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新闻界     
调查表明:网络并没有威胁传统媒体美国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冲浪的人,并不一定减少其用于其它新闻及娱乐媒介的时间。最痴迷的网虫甚至可能比那些根本不使用因特网的人,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报刊或者听广播。这项涉及美国5500名成人的调查发现,每天平均上网4.5小时的网民只比非网民每天少看12分钟电视,网民往往在上网的同时也使用其它媒体,在工作时间因特网使用的高  相似文献   

2.
美国报业协会 (ANA)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 ,虽然网上新闻的读者确实比传统报纸的读者多 ,但传统报纸不会轻易被网上新闻取代。协会更认为 ,因特网为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有相辅相承的作用。这项调查成功访问了近 3 70 0位 1 8岁以上的美国成年人。结果显示 ,5 7%的人有阅读日报习惯 ,而阅读星期天报纸的则多达 67%。虽然有愈来愈多的美国人选择浏览报社的网上新闻 ,但他们并没有离弃传统报纸。74%的受访者表示 ,纵然他们已开始浏览网上新闻 ,但没有改变阅读传统报章的习惯。有一成五的受访者表示 ,他们因为上网而少读了传统报纸 ,但有 …  相似文献   

3.
美国10月5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冲浪的人并不一定减少其用于其它新闻及娱乐媒介的时间。最痴迷的网虫甚至可能比那些根本不使用因特网的人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报刊或者听广播。 这项涉及美国5500名成人的调查发现,每天平均上网4.5小时的网民只比非同民每天少看12分钟电视,网民往往在上网的同时也使用其它媒体,在工作时间因特网使用的高峰期内(上午9点至10点),26%的超级网民正在听广播——这一比例高于那些根本不用因特网的人。而在家中因特网使用的高峰期(晚9点至10点),52%的网虫称他…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阵地主动权的掌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已逐渐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彰显其重要地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日均上网浏览新闻的受众达1000万人,国内6800万上网用户中经常上网浏览新闻已经达到74%。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90%,法语内容约占5%,而包括中在内的其他语种内容只占5%。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一个新闻研究机构的抽样调查 ( 3 1 42人 )显示 ,网上新闻的读者 (以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较高和收看财经新闻者为主 )数目较五年前大增 ,正日益超过电视观众和报刊读者。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每周至少上网收看新闻一次 ,两年前是五分之一。 1 5 %的人每天借上网途径获悉新闻 ,比两年前增加约三倍。网上新闻的公信力以全美几家主要电视台和主要报刊的网站为最高。一些著名的网络服务供应商 ,如“美国在线”、“网景”、“雅虎”等 ,可信度也远高出一些知名度较低的网站。热衷股市的投资者中有 45 %现在主要靠因特网获悉最新股价和投资建…  相似文献   

6.
《网上电视》(www.tvinsite.com)迈尔斯报道公司9月12日公布了一项涉及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网上用户调查结果 ,表明多数美国人选择电视而非互联网作为他们获取突发新闻的首选媒体 ,其中又以CNN排在第一位。据迈尔斯报道 ,91 %的被调查者以电视作为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 ,其中61%的人同时也上网了解部分信息。34 %的人以CNN作为他们的第一选择 ,其次是ABC和NBC(共约20 % ) ,再次是CBS(接近10% )。同时 ,CNN网站还牢牢占据了网络新闻的头把交椅。排在前五位的其余四家依次为 :MS…  相似文献   

7.
据东方网消息 :曾经靠软新闻和小道消息吸引人的因特网自美国遭受“9·1 1”恐怖袭击以来访问量急剧下降 ,原因是大多数美国人转向通过报纸、电视和电台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据一家名为“皮尤因特网和美国生活计划”的机构所做的调查 ,9月 1 1日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 ,电视在美国各种电子媒体中占据了绝对第一的位置 ,80 %的受访者说通过电视了解新闻 ,1 1 %的人说通过电台 ,仅有 3 %的人说依靠因特网。 9月 1 1日 ,全美约有 770 0万人收看电视新闻 ,次日约有 550 0万观众。受电视和电台冲击 ,因特网的总访问量大幅下降。在平常日子里 ,58%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已逐渐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彰显其重要地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日均上网浏览新闻的受众达1000万人,国内6800万上网用户中经常上网浏览新闻者已经达到74%。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90%,法语内容约占5%,而包括中文在内的其他语种内容只占5%。互联网加剧了国际新闻传播的不平等状况,出现了信息强国与信息弱国之间的"信息位势差",甚至造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和文化侵略,网络传播已经面临许多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报告要点     
…关于使用网络   · 对于所有年龄段的人来说,因特网已经"成年".因特网不再是一门新技术,它已经成为本报告中大多数受访者的核心经济和社会基础体系架构.6,163名普通受访公众中的大多数(89%)已经使用因特网超过4年;一半受访者使用因特网7年以上,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已经上网将近10年.……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因特网的发源地,电脑产量和普及率为世界之冠,网络用户数量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截止到1997年初,美国与因特网联网的电脑有1,100万台,占全球总量1,610万台的63%。各国与因特网联网的网络已有不下7万个,其中一半多都在美国。拥有1台以上个人电脑的家庭,已占美国家庭总数的四成。美国因特网用户数量已超过2,000万,相当于全球的五成多。因特网已在美国经济、文化、产业、宣传、新闻、娱乐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因特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这里的“媒体”,指的是“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播媒体一直兼有报道新闻和发布广告两项大众传播功能;新闻传播媒体通常也就是广告传播媒体。因此,人们有理由认为,因特网作为第四媒体,不仅是“第四新闻媒体”,而且还是“第四广告媒体”。 在广告学中,被称为“广告媒体”的,除报刊、广播、电视外,还有直接邮件(DM)、交通工具、户外设  相似文献   

12.
1美国的图书馆积极开发利用因特网 美国是因特网的发源地,今天,因特网在美国已经得到普遍的使用.自九十年代以来,因特网成了图书馆界一个时兴的名词,逢会必讲,几乎每届研讨班、每次会议,至少有一段时间都在讨论因特网,而且,这样的集会每次还都是座无虚席.因特网社会的迅速发展几乎难以找到还没有参与使用过的图书馆馆员.因特网对图书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图书馆杂志》作过一次调查,95年图书馆工作人员十有六、七说他们的工作职责已发生变化,在过去的三年里工作职责发生变化的这些人中,60%的人把技术因素列为主要原因,其他为调配,再就是人员经费削减.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充分表现了现代足球的巨大魅力。更引起新闻工作者注意的,是因特网对体育新闻采访、报道活动的高度参与和重大影响。新华社作为世界性通讯社在这次报道中也尝试着借助因特网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因特网:采访手段与传播媒介 四年前美国世界杯赛的时候,很多记者未必听说过因特网,更不用说上网了;而1998年的世界杯赛,即使是一张地方报纸,不借助因特网而能做出精彩快捷的世界杯赛事报道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 因特网在体育赛事报道上有明显的优势。因特网上同时具备广播的语言信息、报刊的文字图像信息和电视的视频信息,其传播的速度、信息含量与其他任何媒体相比毫不逊色。而重大体育比赛报道要求的正是直播和“热闹”(信息量大)。因特网的没有传播间隔周期、不受版面限制、不受时间限制的特点在体育报道中一下子显出了优势。有网民用“咫尺天涯世界杯”来赞叹因特网的快捷与信息丰富。 这么好的媒体读者怎能放弃?更何况以新闻信息为吃饭家什的记者编辑们。中央电视台赴法国解说员黄健翔说,世界杯赛新闻中心有互联网络区域,随时可看中文网站翻译好的各通讯社发的消息和大量的网友们的评论,给解说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4.
因特网的出现已经大大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报道,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项有关因特网的调查,他们共选取了4113名美国成人作为调查对象,这些人来自2689个普通的美国家庭。调查结果指出,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美国人与家人或者朋友呆在一起的时间变少了,外出活动的时间也变少了。人们花更多的时间上网,而不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已经变得无所不在.美国人通过无数终端上的多媒体平台,以各种形式接触到新闻.那个人们忠诚于某种媒体形式或某个新闻组织的时代一去不返了.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使用多媒体平台获得新闻,包括全国性的电视台、地方电视台、互联网、地方报纸、广播和全国性报纸.46%的美国人认为在具备代表性的一天中,他们会通过4~6种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仅有7%的人在具备代表性的一天中,只通过单一的媒体形式获取新闻.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得与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网络正快速成长为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新近一项调查媒体发展趋势的民意测验表明,美国新闻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年纪较轻和教育程度较高的美国人,以及那些查询金融信息的人,越来越倾向于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报告显示,在中国1690万网民中,有60%以上的人在上网时主要是获得新闻方面的信息。 网上的信息丰富多彩,为什么大多人上网要去看新闻呢,这自然是网络新闻自身魅力所致,利用网络发布新闻和时…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正在进入网络时代。迅速崛起的因特网,使新闻传播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代将使新闻传播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汇聚向全新的全球性信息网络——因特网。在美国,1998年人们上网浏览的时间已超过看电视的时间,由于互联网的冲击,电视观众减少了30%,工业社会的强势媒体——电视,正在丧失自己的“霸主”地位。虽然,报刊由于自身的特点受到冲击小一点,但无疑是受到广播、电视冲击之后的又一次重创。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5月“第四媒体”的概念由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正式提出了以来,这一建立在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崭新媒体引发了新闻传播业革命性变化,世界许多非新闻机构通过互联网加入到新闻竞争的行列,传统的媒体特别是报纸纷纷上网。到1998年底,全球上网报纸已达4925家。到1999年底,我国至少有400家报纸上网。 这次变革中,各种传统媒体正在受到强烈的冲击,纸墨形式的报纸首当其冲,特别是我国的地方报纸受到的震撼将更为强烈,人们不禁要问,地方报纸应如何生存于网络时代? 一、地方报纸的生存危机 同样,地方…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的信息传播途径.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让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而迅速的改变。在美国,达到五千万人使用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因特网却只用了短短的五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媒体开展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网媒体的数量迅速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1998年底,我国有127家报纸上网。而到1999年底,中国上网报纸已经接近1000家,上网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超过100家。广泛采用独立域名,建设并运行独立网站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唐绪军的调查,目前有独立域名的网上中国报纸数量,占网上中国报纸总数42.6%。尝试使用多媒体信息从1997年底开始,随着中国因特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国家允许新闻媒体使用发达国家网络设施的政策的颁布,特别是国际网络新闻传播媒体新型传播手段的直接影响,中国新闻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