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的民歌中有一类曲调叫做时调,它是在人们休息、娱乐时唱的民歌小曲。时调往往经过了民间卖唱艺人的加工,因此其曲调的结构形式往往较规整匀称,旋律优美,婉转动听。时调的流传时间非常悠久,许多时调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时调的流传范围也非常广泛,一首时调往往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它的影子。时调在流传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大同小异的变体。《茉莉花》就是一首在我国各地广泛传唱的一首时调小曲。  相似文献   

2.
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具有丰富的个性、多样化的形式等特点,研究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对了解和接触20世纪的钢琴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巴托克创作的《六首保加利亚节奏舞曲》和《钢琴小曲14首》两部钢琴作品是其主要的钢琴代表作。因此本文主要对《六首保加利亚节奏舞曲》和《钢琴小曲14首》这两部钢琴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相同点以及差异。  相似文献   

3.
乾隆时期的《万花小曲》现存两个版本,先有"京都本",后有"金陵本";所收小曲皆为俗曲,情歌多,生活歌少;女性歌多,男性歌少:一部分源于明代,一部分源于清初,适应于当时的市场需求而风靡南北,浓厚地影响了后世的小曲、曲艺、小戏等。  相似文献   

4.
乾隆时期的《万花小曲》现存两个版本,先有"京都本",后有"金陵本";所收小曲皆为俗曲,情歌多,生活歌少;女性歌多,男性歌少:一部分源于明代,一部分源于清初,适应于当时的市场需求而风靡南北,浓厚地影响了后世的小曲、曲艺、小戏等。  相似文献   

5.
<正>明清民歌时调小曲是流行于明清时期南北各地城镇市井的民间小调唱词。刘旭青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明清民歌时调小曲传承影响研究》一书(以下简称刘著),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一部力作。刘著较全面地挖掘、梳理和探讨了明清民歌时调小曲的文化生态、明清俗曲的音乐形态、明清曲艺学,以及在曲艺、戏曲、俗文学创作中的影响,在俗曲音乐及其传播、民俗文化和方言俗语方面的价值等。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曲调源流小考上多有创获。  相似文献   

6.
秦州小曲是长久以来流传在天水农村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地域色彩浓厚。秦州小曲现今流传的剧目有七八十种,其剧目来源主要有:秦腔及其他地方戏剧目;元杂剧、南戏和明清传奇;史料记载及演义小说;民间生活。秦州小曲剧目的思想内涵多样,尤其重在颂扬乡村爱情和宣扬教育主题。秦州小曲的剧目文本具有说唱结合及短小简单的特点。对秦州小曲的剧目研究,有利于对其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幻想曲集》(OP.12)是一部由八首风格各异的小曲组成的套曲。以该曲集第二首《冲动》为研究对象,以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中“和声分析”章节中的分析方法与步骤为基础,从微观、中观、宏观分析三个层面对这首小品作全面的和声分析。  相似文献   

8.
明清小曲是明清两代流行于民间的时尚俚俗歌曲,百年来明清小曲的研究可以分为开创奠基(1900-1949)、缓慢发展(1949-1978)、复苏繁荣(1978-)三个阶段。学者们对明清小曲的渊源流变、文化内涵、艺术技巧、曲牌和音乐、作用及影响等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后明清小曲的研究应当在作品的收集整理、民歌小曲与明清其他文体的交叉互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全面考察明清小曲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以一首秦州小曲《绣荷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秦州小曲歌唱语音信号的采集,分别提取能量、基频、共振峰等参数,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语音信号的能量、基频等声学表现进行分析,初步探索秦州小曲的演唱技巧和参数范畴,为秦州小曲的保护和演唱教学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道光年间,无名氏抄录的《京都小曲钞》,内中小曲多数源于之前的明清小曲,少数新出于道光八年之后,既体现出曲牌之间的前后衍生关系,也体现出戏曲、曲艺、歌谣等与小曲的紧密联系,是以相思幽怨、追求爱恋的情歌为主,兼及其他社会生活的小曲集.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里选编了一首古诗《锄禾》,第四册里选编了一首《春晓》。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的名作,它们由于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因而远在明、清时代,这些诗早就被人用来作为少年儿童的启蒙读物,至今也还为广大人民所喜爱。《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流传很广的名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选取了樊祖荫先生具有代表性的一部钢琴小品集《小花鼓??——民歌儿童钢琴小曲61首》的前十首作文本简析与研究。这部儿童钢琴小品集出版于2001年,包含了不同地域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歌旋律音调,共61首。本论文以前十首钢琴小品为例,对其原民歌的背景以及曲式结构进行文字阐述,来探求不同民族、不同调式民歌旋律风格相适应、相发展的手法。  相似文献   

13.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一首许多人都熟悉和喜爱的诗歌。这首诗最早主要是随着南朝梁萧统所主编的《文选》和他所编辑的《陶渊明集》的流传而流传的。这首诗的第六句在《陶渊明集》的不同版本中,有作“悠然见南山”的,有作“悠然望南山”的,  相似文献   

14.
小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小曲是相对戏曲散曲的名称,一般是指明清时代南北曲以外的各种民间歌曲。小曲的“小”,与结构规模上的大小无关,是指它的曲调形式较为简单而已。小曲在民间的俗称很多,如俗曲、俚曲、市井小令、时调、清曲等。  相似文献   

15.
任可心 《教师》2012,(6):128-128
《夕阳箫鼓》原是一首著名的传统琵琶大套文曲,明清时期早已流传。根据姚燮(1804--1864)撰写的《今乐考证》一书记载,江南曾流行琵琶曲《夕阳箫鼓》。其曲谱最早见于公元1875年无锡吴畹卿的手抄本。后由郑觐文根据其意境更名为《春江花月夜》,  相似文献   

16.
薛瑄是明代主要的理学家,其《读书录》在明清两代经过多次刊刻,主要有十一卷、十卷、二十四卷、二十卷、八卷几种形式。并且,《读书录》在明代嘉靖至隆庆间有一刊刻高潮。本文就几种主要版本逐一梳理,考其同异及流变。  相似文献   

17.
《玉台新咏》卷九所始载的司马相如《琴歌》二首并序,历代流传,异文渐多。明清以来的引录、校勘,尤其是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辑校,问题亦复不少。故作此校补,以向学术界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18.
《自由探戈》创作伊始即被称作"迈向自由的歌曲",成为以"自由"、"和谐"为核心理念的新探戈音乐的高峰之作,流传甚广。当下,《自由探戈》以各种改编形式继续活跃于世界舞台,其音乐形态和演奏方式的成功创新是"互联网+"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清代民歌小曲文献可以乾隆元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传世文献较少,但对于了解明清之际民歌小曲的嬗递有较大价值。后期随着花部的迅速发展,民歌小曲集逐渐增多,至嘉庆、道光间,各类民歌小曲文献已十分丰富。及至清末,出现了大量单首或数首合刻的木刻本、手抄本,这类文献未经辑录整理,保存了民歌小曲的原生面貌。  相似文献   

20.
人类     
蔡景湛专辑蔡景湛同学是在《校园文苑》露过几次面的作者。几年下来,他已在《初中生必读》、《作文通讯》、《中学生博览》、《校园文苑》、《湛江日报》、《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江门文苑》等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几十首诗作。本期《文苑新星》介绍的是他的最新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