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沙作画     
用颜料和画笔作画我们见得多了,但你有没有见过用沙子来作画?用沙子作画,也就是所谓的沙画。当人们谈到沙画的时候,有时候是指沙画工艺品,有时候是指沙画表演。这两样东西分别是什么呢?而它们与平常我们所见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学中,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利于他们思考和探究的良好氛围,让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在绘画天地自由驰骋,所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至关重要.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让学生伴随着想象一同成长,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尽可能的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去探究,去发现.我们要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3.
儿童绘画一般是指12岁以前小孩的绘画,而4~6岁学龄前儿童的绘画思维又最为活跃。儿童的思维方式幼稚、单纯,他们画画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限制,更没有“对、错”可言。由此形成了儿童绘画所特有的稚拙、梦幻及荒诞的特点,这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儿童把画画当作游戏,是因为觉得好玩。说是玩,实际是学习,因为画什么、怎样画是必须要儿童自己去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如果父母能正确引导孩子,对儿童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儿童绘画主要有几种形式,如记忆画、想象画、写生等。我们可从内容和题材方面启发孩子,让他们在涂涂画…  相似文献   

4.
答:帮助孩子学画画,家长不能采取简单和生硬的做法,首先要了解学画画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来自孩子自己的需要?是让孩子自己画得满意呢?还是让家长满意?是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玩”得开心?还是家长希望得到一幅认为“美”的作品重要?有  相似文献   

5.
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首先应当了解孩子希望做什么。我们经常会询问孩子:"你想做什么?"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去寻找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给孩子制造一个思考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思考领悟到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6.
咨询台     
《早期教育》2007,(10):25-25
让儿童自由地画,教师干什么呢? 答:这里说的自由地画.与随便画不一样。随便画是失去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带来的结果是孩子在绘画活动中体会不到画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孩子最终会失去绘画的兴趣。而自由地画,教师一直把握着作品的美感,孩子只是想象上的自由,思维.七的放松。  相似文献   

7.
俞佳 《考试周刊》2014,(81):193-193
<正>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愿望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孩子们都愿意,甚至无意识地用"涂鸦"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这几乎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然而,小班孩子虽然很喜欢绘画,但由于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因此画了不一会儿就开始厌倦了。怎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作画积极性呢?让他们在一节绘画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保持兴趣呢?通过实践发现,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绘画内容,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孩子就会感到绘画活动本  相似文献   

8.
顾海香 《家教世界》2013,(10):33-34
幼儿是一个发展的群体。在这个发展的群体中,我们发现他们身上所持有的一些欠缺。如:有的幼儿大小肌肉不灵活,有的幼儿脾气暴躁、好动等。当幼儿身上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怎样去更好的、更全面的帮助他们改正这些欠缺成为了我园最首要的问题。我园南丰幼儿园就把生活中常见的沙子经过加工搬到了课堂之中。让幼儿通过儿童沙画、沙箱画、沙雕、沙植、沙皮画多种形式的沙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画沙教学,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鱼水乐     
要让小班孩子敢于通过绘画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想法,就要让他们感到自己画的线条有意义。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决定先引导他们画波形线。我用情境游戏的方式来引出这次绘画活动。我手里拿着一些事先剪好的小鱼,对孩子们说:“我是一条快乐的小鱼,我要找我快乐的家。哪里是我快乐的家呢?”孩子们都说水里、河里。我请孩子们在纸上给小鱼画些水,当做它们的家。有的孩子拿起了笔,有的孩子似乎还有顾虑。于是,我在孩子们中间扮做小鱼游来游去,并不停地启发他们。发现有  相似文献   

10.
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认为,绘画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变得聪明起来。这是因为在绘画中孩子要观察、记忆、思维,更重要的是想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绘画的空间里自由地飞翔呢?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生活充满想象和创造,他们喜欢在自己童真、童趣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孩子的想象是不受限制的,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造,他们会将自己所思、所想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期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不只是简单的模仿,简单的掌握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12.
沙画与城堡     
<正>我一直怀疑沙画的艺术价值。一幅画刚成型,很快就被抹掉,重新画另一幅画。一幅幅不复存在的画,到底有什么艺术价值呢?我曾问一位沙画艺术家:"你画过无数幅的沙画,但它们都在哪里呢?""在人们心里。"沙画艺术家说,"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留存在人们心里更永恒呢?"想起沙画,我不由地想起了一次在海边沙滩上,见一个孩子正在筑城堡。他筑得极细致,好像是在塑造一件伟大而神圣的作品。我走到孩子旁边,提醒道:"不需要这么用心的,马上就要涨潮了,潮水很快就会把你筑的  相似文献   

13.
钱春蕾 《教师》2015,(6):66-67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所看所想的经验很有限,在绘画时往往拿着纸和笔却不知如何画起.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乐意画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幼儿有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辅之以教师的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即使是小班的孩子,也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相似文献   

14.
不能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为他出谋划策。因为那是一个成人的思维和想法。家长的预见性会让孩子丧失很多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的机会。我们可能会避免让他们少走弯路,少经受挫折,我们会用经验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可是经验是我们的并不是他们的,我们要教给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在一个充满同龄人压力的社会中,教育孩子思考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是非常危险的。这会造成孩子只会依赖家长指点而不运用自己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过无拘无束的“涂鸦期”,都会有“我想画”、“我要画”的欲望,画画可以让他们表达情感、渲泄情感。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把自己的范画出示给幼儿,然后再向孩子介绍绘画的步骤与技巧,这种教法看起来效果明显,孩子们进步得很快。孰不知,这种示范和例画往往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完美印象,是孩子们心中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往往从属于老师的条条框框,进而束缚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让绘画活动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课题组的刘晓颖老师在组织“表情小人”的绘画活动时,引导幼儿表现让自己感到高兴或难过、伤心的事情,孩子画出了哭丧脸的人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毛毛说,看到幼儿园又吃大馒头时感到很发愁;聪聪说,学游泳时,每次跳水时都呛水,很难过。这些情况提示我们,对于不能很好地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的幼儿来说,绘画是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一个途径,是情绪情感的自然反映。  相似文献   

17.
王爽  赵岩 《黑河教育》2010,(9):57-57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画家,在他们的画里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在绘画的自由天地里,孩子们有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要求孩子,而是要唤起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拿起画笔自由自在地去创造。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绘画过程是一个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过程。根据儿童心理学,我们知道,孩子对绘画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如何才能让这份热情继续延续,进行提升呢?对于幼儿来讲,绘画就是一种游戏,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活动,他们全然不知要画得怎样才好,只要自己快乐就行,那么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就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幼儿是未来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他们不仅要从小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学会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有想象、创造、审美的能力。幼儿早期的绘画培养最为重要,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就是从此开始。因此,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包含了绘画。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那如何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钟自力 《教师》2010,(23):84-84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对于学习只是完成任务的态度。他们认为学习不是为自己,学习是被迫的,是老师和家长让自己完成的任务。他们喜欢听到下课的铃声。为什么会这样?有时候我们老师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课堂中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最好的原动力,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对学习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