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必须把握住文本里描述的"景",通过"景"传达给学生一种特别的"情"。学生通过认知不同的"情"来理解文本蕴含的"情",从而产生共振与共鸣。本文以现行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材中几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为例,从"细品文本,情感共鸣""情境感染,融情入境"和"以情引情,情感共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传统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常常侧重于"术",即表面化的知识与技巧,所以常导致知识碎片化、繁杂化;阅读技巧化、平面化;解读浅层化、同质化。要超越传统的散文教学和散文阅读,就要从单纯的、低层次的"术"走向更高层次的"道"。具体策略即"一句话:散文是‘我’的""一个法:缘物—寻情—探理""一条路:走近—化为—跳出"。  相似文献   

3.
辛旺 《教学随笔》2014,(8):20054-20055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在结构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因而呈现出"语言优美凝练""写法丰富多变""情感细腻自然"等特点,为此,散文教学也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而采用"评点式教学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通过对散文语言、写法和情感的评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散文教学充满灵动气息,从而促进学生散文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文体。散文的特性决定着散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对散文的教学,教师要从"言说对象""主客体"和"作者独特生活经验"三个方面去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散文的表达特点,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从中学课本所选用的“四记”看,无论文章内容,写作手法还是表情达意方面都说明宋代散文是唐代散文的继续,宋代的散文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涌现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大家,明清散文实际上是在宋代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谢国华 《时代教育》2010,(1):172-173
中学散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散文的教学应抓住散文的特点,在形与神、词与意、头与尾三方面下功夫,引导学生理清线索,抓住文眼,在文、情、思等方面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选了梁衡的散文《夏感》,但编入教材时将题目改成了《夏》。散文教学有两大基本关注点: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化的表达。文中的夏天是梁衡感受到的夏天,个人主观感受特别明显,并大量运用通感等手法加以个性化的表达。这是文中非常显著的特点。阅读教学要抓住"这一篇""这一个作者"的特质,那么"感"是这篇散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字。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所以散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涵于"这一篇"中独特的情感。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呈现出"作者或背景介绍"出场的不同方式,使学生在"人""文"观照中体情悟理。  相似文献   

9.
散文传递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表现手法多样,活泼真切。散文教学,既要透过散文,感受作者的"活法",又要把握文字,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写法"。散文教学要重视读,读中悟情;散文教学也要重视写,迁移提升。散文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读与写的融合实践中,发现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应该关注人的情感,散文教学尤其应该如此。散文是一种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都离不开"情"字。散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品味体悟文章的情感。如何品味?一、品味语言散文也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虽然没有诗歌语言那样精粹。散文由于风格的不同,语言风格也是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纯净。  相似文献   

11.
这里所要说的议论性散文是狭义的,有别于广义的议论文。它是文学意义的散文,从主要表达方式上看,它与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并列。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熔象、情、理于一炉,合说理性与文学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散文大国,佳作似海,名家如林。而散文教学又是最具人文精神、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教学类型。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只要我们能抓住本质,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的质量:感受"真";体味"情";再现"美";追求"活"。  相似文献   

13.
苗莉为邢台文坛有成就的女性散文作家,她的散文充满了"情"味,亲情、友情,对祖国河山之情,对人民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空灵、柔软、细腻,如云似水,如歌如泣.她的写法是传统的,却创造了优美的散文意境,其散文的可贵,在于她写了人性、人生,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她的特点是把散文的意境美和人性美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教学缘起】散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抒情散文的阅读,学生阅读时更觉得抓不到要领。如何让学生在复习中提高阅读抒情散文的能力,是此课要探讨的问题。抒情散文往往是借"物"达"情"来感染读者的一种文体,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物""情"入手,逐步深入地阅读抒情散文。具体地说,可以分为"读什么""怎样读"两个步骤,来逐步深入地理解、分析、鉴赏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15.
当代散文风景线上矗立着同姓三代作家的独特剪影:老余--余光中大余--余秋雨小余--余杰撇开奥义难释的其他因素,纯从散文艺术的角度审视,三位名盛声蜚的余姓作家,各自张扬各自情,每人擅唱每人调,散文的核心品质一目了然。文章有生命,文字有气息,堪称文如其人。文格竟江河,文气贯日月,足资文以气胜。  相似文献   

16.
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困惑了无数研究散文的人。对于范围广阔、创作自由的散文文体不宜也难以给以一准确的定义,应于广泛阅读中外优秀散文的经验感受中体会归纳散文的特质,并从其与成熟文体如诗歌、小说、戏剧等的区别中寻找散文的理论生长点。文章即循此思路,试图总结、归纳、提炼、深化"真我""语言""情思"等散文文体的本质性特征,进行梳理与思辨。思考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不仅有利于散文研究的深入,亦有利于庸俗随意散文创作的良化。  相似文献   

17.
散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以《端午的鸭蛋》为例,通过对几堂课的问题剖析来归纳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力求通过"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的教学策略,来探寻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散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宋代理学思想广博富赡,影响久远,学术界多专注于此,而忽略了对理学家文学成就的研究和总结。实际上,理学家程颐的散文创作特点鲜明,其中奏议文说理透辟、气势夺人,尺牍文用语亲切、思理周密,哀祭文角度独特、质实情深,杂说文议论畅达、气势充沛,其中阐发的"文道观""性情思想"对宋代及后世的文学观念、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赋体散文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从内容到表现形式的显著变化,世以“文赋”名之。苏轼是宋代赋体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体现了文赋的最高水平。苏轼赋体文学的改革创新在于:其游戏为文与文体解放之间的关系,议论为赋及融合景、事、情、理达到崭新艺术境界的特征与成就,为赋体散文写作拓展了新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讲授古典散文要基于"言""文"并重的原则,既要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又要促使其体会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采用新颖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信息互动,抓住学生的兴趣探究字词深意,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感悟,在思考中提升审美能力等.这些方法都体现了"言""文"并重,有助于学生多元化地解读古代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