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它应该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以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相似文献   

2.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它应该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以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相似文献   

3.
<正>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不仅是一种科学认识,而且具有伟大的价值,是从理论上沟通人类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探讨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真理的本质、意义以及人类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经验概念是詹姆士真理理论的基石。詹姆士将经验看作是人与环境相互联系的中介,是变动不居的,而将真理看作是经验内部的一种关系,真理是在生活中形成与发展的,也是不断变化的。詹姆士同意理性主义者关于真理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的观点,但他的符合不是心灵对独立的实在的复制,而是一种起引导作用的工具,即真理能够将人们由经验的一个瞬间引导到其他瞬间上去,从而产生实践的效果。真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真理的证实过程,真理和证实是同义的。  相似文献   

5.
真理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关系;实践不仅是真理关系的实际确定者,也是其形成、发展的内在根据;实践不仅是理解真理关系各种属性的关键,也是衡量与验证真理关系状况的根本标准。这一切都表明:真理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实践性,并据此剖析了国内几种主要真理观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任何形式的教育哲学都试图提供教育真理的确定性和终极辩护。任何形式的教育实践也都建基于教育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对教育可靠基础诸种裁决的审理最终落实为什么才是对教育的可靠认识,以及这种可靠认识从哪里来。近代教育可靠基础的唯一有效来源是教育学科。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以及由此决定的教师对其自我本质的认识构成了教师施教的唯一可靠基础。另外一个有待发现的教育哲学传统则表明,爱是知识之母,理性之母。爱是一种关系品质。爱将教师与学生放置在一种关系之中,放置在彼此最真实的生命存在之中。爱是一种存在论逼问,它要求教育工作者以良知和敏感在爱的领域探寻教育的明证性和合规律性,引领我们关照内心与生活,处身性地反思我们是否活在完整、真实和高贵之中。  相似文献   

7.
真理是什么?     
真理是什么的问题,看来早已解决,不成问题,其实不然。近几年来,在有关真理问题的讨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真理是指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相符关系,属于关系范畴。例如,有人指出:“真理在本质上只是一个关系范畴。真理论,就是以人的认识作为对  相似文献   

8.
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及有关论著和论文把客观性、主观性等看作是真理的本质特性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真理的本质特性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主观和客观的相符性.肯定这一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研究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值得作深入探讨,即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有人认为,无论什么认识,只要它符合客观事物就是真理,因此真理既包括正确的理性认识,也包括正确的感性认识。笔者认为,这种把正确的感性认识也看作是真理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一、正确的感性认识不是真理1.真理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只能是理性认识第一,真理与正确的感性认识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正确认识”,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正确认识”都是真理。…  相似文献   

10.
俄国形式主义并没有提出明确和系统的语言世界观。但是,他们在探索诗歌、文学的本质特性时,把词语放在文学本质的地位,实际上触及到了词语在人和世界关系上的本体论地位。关于“陌生化”的论说,正是一种致力于在诗歌的词语里昭示词语本身的无蔽状态,以此来寻找诗歌本性解蔽的思路。使人们的视野和思路从被世俗生活遮蔽的障碍里解脱出来,重新看到人和事物的真相。这是真理之光,也是审美之光。这与后来语言学转向高潮迭起以后,海德格尔等去追寻语言与人类生存的关系,试图从审美符号和艺术语言中去寻找人类解放之路在学理上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1.
陈军 《培训与研究》2007,24(4):14-16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因为涉及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所以是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一种认为文学不是意识形态。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分歧和争论,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笔者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概念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或者说由此而导致的人们在对此概念的理解上所存在的差异性则是一个关键因素。笔者不同意将文学的本质简单地归于以上观点中之一种,而更倾向于把文学看作是人类的一种超乎意识形态的精神产物,是对人类的爱与自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从真理的性质及真理内容与对象的关系看,真理的本质在于符合;从真理内容的客观依据以及对主观思想的超越看,真理的本质在于发现;从真理内容的主观形成过程看,真理的本质在于假说;从真理内容形成的主观根据看,真理的本质在于创造。真理的创造性本质意味着,意识创造是一切创造之源,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真理生产是先进精神生产力之本,亦是先进物质生产力之源。  相似文献   

13.
信念是创造者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在《自述》中回忆起自己从少年时代起就树立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信念。投身科学实践之后,他更进一步自觉地坚定这个信念:“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可以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我虽然不能证明科学真理必须被看作是一种其正确性不以人为转移的真理,但是我毫不动摇地确信这一点。”1951年他说:“我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的’这个词更好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赖。”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技术》2015,(7):26-31
在海德格尔的理解视域里,科技的本质是解蔽,现代科技则是一种"框架"的解蔽,而这一"框架"阻挡了真理的解蔽并使人类陷入极度危险的命运之中。直面当代科技的挑衅与威胁时,海德格尔主张人们采取一种"自由的关系"与科技交往,重塑科技的艺术特征,将科技回归到语言与诗之中;通过对语言与诗的思考,重新发现"存在"赖以安身立命的世界。海德格尔关于科技本质的哲学思考,留给未来教育的启示是:人与科技的关系是一种互补关系,教育科技设计需要"存在"指引,教育需要诗意,教育就是解蔽。  相似文献   

15.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型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师生的伦理关系和师生的情感关系,是一种全新的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关系。那么,在新课改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应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这既是教育教学价值的本位回归,也是现代社会人的权利的一种体现。学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受教育者,教师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如果说没有尊严的生活是屈辱的,那么,“没有尊严的学习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段话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人的本质概念,为我们研究人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理论基础。他告诉我们,研究人的本质,探讨人的问题,不能把人看作是离群索居的动物,也不能把人看作是脱离社会关系而生活的抽象的人,而是要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中,把人看作现实社会关系中活生生的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显示出来,也就是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显示出  相似文献   

17.
科学研究无疑是追求真理,但所探求的真理应该是美德的集中体现,是一种至善。真理,首先是道德的,其次才是正确的,这是真理的本意,坚持人本主义的价值中轴,用人本主义的真理观去指导科学发展,使真理一诞生就具有人文性质,使科学具有人性化,并使其在终极关怀之路上生长与壮大,只有这样的真理,这样的科学才是人类的福祉。  相似文献   

18.
真理总是首先在少数人手里,这已为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无数客观事实所证实。但是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真理总是在群众(或大多数人)手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真理有时也在少数人手里。”  相似文献   

19.
要真正地还“真理”本质中的意蕴深远的人性内容以本来面目 ,就必须从根本上“超越”传统的真理观。实现这一超越的关键在于确立一种“合理性”的即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主体性的、价值性的思维方式。其中最为核心的 ,是马克思为我们所确立并贯穿其学说始终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在“合理性”思维的视界之内 ,所谓真理 ,是指人类理性对其掌握对象世界的方式以及对人类自身从事的全部对象性活动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合理性本质所作出并给予的一种主体性承诺  相似文献   

20.
(接本刊2005年第34期)模块12明智的人这一模块相联系的核心价值是真理与智慧。真理与智慧是智力开发的最终目标。热爱真理表现在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智慧是识别和理解真理的能力。真理是我们生活和行动遵循的价值和规律。这一模块对应的相关价值是理解和洞察,即能看到、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真正面貌和相互联系。学习目标:——感觉洞察力和智慧与自己的生命的关系——思索他们自己的内在本质和富有意义的经验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找出哪些感受是不是自己希望在生命中更多拥有的,哪些感受希望在自己的生命中更少出现。——参与心智图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