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2世纪30年代,基辅罗斯彻底解体,分裂为许多独立公国,其中大的公国就有13个,并逐渐形成东北罗斯(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等)、西北罗斯(波洛次克——明斯克公国等)和西南罗斯(加利奇——沃伦公国等)三个地域中心。14世纪时,西北...  相似文献   

2.
11-12世纪,拜占廷国内外危机加剧,为应付本国危机,加强了对基辅罗斯外交和宗教控制,尤其在宗教方面,基辅罗斯成为拜占廷直接管辖下的一个省级都主教区,与拜占廷国内其它省级都主教区并列。基辅罗斯分裂成若干小公国,也给拜占廷插手本国内政提供机会。两国传统的商业贸易因商路被切断而日益衰落。  相似文献   

3.
乌克兰     
乌克兰位于欧洲中部,南临亚速海和黑海。历史上,乌克兰地区曾经出现过基辅罗斯、沃利尼亚公国等许多国家。9世纪时,基辅成为欧洲东部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13世纪中叶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以来大部分在波兰、立陶宛的统治下,与南方的切尔克斯  相似文献   

4.
十三——十四世纪,当罗斯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时,外部敌人的侵入把罗斯的领土分割成三部分:金帐汗国统治下的东北罗斯;立陶宛统治下的西北罗斯;波兰统治下的加里奇公国(后来立陶宛与波兰合併为一个国家)。十四世纪时,东北罗斯名义上还是一个弗拉基米尔大公国,臣属于金帐汗国,实际上是一些政治上独立的封建国家:特维公国、莫斯科公国、梁赞公国、尼什湼  相似文献   

5.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8,(12):56-56,F0003
与基辅罗斯相比,莫斯科公国历史较晚。莫斯科城市建设有案可查的历史可追溯到1147年,当时只是罗斯托夫一苏兹达里公国的一个小村镇。它的地理位置优越,既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又离蒙古势力较远,从而使备受战乱之苦的罗斯人纷纷涌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6.
基辅罗斯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辅罗斯的兴衰曹维安一、基辅罗斯国家的建立基辅罗斯是由诺曼人建立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像西欧的日耳曼人一样,从公元6世纪初起,东欧的斯拉夫人也加入了民族大迁徙的行列,向拜占廷帝国进攻。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最后拜占廷联合多瑙河中游的阿瓦尔人才打...  相似文献   

7.
九世纪在东欧出现的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不但包括许多东斯拉夫人的部落,也包括一些非斯拉夫人的部落,如维西人、楚得人、瓦兰吉亚人等。一关于基辅罗斯国家如何形成的问题,最早的说法是所谓“诺曼起源论”,主张基辅罗斯国家是通过诺曼人的征服形成的。这个学说是十八世纪在俄国充任官吏的德国人T.S.贝耶(Bayer),G.F.米勒(Muller),A.L.施洛塞(schlozer)等提出的。贝耶于1926年出版《俄罗斯的起源》,此书是最早研究基辅罗斯国家形成的著作;这些德国学者主要是根  相似文献   

8.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8,(11):56-56,F0003
基辅罗斯分裂后,内部分崩离析的局面给了外部侵略势力以可乘之机。13世纪,罗斯同时遭到东、西两股强大势力的侵袭——来自亚洲的蒙古人和来自欧洲的日耳曼条顿骑士团。  相似文献   

9.
沈黎明 《老年教育》2013,(12):41-41
基辅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是乌克兰共和国的首都,始建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曾是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中心,历史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因而被人们称为“俄罗斯诸城之母”,并有“帝王之城”的美誉。不久前,我走进了这座欧洲名城。  相似文献   

10.
俄国东正教会对沙皇政权依附关系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世纪末叶,东正教从拜占廷帝国传入基辅罗斯,后来又传播到罗斯全境,成了罗斯国家的国教。从拜占廷传入罗斯国家的东正教,最初是依附于君上坦丁堡牧首公署的。1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俄罗斯国家力量的强大,它又直接依附于沙皇政府,成为沙皇俄国封建统治的驯服工具。本文就东正教传入俄国及其所处地位的变化过程作一分析,以就正于学界同好。一、东正教传入基辅罗斯在接受东正教以前,东斯拉夫人是信奉多神教的。东正教传入罗斯地区有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古称基辅罗斯或罗斯,我国自清朝康熙年问根据蒙古人的读音“斡罗斯”翻译成“俄罗斯”,一直沿用至今。基辅罗斯是谁建立的?是诺曼人还是斯拉夫人?在俄罗斯历史上,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和思想界存在着争议。从18世纪开始,争论中提出的每一种观点无不与民族情感、阶级立场和特定的政治背景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国家乘蒙古人入侵基辅罗斯之机,企图合并罗斯东正教会。由于教皇无意于反蒙援罗、十字军对罗斯西部领土的侵犯、蒙古人对天主教国家与东正教国家的不同政策、尼西亚东正教会对基辅罗斯的宣传与影响,罗斯人最终拒绝了教皇的教会合并请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基辅罗斯选择东正教的历史往往被置于拜占庭文明光环之下,而忽视了此过程中的主动性因素。长期扩张过程中的实力汇聚及在与拜占庭贸易和战争关系中的实力呈现,是基辅罗斯主动性选择的基础,主要表现是基辅罗斯从多种宗教并存的情况下选择东正教并使之日渐罗斯化,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基辅罗斯统治者维持社会稳定、统一和扩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民族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斯拉夫部落时期。基辅罗斯以来的一千年的乌克兰文学可分三个时期 ,即古代文学 (9— 18世纪 ) ,近代文学 (18— 2 0世纪 )和现当代文学 (2 0世纪至苏联解体 )。  相似文献   

15.
十一——十二世纪,基辅公国的封建关系已经达到高度的发展,但与此俱来的是:封建割据、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和外族的侵袭。这些现象,原是封建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后果,而基辅公国在所说时期里表现得特别显著。因此,到了十三世纪初蒙古人西侵的时候,俄罗斯再也没有抵抗的力量而被征服了。下引各项文件,说明基辅在蒙古人西侵以前的国内分裂混乱情况。文件(Ⅰ)说明1068年基辅起义的经过。当时,俄罗斯由于诸侯内讧,国势衰弱,波洛佛茨人时常侵袭,劫走人民,掳去牲畜,使基辅国内鸡犬不宁。诸侯王公不能协力御  相似文献   

16.
为消除来自北方的隐患——基辅罗斯、削弱乃至征服宿敌——保加利亚,拜占廷帝国皇帝尼基福尔二世成功地挑起了基辅罗斯-保加利亚战争,并时刻关注、引导着战争的进程。在969年的宫廷政变之前,尼基福尔二世一直操控着整个巴尔干战局。  相似文献   

17.
征战贸易是拜占廷和基辅罗斯的主要交往方式,战争频繁,从907年到1043年,双方发生六次大战,究其原因大都源于贸易纠纷。两国战后均签订和约,从和约来看,拜占廷和基辅罗斯的关系是平等的,但两国贸易的主导权在拜占廷,拜占廷对罗斯的贸易具有一定的殖民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8.
阿塞拜疆。源于阿拉伯语,意为“火地”,即火的国家。因境内北部蕴藏丰富的石油,周围建有许多拜火教的寺庙,故名。白俄罗斯。源于民族名称。古白俄罗斯人喜穿白色衣服,从而得名。一说白俄罗斯人为“纯的罗斯人”。俄罗斯。源于民族的名称“罗斯”一词,9世纪建立基辅罗斯,15世纪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俄罗斯。格鲁吉亚。其名称取于基督教神话传说中的格鲁吉亚的守护  相似文献   

19.
王钢 《中学俄语》2010,(4):58-59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称谓也随之不断变化。从9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建立,到20世纪末期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俄罗斯国家几易其名。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俄罗斯国家称谓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20.
基辅罗斯史前史新探[苏]雷巴科夫著侯忠武译1.罗斯(按学术术语,系基辅罗斯)国家的形成,是在前此两三千年间在斯拉夫人土地上经历过的长期的,多种多样的潜在过程的结果。遗憾的是,对俄罗斯国家产生的一些主要概念所研究和考察的不是这些深刻过程本身,而只是到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