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音乐就在幼儿的身边儿童从小就可以开始接触音乐。一些婴儿喜欢旋律缓慢的摇篮曲,另一些却对活力四射的打击乐很感兴趣,到了幼儿期很多儿童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歌曲或音乐片段,他们会积极地倾听,随着熟悉的旋律一起哼唱。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在爸爸妈妈的车上有各种各样的儿童歌曲,不知不觉,幼儿在每天重复欣赏中就学会了很多歌曲。幼儿最爱的动画片里有美妙的音乐.  相似文献   

2.
为儿童朗读绘本,只是充当引路人角色,把对故事蕴藏的道理、思想的领悟交给时间,交给儿童自己。也许他们现在不明白,但相信未来的岁月里,这些美好的东西一定犹如一颗美丽的种子落地生根,浸润在他们的血液、灵魂里,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的一些家长们越来越意识到儿童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为此,美国著名的儿童歌曲专家汤姆·格拉泽先生建议家长们,在儿童音乐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对歌曲的选择,要尽量选择一些简单明快,适合儿童特点的歌曲,不能选择那些难度较高的成人歌曲。儿童歌曲是儿童生活本身的缩影,儿童对这些既简单又有幽默感,并且又容易记住的曲调有兴趣。这样才能使儿童对这些歌曲产生出真正的乐趣和爱好,起到丰富他们知识,发展他们智力的作用。其次,选择出来的歌曲,尽可能由家长自己来演唱给孩子们听。格拉泽先生说:“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对音乐有天赋的人,才能够从事音乐。其实这  相似文献   

4.
笔者长期在幼儿音乐创作的天地里耕耘和探索 ,也创作了不少的幼儿歌曲 ,其中有的歌曲编入幼儿音乐教材 ,还获得了全国及省的各类奖项。从中 ,我感悟到要写好幼儿歌曲 ,必须热爱幼儿 ,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在长期的幼儿音乐创作实践中 ,我有着这样的深刻体会。首先 ,作者应有一颗幼儿童心 ,了解他们 ,熟悉他们。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喜欢什么 ?他们的语言特点 ,说话的语气和节奏以及他们的动作习惯等。作者应有他们的生活 ,真实地体现出幼儿的情和趣 ,所以 ,具有一颗幼儿童心是写好幼儿歌曲的关键所在。幼儿歌曲是专为 3至 6岁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5.
少年儿童学习英语有不少有利条件,他们喜欢唱歌,善于模仿,不怕重复。多数儿童乐感与节奏感较强,他们学一首歌往往比学一段话容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歌曲、歌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教学方法正确,将歌曲、最谣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一月,江苏省幼儿师范邀请我为该校幼师三年级学生开设为期八周的儿童歌曲创作课(每周两课时)。为了搞好教学,我分析了学生学习创作儿童歌曲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这些学生百分之九十来自农村。他们通过两年多的中师音乐学习,已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弹唱,能听记简单的旋律,有了少量儿童音乐语汇的积累;他们初步熟悉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自己身上还保留着“童心”。这是他们学习创作儿童歌曲的有利条件。他们的弱点是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儿童歌曲资源较为匮乏、创作队伍过于单一的面貌,专业领域人士各有各的见解。从作者资源的角度出发,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专业的师生其实是进行儿童歌曲创作的主力军,他们完全具有客观的创作条件环境,在主观方面,他们具有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素养,且经过了系统的音乐学习,如能与幼儿教育一线实践者一起研习,那么会在儿童而去的创新和改编方便有所作为。进一步说,开设儿童歌曲创作课程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被称为“小儿科”的儿童歌曲创作写的多,发表的多,可是变成声 音的少,让少年儿童认可的作品更是微乎其微。究起原因,是很多因素造成 的。尽管如此一些热衷于儿童歌曲创作的作者还是乐此不疲,依然在这块土 地上默默耕耘着,期待着那颗末泯的童心能闪出一点光。但是,似乎还是老歌 依旧。这虽是不争的事实,可在儿童歌曲的天地里还能找到富有童心的上乘之 作,歌曲《水花花、泥花花》就是其中的一首,为提高我们初学者对儿童歌曲创作 的认识,以下就儿童歌曲中的一些创作特点谈一点学习的心得,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背景下,适当选用歌曲和绘本有益于儿童初步塑造道德品质、探索伦理身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歌曲Forever Young表达了关于儿童养成友善、平等和诚挚道德品质的期望。该歌曲配套绘本将音乐、绘画、歌词有机融合,不仅能使儿童在接受绘画艺术熏陶时同步感受歌曲传递的伦理价值观念,还能凸显儿童伦理身份重要性。绘本主要展现儿童伦理身份的构建过程,引导儿童思考何为社会伦理身份,并帮助儿童调整伦理身份定位。“因时、因地制宜”运用该歌曲绘本,有助于儿童对各类伦理品质的理解由语音层面提升至语义层面,再逐渐内化到观念层面,从而引导他们永葆纯洁善良的“童心”,为其成年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儿童音乐》2014,(4):F0003-F0003
创意并举办“童声里的中国”儿童音乐奖,是中国儿童音乐界的盛事,是丰富儿童文化生活的好事,是关心下一代素质发展的善事。2014年1月,首届“童声里的中国”儿童音乐奖评奖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组委会邀请著名音乐家,从《儿童音乐》杂志2012—2013年刊出的原创作品中,评选10首优秀歌曲,将隆重颁发“童声里的中国”儿童音乐奖。该奖项以后每两年举办一届,有益于激扬儿童音乐的繁荣与发展。同时,运用此项儿童音乐的全国最高奖,有利于放大“童声里的中国”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打造全国未成年人工作的靓丽品牌。  相似文献   

11.
儿童歌曲中,以旋律不同,时值的停顿划分出不同的组成部分,称之为歌曲的结构形式。歌曲完整的结构形式称为曲式。儿童歌曲的章法、句法、发展逻辑、调性展开、对比统一以及高潮的布局等,都与曲式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当我们开始为儿童歌词创作音乐时,除了对歌曲的体裁、表现手段及音域进行确定之外,还要对歌曲的曲式结构做合理安排,这样才能使音乐发展的目标更明确,落笔更从容。  相似文献   

12.
走进当前校园,发现学生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平时哼唱的歌曲基本上不是老师教唱的歌曲,也不是儿童歌曲,而是《两只蝴蝶》、《不怕不怕》、《霍元甲》等流行歌曲。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才艺比赛时,他们唱的基本上也是流行歌曲。“流行音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还是洪水猛兽?对中学生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流行音乐能否进入课堂呢?带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3亿7千万少年儿童 ,他们是祖国的花朵 ,也是祖国的未来 ,对他们培养教育关系到祖国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当前从音乐教育、儿童音乐 ,特别是从儿童歌曲方面看 ,存在严重问题 ,好歌很少 ,不好的歌很多 ,一些幼小的娃娃竟唱些《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很丑 ,可是我很温柔》等内容不当的流行歌曲。长此以往 ,他们的心灵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可想而知。专业儿童音乐、儿童歌曲的创作队伍已不复存在。建国初期培养起来的作家已年过花甲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新一代作家没有接上 ,受到利益驱动 ,许多人已不愿意从事收入微薄的儿童歌曲创作…  相似文献   

14.
爱唱革命歌曲在我校已形成一种新的风气。在课间和课外活动的时间里,“美国佬是强盗……”、“社员都是向阳花……”、“毛主席爱人民……共产党象太阳……”等歌声,到处激荡飞扬。爱唱革命歌曲的风气是怎样形成的呢? 当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一日团中央的唱革命歌曲的号召和马可的《大家来唱革命歌曲》的文章登载出来以后,我们及时地进行了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明确教儿童唱革命歌曲是对他们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坚强革命后代的良好方式之一。大家还谈到过去唱歌教学没有紧紧配合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内容的缺点。在这个基础上制订了一个教唱革命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的诗人和作曲家写了不少生动活泼的少年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的要求。可是目前有些小学的音乐教师不愿意选这些歌曲,而把大量成人唱的歌曲硬塞给儿童,使他们渐渐形成了对抒情曲调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生学唱英语歌曲可以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英语的了解。首先,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英语歌曲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让他们记歌词来达到记英语单词的效果。其次,英语歌曲里存在很多口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英语歌曲中的口语化词句与正统的书面语言进行对比,加深小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7.
欢乐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为盛大和隆重的节日。《欢乐的节日》这首歌表现了节日里傣家儿童随着欢快的象脚鼓和铓锣的节奏,载歌载舞,欢庆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抒发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歌曲的旋律活泼欢悦,由于运用了傣族舞蹈的典型节奏,因而情绪热烈而又活跃  相似文献   

18.
儿童歌曲是歌曲创作中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品种。一般称呼儿童歌曲只是泛指,是指专门写给少年儿童们演唱的歌曲,是专为适应儿童的心理素质和声音条件而创作的。作为一种艺术体裁,它在我国现代歌曲发展的过程当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儿童歌曲是儿童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形式,从广义上看,它包括幼儿歌曲、儿童歌曲、少年歌曲三个部分。它是通过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本文拟就其"情"与"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带着获得翻身解放后成为新中国主人的由衷自豪感,广大工农群众在五十年代的那段时光里,无不以空前高涨的劳动热情,日夜奋战在工业、农业、林业、牧业等各条战线上,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汗水和创造力,高效率地建设着自己的新国家。这便使在劳动中他们的高唱,他们的赞美,成了一种必然。因而,劳动者自己表达理想与意志的歌曲,便势必成了这一时期歌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大致在4~12岁的儿童时期是节奏感、美感自然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如果对其进行音乐素质的开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国儿童声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他们所唱的大部分歌曲被成人歌曲所代替.幸好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大量的校外教育场所纷纷建立起来,他们弥补了学校声乐教育的不足,在系统的儿童声乐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