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莹 《新闻天地》2006,(7):13-14
“1982年世界杯,听说巴西队输了球,有个巴西球迷竟然把电视砸了,根本就不信啊。你说巴西球迷怎么那么富呢?那时候我们家连电视还没有呢。”35岁的北京球迷林明没有夸张。直到1985年,林明家才买了一台电视。一年后他就可以呆在家里看马拉多纳天才加魔鬼的表演了。正是那时日日在荧屏前的守候,让中国诞生了庞大的世界杯球迷阵营,包括白岩松。其实早在1978年,长发飘飘的阿根廷球星肯佩斯通过在中国有限的一些电视屏幕闯入中国人的视野,让无数心灵为之疯狂。那一年中国人第一次通过电视看世界杯,电视让中国第一批世界杯球迷被打上了“1978”的标签。  相似文献   

2.
孔德蕴 《出版参考》2006,(6X):28-28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开幕了,这个全世界球迷的盛大节日,想来能够吸引国人的极大关注。因为,每到世界杯期间,各个企业无不想方设法地来跟世界杯搭上边。可是,在这个巨大的机遇面前,图书市场上搭上世界杯顺风车的图书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3.
在球迷的心目中,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就是一次释放激情的盛典,就是欧洲、美洲、亚洲等不同区域不同风格的足球队员在绿茵场上献上的一道道精美的精神菜肴。然而,球迷们对赛事之外的一切似乎关注甚少,或者关注不到,比如新闻媒体的关注程度,记者是如何将这些赛事情况及时呈送球迷的,他们与世界杯有着怎样的情缘……本刊为了让球迷对世界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隆重推出《世界杯:狂热的新闻大战》本刊告诉你一个所不知道的关于世界杯的故事与事实:世界杯不但是球员们在绿茵场上的拼争,实际上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媒体大战。  相似文献   

4.
如梦 《大观周刊》2006,(24):37-37
世界杯,与呐喊有关,与喝彩相连,与激情碰撞,与春城球迷热情拥抱。夏日的夜晚,如果我们仍渴望更多的热情,澎湃的心潮,还有什么能像一支兴奋剂让我们与世界杯一起疯狂.别急,世界杯还与昆明马老武麻辣牛肉火锅有个约会。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06,(26):67-67
4年1次的“世界杯”已经过去,它让很多球迷疯狂不已,但长时间看电视也使他们的身体产生了各种疲劳反应。连日来.就有为数不少的昆明球迷到医院就诊.眼部疲劳、眩晕和失眠是他们遇到的典型疾病。凌晨特别为你开出“世界杯综合症”食疗处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第17届足球世界杯的“战火硝烟”,中国的新闻媒体对这场赛事的报道也是沸沸扬扬。随着赛事的结束,一些成熟的中国球迷在对中国足球进行反思的同时,对我们的新闻媒体在这场赛事中的是是非非也诚恳地提出了批评。批评的话儿虽然不太顺耳,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相信我们的媒体会有这个雅量。就点评足球世界杯新闻报道这个话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走访了天津新闻出版文化界的三位知名的球迷。百花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靳立华直接对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7.
2014巴西世界杯的余温逐渐散去,这场全球顶级赛事的赢家却不仅仅是手捧大力神杯的"德国战车",不计其数的企业、媒体在世界杯之年伊始就企划着从中分得一杯羹。值得注意的是,巴西世界杯是有史以来第一次PC、Pad、手机、电视、电影共同争夺球迷的世界杯,五屏混战,拥有版权才算是拥有了世界。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06,(18):I0050-I0051
世界杯开赛在即,四年一度的足球大战总是牵着球迷们的心在各个主办国之闻飞来飞去。没钱的通过电视转播,看看球赛,随电视画面去感受一下主办国秀丽的风光、独特的人文和民族风情。如果你是球迷,手头够宽裕,又有一颗放飞的心。那便跟着“世界杯”去旅行吧,游山玩水之余,亲临比赛现场,感受那烽火连天的竞技气氛,这样的人生体验将令你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9.
当第十七届世界杯的电视转播不断向观众炫耀韩国、日本漂亮的体育场和激动的球迷以及精彩的比赛甚至清洁明亮的休息室通道时,作为中国的电视体育从业者,作为有可能参与2008年奥运会、2014年世界杯电视运营工作的我们,能从近邻那丰富多彩的屏幕上受到什么启发?  相似文献   

10.
带着国人的期盼和向往的中国足球队,终未能在世界杯的“处子赛”上创造奇迹,以三战三败一球未进的表现,还中国球迷一个真实的中国足球队,让国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水平实实在在的差距。而在另一条战线上,陪伴中国足球队一同奋战的中国媒体,也是首次进入世界杯报道的战场。国内媒体在报道世界杯时由于缺乏经验,也暴露出了一此不足。因此,2002韩日世界杯,既是对中国足球队实力水平的检验,也是国内媒体参与世界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一次锻炼。及时总结媒休的得失,对今后的进步、成熟和发展,会有借鉴作用的。 1.赛前的一些报道不够理智。中国足球队在十强赛上出线后,随着频繁的庆功活动和对米卢登峰造极般的炒作,球迷的心态开  相似文献   

11.
<正>四年一闰的世界杯,总是让人的心情大大异于平常。对于全世界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全民欢呼的盛会而绝非仅仅一项体育赛事,尽管有一种遗憾叫做"32天64场赛事,没有一场比赛可以让你在凌晨的荧屏上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但是,这也不会阻止中国资深球迷甚至伪球迷半夜爬起来打开电视机从不失约的"真爱",或彻夜不眠锁定央视频道的执着。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11日,当地时间晚上9点,南非足球世界杯开场哨在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的10万球迷中掀起狂野的浪潮,此时,我正趴在距离赛场8公里的一间小屋的桌子上敲打键盘,南非世界杯“黄俊生手记”的第六篇文章在键盘下倾泻而出。我没有去开幕式现场,或者直接说,我没能去开幕式现场,因为,我没有世界杯组委会提供的记者证。我们这个“全国晚报体育记者联盟”有40人,只有12张记者证,我属于那没证的二十八分之一。然而,这并没能阻止我连篇累牍地往本报发回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世界杯足球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单项竞技活动。在德国举办的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上,32支球队在亿万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技艺,表现自己的民族精神;无数的球迷在场内为自己的球队助威,在场外为胜利狂欢。在全世界球迷激情澎湃的30天里,数千位媒体工作者则在进行着另一场竞赛:新闻大战。对大多数不能到现场的球迷来讲,是各类媒体伴随他们度过了这个狂欢之夏。对媒体来讲,世界杯是一个抢夺受众市场、巩固和拓展生存空间的机会。尽管中国足球队没有去德国,但中国媒体没有放弃这个机会,近百名记者奔赴德国,更多的人在国内为世界杯报道忙碌:纸媒或增加版面或出特刊,广播电视即时转播加评论,第一次合法亮相的网络媒体更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大手笔投入以争夺网民。回顾世界杯报道,让我们在激情过后有更深的思考,思考让我们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相信在不远的2008年,中国的媒体会奉献给读者一顿更为丰盛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14.
不知中国球迷怎样预估自己的国脚在世界杯上的表现?鱼腩或黑马?  相似文献   

15.
无论你是个超级球迷,还是个超级伪球迷,或仅仅是世界杯临时球迷,今夏,你都需要用全面的世界杯知识、最快资讯和球赛直播来武装自己。不要为电视机遥远而烦恼、也不用为电脑麻烦而着急,手机带领你感受快捷、直观、互动的南非世界杯。  相似文献   

16.
四年一届世界杯,不仅给我国球迷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而且也为我国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飞跃的良好机遇。特别是2002年,我国的互联网媒体开始涉足世界杯的报道,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势头逐步开始超越传统媒体。今年,第十九届世界杯在南非举办。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与南非一个在北半球,  相似文献   

17.
邓梅花 《出版广角》2014,(13):86-87
正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对球迷而言,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大餐,是一场场巅峰对决的视觉盛宴。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是荣誉最高、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含金量最高、知名度最高的足球赛事,夺得世界杯冠军是所有国家队的梦想。2014年,这一体育盛典带着球迷的期盼和热情再度回归。从6月到7月,全球无数球迷痴守在电视机旁,共同关注这举世瞩目的饕餮盛宴,这是独属于球迷的节日。球场上的风云变幻和观众的激情呐喊,让每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的6月,因为世界杯,全世界球迷的目光都集中在非洲大陆的南非。注目南非又不仅仅是球迷,还有商家,当然还有咱们媒体。对于媒体而言,这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主流题材。  相似文献   

19.
在球迷的心目中.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就是一次释放激情的盛典.就是欧洲、美洲、亚洲等不同区域不同风格的足球队员在绿茵场上献上的一道道精美的精神菜肴。然而,球迷们对赛事之外的一切似乎关注甚少,或者是注不到,比如新闻媒体的关注程度.记者是如何将这些赛事情况及时呈送球迷的.他们与世界杯有着怎样的情缘……本刊为了让球迷对世界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隆重推出《世界杯:狂热的新闻大战》本刊告诉你一个所不知道的关于世界杯的故事与事实:世界杯不但是球员们在绿菌场上的拼争,实际上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媒体大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开幕了,这个全世界球迷的盛大节日,想来能够吸引国人的极大关注.因为,每到世界杯期间,各个企业无不想方设法地来跟世界杯搭上边.可是,在这个巨大的机遇面前,图书市场上搭上世界杯顺风车的图书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