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央视并不是不能做评论.关键看我们怎么说! 在央视傲评论?这个问题如果一年前提出来,可能很多做评论的同行都会笑出声来.但3月24号,<新闻1+1>栏目迎来自己一周年的生日.这一年,评论界多数都知道电视媒体中有了一个<新闻1+1>,它做过的一些节目也曾经引领舆论,这是令人欣喜之处.事实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在央视并不是不能做评论.关键看我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2.
在央视做评论?这个问题如果一年前提出来,可能很多做评论的同行都会笑出声来。但5月24号,《新闻1+1》栏目迎来自己一周年的生日。这一年,评论界多数都知道电视媒体中有了一个《新闻1+1》,它做过的一些节目也曾经引领舆论,这是令人欣喜之处。事实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在央视并不是不能做评论。关键看我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类型及特点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薇 《声屏世界》2009,(5):18-19
2008年,随着央视<新闻1+1><今日观察><我的今日之最>等众多新型评论节目的开播,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将继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开播兴起的第一轮新闻评论节目热潮后,迎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第二轮高潮.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2009年7月27日,改版后的央视<朝闻天下>闪亮登场,在当天的节目中,<中国经济导报社>新闻中心主任杨禹以央视特约评论员的身份与节目主持人就当天新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根据CSM的监测数据,新版<朝闻天下>7月27日至8月6日的平均收视率较今年同时段平均值提升28%.[1]作为国家电视台的央视,它的每一项改革都对我国传媒业界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电视评论员杨禹的出现势必将引发中国电视评论节目的新一轮革新热潮.  相似文献   

6.
《新闻1+1》是央视媒体开办的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纸媒的新闻评论相比,《新闻1+1》对政府和广告商的依赖更小,对社会问题监督力度更大。与网络媒体相比,《新闻1+1》的评论更权威、更客观。本文主要从《新闻1+1》的选题来探讨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以进一步发挥新闻专业媒体的优势,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果以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创立的<焦点访谈>栏目作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起点,在经历了1999年8月凤凰卫视开播的<时事开讲>之后,一直到今年3月新开播的<新闻1+1>,电视新闻评论已走过了15个年头.  相似文献   

8.
随着央视新闻频道的晚间节目悄然"变脸",央视新闻频道基本已完成大换血.这是一次"从头到脚"的改革,早间的<朝闻天下>、午间的<新闻30分>,再到晚问的<共同关注>和<东方时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版面编排形成了以24档整点新闻为龙头,以新闻的深度报道 和新闻性专栏为重点,以每15分钟一分性速密集投放的<新闻快报>为特色的整体编排模式.  相似文献   

9.
陕西电视台第一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全新节目--<第一新闻>在2010年的新年第一天闪亮登场.在这之前陕西地区已经有了多档民生新闻栏目,如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的<都市快报>,西安电视台的<西安零距离>和<直播西安>等,而且根据央视索福瑞2009年提供的最新收视数据,这三档栏目都分别进入所在电视台收视最高的栏目行.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间,备受瞩目的央视新闻改革以日新月异的态势陆续推向台前:在央视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与<朝闻天下>和<新闻30分>等作为单个栏目的面貌变化相比较,央视4套以<中国新闻>为统一品牌的改版更具启发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据说,央视<新闻联播>将于明年引入评论员制度.央视<新闻联播>明年将推出评论员,这一预告是在央视广告招标预热会上由一个中层领导披露的,混在其他新闻信息里,一点也不高调.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央视评论员的消息,获知甚少.我对预产期定于2012年的<新闻联播>评论员,只能报以期待与想象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闻1+1>为例,分析了电视在媒介融合时代,在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己的信誉度,通过加强新闻评论的深度,引导舆论传播.  相似文献   

13.
3月27日,央视《新闻1+1》节目评论哈医大医院杀人事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许多媒体转载时,标题都用原题《杀医生:我们可能也是凶手》.这不是耸人听闻,是对我们媒体人的提醒.  相似文献   

14.
"<央视论坛>是2003年5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它不采集新闻,而是对各种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在新闻频道中,它的功能相当于平面媒体的'时评'或评论员文章.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栏目的追求,那就是--透过现象说本质."  相似文献   

15.
央视《新闻1+1》和长沙广播电视台《观点致胜》都是影响较大的电视新闻节目.《新闻1+1》庄重严肃,而《观点致胜》活泼、清新、俏皮的元素更多.两个节目的主要主持人分别是白岩松和晏炜. 本文随机抽样,选取了2015年《新闻1+1》和《观点致胜》各20期节目,对白岩松和晏炜的评论特色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央视《新闻1+1》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面旗帜,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剖析该节目是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进而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革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央视《新闻1+1》节目是我国影响较大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本文抽样选取了央视《新闻1+1》20期节目,从分析节目选题情况入手,同时结合分析主持人白岩松的特点,管窥《新闻1+1》节目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8.
《新闻1+1》作为央视的一档评论直播节目,自创办以来不断探索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方向,并且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本文从选题呈现的新特点、公信力的构建、不断革新三个方面来对其特色进行评析,探讨在媒体多样化的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22):22-25
<正>作为中央电视台历史上第一位特约新闻评论员,杨禹当前备受国内外关注。几年来,央视多数重大时政直播中均由杨禹担纲新闻评论,出镜栏目包括《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环球视线》《共同关注》《焦点访谈》《中国新闻》《今日关注》等。10月26日,记者在成都对他进行了专访,就新闻评论、记者成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央视与自媒体不是"上风"和"下风"的关系记者:考察你的从业历程,2009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点。这一年,你  相似文献   

20.
在第20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大众日报2009年4月13日上的<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一文,被评为评论一等奖.从写作上来看,这篇评论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肯定和赞赏: 一是故事讲得精彩吸引人.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写评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