万花丛中挑了一朵,就是湖南出版的《初中生》杂志。”这是去年十月,广东省紫金县教育局教研室给该县各中学发的一份公函(即《关于订阅<初中生>杂志的通知》)中说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1.
苏仙区积     
日前,郴州市苏仙区各学校和教师在订好党报党刊的同时,积极订阅明年的《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湖南教育》等教育报刊,为明年的教研教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该区还给区、乡主管教育的党政领导订阅了“一报两刊”,各村级小学、学区、乡镇农校、厂矿子校、区直学校、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及广大中小学教师都积极订阅“一报两刊”,征订工作全面展开。苏仙区积@曹小刚@李满成  相似文献   

12.
娄底地区教委根据国家教委、省教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向全区各县市教委和地直学校发出切实抓好教育报刊发行工作的通知。通知说:订阅国家教委的“一报两刊”、省教委的《湖南教育》,可以从行政费有关项目中开支,也可以用有偿服务或勤工俭学收入、教育工会学习经费解决。国家发给中小学教师的书报费应主要用于订阅教育报刊,鼓励教师私费订阅。《初中生》杂志的订阅经费可在收交学费时由学校统一代收。通知要求:一般来说,《中国教育报》、  相似文献   

13.
我长期订阅《湖南教育》,读得也非常认真。她编辑的教学经验很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似乎又比别的杂志技高一筹,时先几步。比如“一词多句”、“多角立意”、“作文系统训练方案”以及“童话引路”等课题的报道和研究,都是解广大教师之急,占全国风气之先。仅以“一词多句”为例,《湖南教育》于1978年就介绍了做法,而外省市一家小语教学的专业杂志直到1986年才见端倪。可见《湖南教育》绝非一般的教育杂志。她以敏锐的眼光,深厚的功  相似文献   

14.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在这春暖花开、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迎来了《湖南教育》创刊60周年。这是《湖南教育》的一件大事,也是湖南教育的一件喜事。作为一名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的同志,我谨向《湖南教育》60华诞表示诚挚祝福!向各位在采编一线辛勤工作的同仁深表敬意!  相似文献   

15.
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我与《湖南教育》的文章。我最初产生作文欲望,是因为读了邮政报亭《书虫》杂志一篇标题为《辛勤耕耘四十载桃李芬芳遍天下》的《编后小语》:“一位老专家订了多年《书虫》。今年,杂志征订,夫人问老专家‘,你身体羸弱,需要经常吃补品。如今杂志价值上调,我们只能在两者中择其一,吃补品还是订杂志?’最终,老专家选择了吃补品而放弃了订《书虫》。”掩卷而思,心头别有一番滋味。专家如此,遑论吾辈?而我更寒碜“,财政预算”里压根就没有补品此项。然而,我还是坚持订阅《湖南教育》。记得我曾为《湖南教育》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而兴高采烈;毋庸讳言,我亦为《湖南教育》的价格不胜唏嘘。一介书生总是与“穷”字粘在一起,中国的读书人太清贫了。使你老是在吃饭与读书之间作尴尬的选择。但不管怎样,我终究是选择了《湖南教育》,从不迟疑。这固然是坚信遮掩在神州大地上的“读书无用论”的阴霾终将消失殆尽,但更有对那些常年不辞劳苦耕耘在《湖南教育》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编辑的崇高敬意和景仰。依笔者浅陋阅历,了解到在当今书刊市场,严重充斥着“性色裸”的污浊,一些文人墨客终因耐不住清寒,丧失道德底线,从事违背做学问准则的黑市勾当。难怪美国一家出版商...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们是长期订阅《湖南教育》的低年级数学教师,最近,都买到了一本名叫《小学数学发现法教学50例》的书(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陈钢编著),阅读之后,认为她是一本帮助我们摆脱传统教法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好书,对我们当前的教学工作很有启发、借鉴和指导作用。不过,书中多是中、高年级的教例,低年级如何搞好发现法教学,内容较少。由此联想到贵刊在教学专题研究方面,虽然一贯具有特色,但低年级  相似文献   

17.
这么多年了,在语文教师的心目中,《湖南教育》并不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性,与语文专业刊物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湖南,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面向语文教师群体的专业期刊。《湖南教育》以市场细分的眼光将半月刊改为旬刊,专辟《湖南教育·语文教师》这一版本,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将《湖南教育·语文教师》全力打造成有思想魅力、有鲜活文本、有实践品格、有个性力量的,属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湖南教育》成了我们广大小学教师离不开的良师益友。每期《湖南教育》一到,我校全体教师就马上认真阅读,并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学习。我校11个班的班主任一致称赞说:“我们教育学生的方法及  相似文献   

19.
《江苏教育》(中学版)复刊的消息在《新华日报》发表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全省教育工作者又有了自己的刊物而感到高兴,并在教师中进行了宣传。但是,事情却出于意料之外,我们多次到邮政局要求订阅《江苏教育》却始终没有订到。据说:《江苏教育》(中学版)系定额发行,由县教育局分配到全县各学校集体订阅,不办理个人订阅手续。  相似文献   

20.
《湖南教育》的大名闻之已久,却很少拜读,偶尔到同事或同行的家里去玩,看到他们案桌上的《湖南教育》,我只是随手拿起来走马观花般地浏览一遍,不曾真心实意地走进它的广阔天地,故没能领略它独特的迷人风采。自从2004年我们学校统一订阅《湖南教育》后,我才得以认真阅读它。对它,真是相见恨晚。我被它丰富多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每次读它,我就像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它像一艘小船,带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它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向知识的高山攀登;它像一名园丁,领着我到知识的果园采撷;它像一位良师,为我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