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天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有特殊的景观,那么,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我们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  相似文献   

2.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么所有的过去都可以重来,成为现在;如果时光可以超越,那么所有的将来都不再是梦想,来到现在;如果时间还能驻足,那么所有的现在都可以永不逝去。这样,你拥有的不仅是现在,你还将拥有过去和将来,你的生命也许会觉得无比的“充实”。可是,这只能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梦想。那么,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又是哪个最为充实呢?或许有人会说,过去多好呀,那儿满载成功、失败、欢笑和痛苦,在那儿,我很富有,我拥有智慧,拥有财富,拥有一切。或许有人又会说,未来是最令人憧憬的,那儿有崭新的生活,有发达的科技……可是我说,现在才是…  相似文献   

3.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就是由那些拥有梦想并且实干的人推动的,现在的一切,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总和,也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现实化。一个人的梦想,造就了他的今天和明天。如果你有梦想,并且努力地实现它,那么你今天和明天都将是一个快乐的人,而且你的快乐是无穷无尽的。因为一个在努力实现自己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一个方针: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过去说得很多,现在说得少一些了。我们对于过去的东西抱什么态度可以分门别类来看待。例如过去谁整了人、谁被人整了,现在只要整人的人醒悟了、被整的人平反了,这一类的事就不必多提了,了结过去的时代造成的悲伤。然而,对于过去的观念、思想之类的东西,却应当深入地剖析。这类东西的清理与辨析,也是为了未来,  相似文献   

5.
钟建春 《教育》2008,(8):53-53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教育一体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教育时代,有以下三种倾向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6.
曾经有人说,时代创造人,换过来说也就是人创造时代。 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把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并把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的媒体。因此教育也可以说是创造未来的手段。培育下一代使他们能够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健康成长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未来学者们认为,未来社会的普遍秩序将是民主公民社会。这样就迫切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下一代成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已经被帖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也许你不认可种种翻新过快的花样概念,但我想,你一定心服口服地承认,这的确是一个全民充电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从生下来那一刻似乎就开始“多余”了——生育高峰期、高考高峰期、找工作高峰期……老年高峰期八成也没问题。资源是稀缺的,人才是过剩的,竞争是激烈的,即便是“顺水行舟”,也难逃“不进则退”的天则。能力是一方面,表现是一方面,学历更是一方面!当听到身边有人说“现在本科毕业就如同过去的高中毕业,读研是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的时候,你还能不屑地否定吗?你还会认为一个研究生的文凭…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8,(22)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教育一体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教育时代,有以下三种倾向值得警惕。言必称希腊式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9.
把握今天     
时光如水般穿梭,一个又一个“今天”在身边悄悄地流失。往事已被定格,不管是悲、是欢、是离、是合,都已被锁定在记忆中,无法改变。“过去”也似流星在天边滑过,有一瞬间的美丽,但已经过去了。未来如同一个无法摸透的“谜”,在某种情况下,它促使我们在今天拼搏。把握今天,把握现在,充实地活着,也就意味着你的理想与希望正在一步步地向你逼近。把握今天,把握现在,不管成功与失败。把握今天,把握现在,不要幻想胜利天使会自己来到你的身旁。只有认真刻苦,才说明你在为成功的到来献出一份辛勤的努力。早晨醒来后打开窗户,让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来,…  相似文献   

10.
把握现在     
"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俄]屠格涅夫有人说,人的一生共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题记昨天,是一个很现实而又遥远的名词。也许,昨天你拥有鲜花与  相似文献   

11.
未来是什么?未来是远景的召唤,是对目标的遥想,明天的展望,更是实现某种事物/现象可持续发展的诉求。澳大利亚未来学家P.Eliade曾很拉风地说过一句话: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意思是说你现在不管过得怎么着也得思虑未来。但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既是恐惧之源,也是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2.
世界是在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是需要发展的。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过去还没有过的教育。”我们同样也可以说,最深刻的认识是过去还没有达到的认识。今天,我们已经来到了世纪交接、千年转换的门槛前,透过21世纪的曙光,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我们再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的语...  相似文献   

13.
[引言]可以说,对"时间"的关注,古今中外是一以贯之的,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对现在所拥有的"今天"并不珍惜,倒是对已经逝去的"昨天"倍加惋惜,对尚未到来的"明天"特别神往。于是,他们沉湎于过去,疏忽了现在,幻想着未来。其实,冷静地思考一下,不难发现,"昨天"已经成为历史,你没有办法改变它;"明天"还是一个未知数,你也没有办法把握它;你惟一能够有所作为的就是"今天"。而"今天"由一个个"瞬间"组成,此"瞬间"之前就是"过去",此"瞬间"之后则是"未来"。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倡导"活在当下"是非常必要的。只要你真正地"活在当下",那么,你的人生将无法不精彩!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昨天已成为过去,不复归来;明天属于将来,还未可知;唯独能把握的只有今朝。今天的你或许还在为昨天的某件事情而感慨,这也许是同学一个小小的误会,也许是与朋友一次不愉快的争论,也许是客居异乡的你正被浓浓的乡愁重重包围。今天的你也许还沉浸在昨日的欢乐中,这也许是昨天你考试取得了理想成绩,也许是你刚得知昨天的竞赛你获奖了。但是,请千万记住,无论今天的你是怎样从昨天走过来的,这都已成为过去式了。如果你属于前者,放弃在沼泽中无用的挣扎吧,因为这一切都已无济于事了。你需要为过去编造一个谎言,大胆地说:“我的昨天很精彩,昨…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霸王龙:你好!我现在处在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离你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几千万年了。自从人类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你的研究。可是直到今天,人类还有很多关于你的疑问没有解开。今天写这封信,就是想让你帮助我们解开这些谜团。我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到底长什么样?据一些与你有关的研究资料记载,你的名字又叫暴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  相似文献   

16.
PC时代已经成为楼兰古道,人们都说现在进入了后PC时代,可后PC时代是在看不清楚发展方向前提下的一种模糊的概念。由于WINDOW的大行其道、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已实实在在的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已可以很明确地说是进入了网络时代。这就使得人们对“猫”的潜在功能越发重视,对“猫”的需求和依赖也就越来越大。在网络时代,你的软件可以共享,你的硬件也同样可以共享,你的可以成为别人的,而别人的呢?同样也可以成为你的,这就是网络带给我们的最大的好处。可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是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只好“猫”,可由于网络带宽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曾经有一个方针: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过去说得很多.现在说得少一些了. 我们对于过去的东西抱什么态度可以分门别类来看待.例如过去谁整了人、谁被人整了,现在只要整人的人醒悟了、被整的人平反了,这一类的事就不必多提了,了结过去的时代造成的悲伤.  相似文献   

18.
转世     
时常有人来问我关于前世的问题。 前世真的存在吗?我不能回答。 我可以确定的是,今天的你就是昨天的你的转世,你渴望有什么样的明天,就要先转变你的今天。 一个人只要有很好的领悟就可以预见未来,但是,再好的领悟也不能回到过去。所以,关于转世,要关心的是现在,还有未来。转世@  相似文献   

19.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如今父母童年时代的生活与现在的孩子是那么的不同。我们无力阻止社会发展,可以做的是尽可能不用自己在过去时代形成的旧思维,看当下孩子生活的新世界。毕竟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20.
一、对中学生历史思维品质含义的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定位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它牵涉到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认识水平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学习历史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历史学习还能提供今天价值判断的依据。黑格尔说:“当我们研究‘过去’的时代,研究遥远的世界,这时候一种‘现在’便涌现在我们心头——这是精神自己活动后产生的,作为它自己劳苦的报酬。历史上的事变各个不同,但是普遍的、内在的东西和事变的联系只有一个。这使发生的史迹不属于‘过去’,而属于‘现在’。所以实验的反省,它们的本质虽然是非常抽象的,但是它们属于‘现在’是确确实实的。”黑格尔所说的“现在”实际上就是指学习历史者本身对历史史实的选择性批判。我们在众多的历史素材中选择怎样的内容来联系当前和未来?这是需要智慧的,而这种智慧的获得要靠提升学习者的历史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