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题例1”时,他的新课引入,启发灵活,学生学得深入,值得借鉴。课始,教师出示了下列两道分数应用题:1五年级有学生18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08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六年级有学生225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44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师:请大家算出这两题的结果。生:五年级达标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108÷180=35,六年级达标人数占六年级人数的144÷225=1625。师:请大家比较一下哪个年级的“达标”成绩好呢?生:六年级的“达标”成绩好。因为35和1625化成同分母分数是1525和1…  相似文献   

2.
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问题,它决定着解题方法。怎样认识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呢? 有的教师认为,在有分率句子中的“是”、“比”、“占”、“相当于”等词语后面的量,即是表示单位“1”的量;也有的教师认为,题目中哪个量都可以看作单位“1”的量。试看下例: 某班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3/4,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按前者的观点分析问题,其思路是这样的:根据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3/4,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全班人数就相当于女生人数的(1+3/4),也就是女生人数的(1+3/4)是42人,女生人数为42÷(1+3/4)=24(人);根据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  相似文献   

3.
有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题例1”时,他的新课引入,启发灵活,学生学得深入,值得借鉴。课始,教师出示了下列两道分数应用题:1.五年级有学生18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08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六年级有学生225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44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师:请大家算出这两题的结果。生:五年级达标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108÷180=35,六年级达标人数占六年级人数的144÷225=1625。师:请大家比较一下哪个年级的“达标”成绩好呢?生:六…  相似文献   

4.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从份数入手分析,还能找到最佳解法。例:六年一班上学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8。本学期转入女生6人,这时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9。上学期全班有学生多少人?眼一般解法演找不变量,转化单位“1”由于本学期转入女生6人,因而全班人数随之发生了变化,“38”和“49”的单位“1”不同,不能直接建立数量关系。但是,从题意中不难找出男生人数是个不变的量,因此应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由“上学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8”知,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8÷(1-38)=35;又由“本学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9”知,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9÷(1-49)=4…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第43~44页例1,2)第1课时,新授课。 复习铺垫设计 1、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3,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 2、列方程解下列文字题:  相似文献   

6.
某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题目中有多个数量,而且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解答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能掌握一些巧解方法,解题就容易了。一、巧转条件例1五年级原有学生240人,其中女生占715,后来转进几名女生,这时女生占总人数的1531,后转进几名女生?分析与解:这道题女生人数在变化,总人数也在变化,只有男生人数没有变,可以把原来“女生占715”转化为“男生占全年级人数的(1-715)”,把这时“女生占总人数的1531”转化为“这时男生占总人数的(1-1531)”。这样先求出后来全年级的人数,再求出后来又转进的女生人数。列式为240×(1-715)÷(1-1531)-240=8(…  相似文献   

7.
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是教学的重点,难就难在学生会将诸如"男生比女生多1/3"理解为"女生比男生少1/3"。对此,我曾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单项训练,让学生用关键句写关系式(男生比女生多1/3,数量关系式是:女生人数乘以(1+1/3)=男生人数),以求避免出现上述错误。然而错误还是难以避免,一旦给出完整的应用题,仍有相当部分学生会那样思考。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表现在:(1)"差比"对"倍比"的干扰。例如,"男生比女生多5人,就是女生比男生少5  相似文献   

8.
分数应用题(包括百分数应用题)主要是研究“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和“分率”(包括百分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分数应用题中有一类应用题 ,它们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透过“分率”的分析 ,找出单位“1”。因此 ,找准单位“1”是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一般在叙述“分率”的题句中“是(相当于)、占、比”后面的那个数就是单位“l”。我在教学中 ,让学生抓住“是(相当于)、占、比”等词 ,找出单位“1”。运用这种方法 ,学生解分数应用题就容易多了。如 :红星粮店有甲乙两个仓库 ,甲仓库存粮3500吨 ,乙仓库存粮是甲仓库的3/5,求甲乙两仓库存粮共…  相似文献   

9.
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特别是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生将分析分率与对应数量的关系视为难点。教师对于解决难点的研究已旷日持久,似乎已成“老生常谈”。为帮助学生找一条“捷径”,有些教师向学生介绍:从题中含有分率的句子入手,句子里“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前面有“是”、“占”、“相当于”等词的,该分数就是分率,与某数量直接对应。如“去年的产量相当于今年的9/10”,分率是  相似文献   

10.
某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题目中有多个数量 ,而且数量关系比较复杂 ,解答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能掌握一些巧解方法 ,解题速度就加快了 ,现举例说明。一、巧转条件例 1 五年级原有学生 2 4 0人 ,其中女生占 71 5 ,后来转进几名女生 ,这时女生占总人数的1 531 ,后来转进几名女生 ?解题思路分析 :这道题女生人数在变化 ,总人数也在变化 ,只有男生人数没有变 ,可以把原来“女生占 71 5 ”转化为“男生占全年级人数的 ( 1 -71 5 )” ,把这时“女生占总人数的1 531 ”转化为这时“男生占总人数的 ( 1 -1 531 )”。这样先求出后来全年级的人数 ,再…  相似文献   

11.
有些分数应用题,若用扩倍的方法思考,就可迎刃而解.例1 五(一)、五(二)班共有学生 77人,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小组共有13人,五(一)班参加的人数是没参加的1/6,五(二)班参加的人数是没参加的1/4,两班参加体育活动小组的人数各多少?分析与解答,五(一)班参加的人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用正确方法进行验算,可以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包括数的计算和解答方法),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判断变得更有根据和更有把握。有些学生对应用题的验算,往往只是按所列的算式去算。这样去验算的话,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检查出式子计算得是否正确,而检查不出解题方法是否正确。例如解答这样一道应用题:哥哥植树15棵,哥哥比弟弟多植4棵。弟弟植树多少棵?学生如这样错误列式去计算:15 4=19(棵),不管用加法交换律或用逆运算关系都检查不出它的错误,而要按原题题意、数量关系去检查,才  相似文献   

13.
分数乘除应用题分“基本题”和“稍复杂的题”两种。“稍复杂的题”的解题基础与“基本题”相同,但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主要是已知数量或要求数量的“对应分数”没有直接给出。因此在练习时,首先要做好有关的基础知识的复习整理工作,使学生掌握好解题的关键。1.找对应分数的练习某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几分之几?(1/5)  相似文献   

14.
有些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难以建立数量之间的联系,或数量关系抽象,无从下手,这时,可先假设某一数量与另一数量相等,使题目明朗化、简单化,从而找到对应关系,使问题得到解决。例1摇某校三、四、五年级共有学生404人,三年级比四年级少6人,五年级比四年级多8人。三个年级各有多少人?[分析]以四年级人数为标准。已知三年级比四年级少6人,假设三年级人数和四年级人数同样多,那么三年级就要增加6人,三个年级的总人数也要增加6人,即(404+6)人。又知五年级比四年级多8人,假设五年级人数和四年级同样多,那么五年级人数就要减少…  相似文献   

15.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解答应用题,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例1.峰灵小学一至五年级共有学生480人,六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数的1/5。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相似文献   

16.
教会学生解分数应用题的一些策略和技巧,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现举例如下,仅供同行参考。一、换个角度例:光华小学六年级原有学生240名,其中男生占712,后来转进几名男生。这样,男生占总人数的35,问转进几名男生?这道题,从“男生人数”这个方面想,很难解答。如果换个角度,从“女生人数”思考,问题却能化难为易。从题目可以看出,男生人数在变化,而女生人数没有变。根据女生原来占总人数的1-712=152,后来转进几名男生,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35=25,可求出后来的总人数为240×512÷52=250(名),进而可求出转来的男生人…  相似文献   

17.
在较复杂的应用题、数学竞赛题及智力趣题中,当遇到题中的某些条件前后发生变化时,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分析数量关系,无从下手列式。对这类题目,在数量关系的分析中,集中全力抓住“变中‘不变’”的量作为突破口,常可迎刃而解。 例1 某班原有学生48人,其中女生占37.5%;后来又转进几位女生,这时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0%,问转来几位女生?  相似文献   

18.
复习的重点 1.注重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2.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掌握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寻求中间问题的训练解答两步应用题时必须提出隐蔽的中间问题,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复习时,要突出抓好寻求中间问题的训练。1.列关系式提中间问题。例如:“和平小学三年级有学生163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38人,两个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解答时从分析问题入手,列出关系式:三年级人数+四年级人数=一共有学生多少人。引导学生进—步分析关系式,三年级人数题中已经告诉,四年级人数题中没有告诉,那么就要先求“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就  相似文献   

19.
有些应用题,一个量的变化能引起与其相关联的量的变化。在解答这类题时,如果能找出题中的"不变量",以此作为解题的突破口,就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例1.上学期参加数学小组的男生的人数占小组总人数的5/9,这学期有:21名女生加入数学小组后,男生的人数占小组总人数的2/5,求参加数学小组的男生一共有多少名?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的最佳解法,具有思路独特,方法巧妙,推理清晰,形式简明,计算方便等优点。有些应用题,在学生掌握一般解法后,再教给一些最佳解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敏捷性。在应用题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寻求最佳解法呢?一、抵销条件,寻求最佳解法有的应用题,抵销某些条件后,数量关系就简明了,从而可获最佳解法。例:李燕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总页数的1/7多5页,第二天看总页数的1/6少5页,还剩下58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用一般方法解,先整理已知数量,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