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宁:4月在美国举行的家庭杯网球赛中,海宁因为感觉昏昏沉沉而退出比赛,她后来被查出是病毒性感染。此后,海宁在法网次轮出局,并退出温网。雅典奥运会上,海宁夺得女单比赛金牌,但她在随后的美网又感到不太舒服,并在第4轮被淘汰出局。10月初,海宁决定退出该赛季剩余比赛。  相似文献   

2.
《网球》2007,(9)
小个头,大武器。这就是海宁和她的单反。这也是一种对人们既有观念的颠覆。至于海宁,她则用事实说明了一个问题——技术,才是硬道理!我第一次见到海宁时,她只有10岁。但在那时,她就已经显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一支令人过目不忘的单手反拍,她彷佛可以随时随地打出任何她想要的回球。比如,这次挑高球,原本这是单手反拍最难的一项技术之一,可在海宁手里,易如反掌。  相似文献   

3.
《网球》2006,(9)
前阵子,贾斯汀·海宁因为一些赞助事宜来了趟巴塞罗那。她一贯以勤奋著称,这次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就连一天的行程,她也不肯轻易错过训练。海宁邀请我们一起,参与到她一天的训练当中。借此机会,我们更深入地分析、研究了海宁的各项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比利时打完与克里斯特尔斯的表演赛后。海宁飞抵北京。这位前世界第一首次来到中圆内地。12月13日。本刊经adidas公司的安排,对海宁进行了独家专访。北京的寒冷让海宁有些吃惊,接受专访的时候,她还特意穿上了一件棉服。是什么让身材纤瘦的她赢得了如此多的荣誉和尊敬,我们的话题从海宁的职业生涯聊起。  相似文献   

5.
《网球》2006,(7)
1996年6月8日,斯黛芬·格拉芙在法网单打决赛中击败了桑切斯,成功卫冕。可是此后的10年间,罗兰·加洛斯却成了卫冕冠军的噩梦,蝉联桂冠渐渐变为奢望和幻想。2006年6月10日,贾斯汀·海宁穿过长长的走廊,迈步进入菲利普球场。摄影记者手中的镜头,像是一只只好奇的大眼睛,跟随她的步伐慢慢转动,然后全都静默地等待着,等待着结局,等待着女王的加冕仪式。海宁抬头看看天空,也许是看到了命运的徽征,所以她嘴堵上挂着一丝轻蔑的笑容,像极了圣女贞德——这个向来不畏惧宿命的女人,准备要打破法网卫冕冠军的魔咒。  相似文献   

6.
她是怎么完成统治的?以下三点完全展示了球场上的海宁。1清楚自己的站位很多业余球员会争取时间去进攻,这通常被认为是聪明的击球选择,这也是海宁的出色之处。而在底线时我们却很少看见海宁利用反拍进行攻击,除非是在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或出现有机会打出制胜分的前提下。海宁认为,如果她的对手打出一  相似文献   

7.
动向     
《网球》2008,(12):22-22
海宁:我真的不怀念网球自宣布退役后,海宁"人间蒸发"了一段时间。离开网球的这几个月里,海宁说她去真正度了一次假,因为"充满好奇而没有压力"。她很享受现在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8.
网球e站     
海宁★★★★★ www.henin-hardenne.be 场上是死对头,场下两人也在暗自较劲,克里斯特尔斯官网的logo是她标志性的大劈叉,而海宁则选用了标志性的单臂反手作为自己网站的 logo。网站的结构并不算复杂,但是内容的详实却让人吃惊。“tatistics”一栏不但用表格把海宁最近几年比赛的详细情况作了统计,还用柱状图对2004、2005和2006年同期的比赛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海宁十分注重与球迷的交流,她会细心地回答每个球迷的问题,也会把自己的日记跟  相似文献   

9.
比利时三号选手,排名第20位,这是2.0版的海宁,以2009年为分水岭。 在法网之前,她拖着一根折断的手指头赢得了斯图加特的红土冠军,在火山灰不停弥漫的欧洲红土赛季,这个成就猛然提醒了人们:她是那个永远在红土之上喷吐岩浆的海宁,她和纳达尔一样赢得了四个法网冠军。  相似文献   

10.
比利时人海宁在红土赛季中强势复出,连续夺得了3项赛事的冠军,其中有一场绿土和两场红土比赛。如此骄人的热身赛成绩,让人们不得不想像她头顶法网桂冠的模样。在法网前最后一个热身赛柏林站比赛中,海宁从容应对了媒体对她的种种疑问。  相似文献   

11.
serra 《网球》2010,(2):44-45
水货泛滥,新人频闪,决赛质量低劣,这些毛病使得WTA连续两个赛季都被批评为不够精彩,缺乏深度。如今这一切问题,都可能随着海宁的强势回归迎刃而解,她不仅仅使海宁VS克里斯特尔斯,海宁VS塞琳娜这样的对决重回舞台,更重要的是,她将引起WTA竞争的链式反应。  相似文献   

12.
网球精灵     
几年前,海宁刚出道的时候,我对她一直有很多的好感,因为那时,威廉姆斯姐妹的铁蹄已经踏遍整个女子网坛,而海宁像是一个准备拦截惊马的英雄,突然从目瞪口呆的人群中走出,以瘦弱之躯,左突右奔、前后周旋,虽然当时她还无力扭转整个格局,但她在重要比赛中的频繁登场却让女子网球在浓妆艳抹  相似文献   

13.
聚焦网坛     
《网球》2008,(2):10-10
INTERACTION TENNIS网坛问答郑连民/北京:海宁澳网前取得28连胜,我看到有篇关于霍普曼杯的报道说,小威不把刚刚在悉尼夺冠的海宁放在眼里:"我想重夺世界第一,海宁你被警告了!"她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14.
以退为进     
Chris  Evert  深泽编译 《网球天地》2010,(10):144-144
去年美网,克里斯特尔斯夺冠,震惊了女子网坛:今年澳网,海宁挺进决赛,给其他选手敲响了警钟。海宁复出之后,训练还没有恢复到最佳水平,就来到墨尔本。她之所以能杀进决赛,依靠的是注意力、强大的意志和对大满贯头衔的追求。而唯一能阻止海宁和克里斯特尔斯的,恐怕只有小威廉姆斯了。  相似文献   

15.
对于"女版费德勒"的称号海宁很坦率地称"我不觉得我像罗杰,罗杰是罗杰,他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她和费德勒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的无敌反手,同样的稳定冷静。美网的夺冠旅程,证明海宁已经在女子网坛占据统治地位,就像费德勒统治男子网坛那样。2007年的海宁有多优秀?在缺席澳网及其热身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摩卡  陈功 《网球》2011,(1):74-75
我们曾经对于海宁的中国之行,做出过很多种的预测。从升级之前的中网到奥运会,再到升级之后的中网,球迷们一次次地盼望,又一次次地失望。中国之于海宁,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东方国度,而海宁之于中国,像是一块坚冰,她让我们既感觉神秘,又有些冰冷。有时候,距离会成为蒙昧的纱幔,中间包裹着误会与曲解;有时候,距离又会变成堆积的激情,一旦消除,就会形成喷薄之势。2010年12月13日,贾斯汀·海宁终于来到了北京,她站在中国球迷的面前,让我们看到了融化的坚冰。  相似文献   

17.
在 WTA 的涌动暗流下,连劳模海宁部不干了。她突然在法网来临之前宣布退役,无论对于球迷还是媒体,无异于晴天霹雳,但对她自己,却是挣扎已久后的解脱。当然,她的同行们也许会为之兴奋一下,尽管这个赛季海宁的状态很无厘头,但身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她,仍是各项赛事最有威胁力的球员之一。衷心表示惋惜和不解的,恐怕还是单纯的球迷们。近两年,他们已经失去了太多的优秀选手,而且大多是任当打之年"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相似文献   

18.
“她曾经选择离开,但始终无法剖舍。于是,她回来了。对于女子网坛、对于赛事和球迷,这都是个喜讯。‘我希望赢得温网女单冠军’是海宁给出的绝佳复出理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过去18个月中,这位昔日的铁血女皇终于有时间静静思考,也终于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当新赛季展开后,我们期待发现海宁的真正‘变化’,退役只是一个契机,缘起应该在更长久之前。”  相似文献   

19.
《体育博览》2008,(6):14-15
海宁宣布退役后,很多人惋惜痛惜.人们也好奇她在排名世界第一时退役的真正原因.更为她离去之后的网坛女皇宝座归属感到迷茫。  相似文献   

20.
1身材矮小同样拥有“炮弹发球”海宁向人们证明了,你并不需要像卡洛维奇那样高,也不需要像维纳斯·威廉姆斯那样壮,同样可以发出强有力的发球,让你在每一分的开始就占得先机。让我们来看看海宁是如何发球的。海宁在进行发球的时候,总是尽可能的让身体向上运动,以便她能在最高点击球。很多选手在向上蹬腿前有一个明显的下蹲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