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轼曾劝米芾:“入魏晋平淡。”性格桀骜的米元章最终听从师友的建言,遂以晋人书风为旨归,后来干脆就把书斋取名为“宝晋斋”。不过,米芾终究是米芾,学古而不泥古,直接宣言:“一洗‘二王’恶札!”  相似文献   

2.
晏红 《家教指南》2006,(5):16-18
爸爸对宁宁的什么要求都满足,妈妈却不是这样。一天,宁宁又发脾气了,一脚把小椅子踢翻了,妈妈让宁宁扶起小椅子,宁宁不干,就大声哭,爸爸听见了,他对宁宁的妈妈说:“不就是一把小椅子吗?顺手扶起来就得了,至于把孩子吵成这样嘛!”说着就去哄宁宁了。妈妈见爸爸总是这么迁就孩子,觉得女儿变得越来越不好调教了。  相似文献   

3.
珍惜拥有     
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小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个私塾先生学写字,学了3年,费了好多纸,却写得很平常,先生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了. 一天,有个赶考的秀才从米芾的家乡路过,米芾听说他的字写得很好,就去求教.  相似文献   

4.
人们总认为幼儿不懂事:他们会提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会有不适当的行为;若对他们讲道理,又因他们不理解而常常行不通。于是,就有了“哄”小孩的做法。如小孩趴在河岸边很危险,家长又不能直接上去把他抱回来,便哄孩子:“多危险呀,快上来!妈妈带你上街买巧克力,还有肉包子……”这里,“哄”是为了逗引、劝诱孩子离开危险的地方。可是,家长许的愿不能全办到,“哄”在这里也就有骗的意思,有些地方,哄小孩就叫骗小孩。教育青少年,或在成人的交往中,大家都不赞成哄骗;唯独对幼儿,哄骗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幼几园中,每天都要遇到哄孩子的问题。如初入园的幼儿小刚,缠着妈妈不让她上班,定要妈妈答应中午接他回家吃饭。妈妈急于脱身,连连答应。中午,老师让小刚吃饭,他偏不吃:“妈妈讲好接我回去吃中饭的。”孩子没见到妈妈来接,十分伤心。显然,这样哄孩子的效果不好。家长这种  相似文献   

5.
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同学们作文无疑应多从生活中选择材料。有的同学会问,是不是生活中的事件是什么,就写成什么样呢?下面的故事有所启发。据传古代有一个老皇帝,它左眼瞎、右腿瘸,且性格暴躁,喜怒无常。有一次,他让三位画家分别为他画一张像,并且规定:画得好重赏,否则重罚。第一位画家画的是:皇帝端坐龙椅,眼瞎腿瘸,真是神情酷肖,栩栩如生。皇帝看后勃然大怒:“岂有此理!竟然敢如此侮辱孤王?”遂下令把画家打入天牢。第二位画家画上皇帝年轻勇武,双腿硕健,二目有神,英俊不凡。皇帝看后,火撞顶梁:“这哪里是朕的画像?分明…  相似文献   

6.
校园     
球迷迷球“意大利又输了,真没面子!”早上一到学校“皇帝”就怒气犹存地直嚷嚷,众好汉目光全聚到他身上。真为难他了,铁定昨晚为看那场球赛硬挺到两点多,这不两只眼睛红红的,整个一兔巴哥。“昨儿个下午四川全兴对广东宏远,嘿,魏群那一脚,就这样……”就这样唾沫横飞、拳脚并用给弟兄们讲评论“足”起来。不知什么时候,身后静了下来,“皇帝”心里乐翻了,以为大家正聚精会神地听着,不禁忘形,讲得更起劲,更卖  相似文献   

7.
阳光二题     
希望的阳光孩子不停地哭泣,是因为没有看到希望。前几天我就向学生三令五申,听课时不准玩弄其他东西,否则一律丢出窗外。那个男孩今天上课又旁若无人地玩起手中的圆珠笔。当然,他受到了我的惩罚。男孩眼望着自己喜爱的笔飞出了窗外,无望地哭了。他哭了很久,我感到这样很影响课堂秩序,连忙到他面前采取补救措施,然而,连批带哄几次都没奏效。我想,男孩哭泣不止,一定有其他原因。于是我把他叫到课室外面,仔细询问。“这支笔我很喜欢,几次央求妈妈才得到,我怎么向妈妈交待?”他绝望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会得到这支心爱的笔了。”…  相似文献   

8.
珍惜拥有     
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米芾,小时候曾跟村里的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学了3年,费了好多纸,却写得很平常,先生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了。一天,有个赶考的秀才从米芾的家乡路过。米芾听说他的字写得很好,就去求教。秀才说:"要我教你,就得用我的纸才行。我的纸5两纹银一张。"米芾听后,  相似文献   

9.
我的孙子是个小淘气。他每天从早到晚蹦蹦跳跳,一会儿不闲着。我怕他出危险,只得跟在他后头,百般呵护,可把我累得够呛!可这个小淘气一点儿不领情,一边磕磕绊绊地走着,一边把手在小屁股后面甩动着,意思是让我离他远点儿。那样子逗得我又乐又气,既想把他抱过来亲两口,又想在他的小屁股上来两巴掌。等小孙子长大些了,就更淘气了。有一天,我睡午觉,他竟拿口红画了我一脸,真叫人哭笑不得。小孙子虽然淘气,但很会哄人,整天对我“甜言蜜语”,哄得我不得不“委曲求全”地“逢迎”他。他要骑“马”,我立即趴下;他要“打仗”,我马上“武装”;他要唱歌,…  相似文献   

10.
小儿输不起     
爸爸教新宇下象棋,只几个月的工夫,就把下了几十年象棋的爷爷给赢了,大家都夸他聪明。可从此以后,新宇变成了“只能赢不能输”的孩子,平日里性格挺温顺的他,一输棋就开始哭,闹情绪对谁都不理不睬,爷爷只好哄着他每次都让他赢,用此方法换取相安无事。可爸爸说:“这样怎么行,一盘棋都输不起, 长大还能干什么!”  相似文献   

11.
夸父追日     
小髅图 《顽皮娃娃》2008,(12):22-25
从前, 在北方的一座大山上,住着一群巨人,那儿的冬天又长又冷,夏天却非常短暂。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可没等山上的冰雪融化一点点,就又匆匆忙忙地从西方落下去了,没有阳光的照耀,庄稼长不出来,树上也结不出果实,巨人们的日子过得好艰苦呀!于是,他们就推举出一位勇敢的族人,让他去把太阳追回来。这个人叫“夸父”。  相似文献   

12.
我看李煜     
李煜,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亡国之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在我所喜欢的文人中,李煜位列第一。李煜的词大多写于亡国之后,所以带有忧愁之情。但是这些词却愁得美,愁得吸引人。放眼唐、宋两朝,又有谁能像李煜那样伤感?李煜把自己的无限忧愁全寄托在词上了。有人说李煜假若不是皇帝,他的词可能会写得更好。但我觉得,李煜若不是皇帝,更确切地说,不是亡国的皇帝,他又哪来那么多的愁,又怎么写得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可以说,李煜是时代造就的诗人;但也是诗…  相似文献   

13.
要想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大人可以这样做: 孩子一放学进家,就对他(她)说.快,快做作业去。孩子刚进屋准备,你就指责:“还不快做!磨蹭什么? 孩子边思考问题,边在手上玩笔.你看见了.就又气冲冲地说:“又玩上了,这孩子真没办法,总老玩不够!”  相似文献   

14.
海瑞骂皇帝     
在封建时代,皇帝是不可侵犯的,连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一个字不幸成为“御讳”,就得缺笔闹残废,不是缺胳膊,就是缺腿,成为不全的字。人们不小心把该避“御讳”的字写了正字,就算犯法,要吃官司,判徒刑。至于骂皇帝,那是很少听说过的事。真正骂过皇帝,而又骂得非常痛快的是海瑞。海瑞骂嘉靖皇帝最厉害的几句话是:“现在人民的赋役要比平常多许多,到处都是这样。您花了许多钱,用在宗教迷信上,而且一天比一天多,弄得老百姓都穷得光光的,这十几年来闹到极点。天下人民就用您改元的年号嘉靖,取这两个字音说,  相似文献   

15.
东晋四大家族(王、谢、庾、桓)中最为显赫一时便是王家,当时民间有句谚语“司马与王共天下。”这里的“王”就是指著名政治家王导。王导有个侄子,名叫王羲之,后人把他尊称为“书圣”。王羲之字逸少,当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世人喜欢称其为“王右军”。而他的书法正如其人,潇洒飘逸,人们喜欢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形容他的笔势,可见其书法具有独特的秀丽的美感。王羲之在练习写毛笔字时,常有入迷的时候。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  相似文献   

16.
一点顶头上     
唐朝时,有个姓任的秀才,名叫任王。这一年,他进京赶考,竟考中了头名状元,受到宣宗皇帝的接见。新科状元跪在地上叩见皇帝时说:“新科状元———任王参见,吾皇万岁!”宣宗皇帝听后,心想:只有我是一国之主,人中之王,你只是个新科状元,竟然也敢称“人王”,这怎么行呢?宣宗就对新科状元说:“朕觉得你的名字不太好,就赐你在王字上加一点吧!”任状元连连叩头,说:“谢主龙恩!”过了不久,任状元向皇帝进一份奏折。宣宗见上面署名是“任主”,不由火冒三丈,怒喝道:“大胆,朕让你改名,你竟然抗旨违命,真是罪该万死!”任状元连忙解释:“万岁,我已将名字…  相似文献   

17.
My Letter A     
“一译到底”又与您见面了!欢迎同学们来这里一译到底!你喜欢这首小诗吗?把它翻译成中文,对你来说一定不是什么难事!那就快快拿起笔,看谁译得又快又好!把你的正确答案寄来,就有机会获得“小译王”称号,并有一份小奖品哟!好机会,别错过!我们的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小学趣味英语》编辑部“一译到底”栏目收邮编:150001E-mail:mychina2008@163.com  相似文献   

18.
操场上,四十个学生排成了一列横队。王老师要想把一列横队变成两列横队,於是发出了口令:“一二报数!”一二,一二,一二,……报到第二十四名曹维本同学,应该报“二”,却报错成“一”。王老师的脸红着,禁不住大声呼叱:“报好它,重报!”一二,一二,……又报起来,恰巧又是他报错。王老师大发雷霆,脸红到耳朵根,颈项里暴起根根青筋来,大声斥责着:“为什麽老是报不好,真是岂有此理!谁不报好,谁给我站出来。”曹维本的脸吓得变了色,木然地站着,无神的眼,老是望着王老师。王老师接着又发出了口令:“重报!”那晓得又报错了.就这样报错了六次。王老师的脾气发过去,说话也缓和了。弄得没办法,反过来从小个子那边报  相似文献   

19.
小男孩很专心地把玻璃球一个个放进床沿的直线凹槽里。可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槽太短,最后一个小球放不进凹槽所剩的空间,而如果球不放进,则凹槽又空出了一小截。他反复努力了几次,终于向他的母亲求助了。母亲看这情形也没主意,就把这最后的小球掩在凹槽边。这样的直接后果是本来呈一直线的“球队”有了个“出列者”。母亲逗笑着:“宝宝看,现在放好啦!”小男孩看看他的“球队”,又抬头看看母亲,这样看了几次,“哇”地哭了出来,反复央求母亲“放球球”。母亲怎么哄他都不行,最后只得把他抱离了凉床。小男孩望着他的不成线的“球队”,还在啜…  相似文献   

20.
都说母爱无私,母爱伟大。是啊,电影《漂亮妈妈》中,孩子郑大是个弱智,妈妈却仍然认为自己的孩子不错,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让妈妈惊喜,记住一个很简单的数呀,会说句简单的话呀。妈妈还想让孩子长大后上大学……如果,我们对待学生就象妈妈对待孩子,那么,他们会乐于听从我们的教诲。让我们听听母亲的话!“他才多大呀!”这是母亲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当小宝宝刚学会走路又不愿意走时,妈妈这样说;当小宝宝把妈妈教了很多遍的事做错时,妈妈这样说;当小宝宝调皮淘气时,妈妈这样说……妈妈们这样说着,又想出各种有趣的办法哄着孩子们走路、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