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如今作为中国的电视媒体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了一种危机和忧患,那就是在某种程度上传媒阵地已犹如商品市场,失去了就很难再争回.观众坐在电视机前,手握着遥控器,便可以操控着一家电视台的生死存亡和成千上万电视从业人员的饭碗.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正是当下白热化电视竞争的真实场景,于是身处这一形态下的电视新闻"审时度势"开始与娱乐联姻,希望如此制作的电视新闻能在电视台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观众的心里树立起品牌,形成他们的一种收视习惯.  相似文献   

2.
与国外电视栏目比较,电视新闻联播类栏目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独特现象。电视新闻联播类栏目是各地电视台在建台之初创办的最主要的新闻栏目,是各地"信息的总汇,舆论的中心",在晚间黄金时间播出。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扬长避短,注重地域优势,才是地方电视台生存发展的空间。实际上,在我国,电视台大体分为三类: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地市级电视台,大多数地市级的城市人口还不多,城市经济也不怎么发达。就我们常德市来说,全市600万人口中.城镇人口还不足130万。有线电视入户率才25%,全市200万台电视机前.大多数观众在农村。面对这么多农民观众,  相似文献   

4.
37.年前,中国新闻代表团随一号人物赴美,回来后写了系列"访美见闻",其中有篇<美国报纸和电视>,发在1978年10月4日的<人民日报>第六版.谈美国电视传媒的影响时说:"电视作为媒体工具,应该说在美国最为发达.今天看电视已经成为美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全国有近千座电视台,有近一亿多台电视机,97%家庭都有电视机.全国三大广播系统和地方电视台每天多次播送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见《自然辩证法》)一个民族如此,迅猛发展的电视事业何尝不是如此呢?改革开放的十年中,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城乡电视机拥有量超过1.5亿;各级电视台400多家;电视观众数以亿计;一台好的电视节  相似文献   

6.
张静 《新闻采编》2012,(5):21-22,28
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的普法进程,法制节目如雨后春笋。1985年,中国开始实施"一五普法",而1989年,太原电视台开办了第一档法制节目《法律在我们身边》,在全国属于开办最早之列,之后太原电视台又陆续开办了《交通与生活》、《治安广角》、《并州之剑》、《法治时空》、《百姓说法》、《今日开庭》、《维权在线》等栏目。虽然这些法制栏目在创办之初,内容和形式都显简单,播出频次和时长也较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观众收看电视行为与心理分析张令振自从1958年我国创办电视台以来,我国的电视事业经过35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3年6月,我国已建有电视台614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达2.4亿台,电视观众人数超过了8亿,而在这8亿观众...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电视荧屏上综艺节目异常火爆,表演形式日新月异,春晚也从央视的"一枝独秀"到卫视的"百花齐放"。处于弱势的市级电视台如何扬长避短,走出困境,办一台深受本地观众喜爱的迎春文化大餐,成为许多电视同行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黄冈电视台多年来,举办春晚的经验,就市级电视台如何成功办一台春晚谈三点粗浅认识。一、回归本土文化,接"地气"论财力,物力,人力,市级电视台与央视和卫视相比,永远处于弱势。但也有优势,最大的优势是离百姓更  相似文献   

9.
一、“二重属性”问题是电视传媒改革的焦点中国电视传媒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取得一定成绩。比如国家允许电视传媒广告经营,推动电视传媒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把电视传媒视为第三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围。电视节目的制作与经营已经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制播分离”,促进了电视节目市场的发展;电视传媒普遍进行广告经营,广告收入成为电视台的主要经济来源,部分台已经完全实现自收自支;部分电视传媒集团实现上市,初步实现了资产运营。然而,必须注意到,政事不分、政企不分、过高的行业壁垒、市场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严…  相似文献   

10.
老子<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足见哲学上的道的概念与常言所道之道的差异.同时也说明要将道的概念讲清楚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三年前,贵州电视台台长白芳芹先生邀请中国当代"洋务派代表"龙永图先生担纲主持创办<论道>节目,开创了部级领导干部触电中国电视政论节目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电视大国的行列。据统计,目前全国拥有一台以上电视机的家庭占总户数的75%,全国电视观众总数达8.87亿人,国内电视台(包括无线台、有线台、教育台)的数量也由最初的几十家讯速发展到3500多家,这个数字是美国的两倍、日本的25倍、英国的260倍。进入21世纪,电视竞争已呈现白热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拥有电视机人数最多、电视台最多的电视大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较高,2001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统计为93.41%,电视台数量也超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国内电视媒体林立,市场竞争处在一种“战国群雄纷争”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央视“如虎”,省级(含直辖市)众多上星电视台“如狼”,在群狼包围一虎的对峙中,其他市县级电视台(所谓的“小台”)的生存发展空间极其有限,甚至受到地缘、投资、设备、体制、  相似文献   

13.
《视听界》1992,(6)
据1992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目前内地电视台总数已超出600座,居民拥有电视机亦逾2亿6千万台,每晚电视观众最多时达8亿人,中国已成为电视大国。据称,内地电视台的建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贵州电视台与甘肃广播电视总台出资成立广告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甘肃台的卫视频道及都市文化频道的广告经营和电视剧购买,贵州台占51%公司股份,甘肃台保留三大新闻节目的内容采编权.这种省级电视台的媒体资源整合新模式在电视传媒领域掀起轩然大波,而这次合作的"领头雁"贵州电视台白芳芹台长也迅速跻身电视界备受关注台长之列.  相似文献   

15.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电视开始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此后电视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尤其是近几年来伴随着摄像机以及编辑软件、后期合成软件在大众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曾经神秘的电视制作过程逐渐被广大百姓所熟悉。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有线广播电视自创办之初的1993年,正值我国电视事业迅猛发展之时.当时,仅乌鲁木齐这座只有150多万人口的城市,就拥有市级以上电视台6家.乌鲁木齐有线广播电视台悉心研究和探索有线电视自身的特点,发挥有线电视的优势,强化服务意识.短短四年时间,乌鲁木齐有线广播电视台就以其信息量大、播出时间长、节奏快、贴近城市生活等鲜明的特色在几家电视台中脱颖而出,成为乌鲁木齐地区令人瞩目的重要的新闻媒体.一、发挥有线电视优势强化服务意识有线电视是本世纪被西方国家当作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迅猛发展起来的.目前,在…  相似文献   

17.
陈强  郑贵兰 《新闻窗》2008,(6):55-56
城市电视台是以城市和近郊区观众为服务对象,满足特定区域受众的电视台,其在中国电视媒体中数量最多,但同时也是相对弱势的群体。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电台电视台2507座,收音机、电视机9亿台,其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已达到95.81%,电视节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但面对央视和省级卫视的空间挤压和都市类报纸的市场蚕食,每个地方台的电视人都会有压力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在我国出现已经近半个世纪了,它的传输形式经历了从无线到有线——电视信号从电视台无线发射,老百姓家中的电视机用电视天线接收。这种早期的电视信号传输方式,信号单一,一个城市也就几个台,而且信号接收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9.
张宏 《中国地市报人》2011,(12):115-116
曲靖日报社协办 新闻节目在电视传媒中始终被视为立台之本,这一点对于最基层的市一级电视台来说也不例外。而大多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似乎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支撑点的作用,这说明大多数市级电视台在新闻的制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对新闻节目的定位把握的不够准确是一个关键的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1987年元旦,广东省在内地电视台中率先开办了早晨新闻和早晨节目,这比央视1993年开办《东方时空》早了6年。早晨节目采用主持人在演播室直播为主的播出方式,突破了过去专题节目事先录制的模式,从而给受众以耳目一新之感。随着《东方时空》提出"让中国电视观众每天早晨一起来就想打开电视机,让中国人一睁开眼就迅速兴奋起来"的电视理念的备受推崇,其他地方台也相继开办早间新闻节目。作为首批"吃螃蟹"的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的早间新闻节目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