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26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饮酒史10~40年,日饮白酒量250~600g,折合酒精100~400g。慢性酒精中毒可致多脏器损害,其中酒精性肝硬化和神经系统毒性最常见,最突出,晚期可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不可逆的神经损害,甚至死亡。发病机理主要与乙醇及其中代谢产物乙醛的直接毒性;长期酗酒致营养失调;维生素B_1耗竭等因素有关。强调早期戒酒,增加营养是治疗的关键,治疗太晚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嗜酒有害健康,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的先人们早就下过"酒能乱性"的断语.譬如酗酒者通常具有反社会行为,以自我为中心,易生闷气,缺乏自尊,人际关系差;譬如长期大量饮酒,可造成消化系统的损伤,导致萎缩性胃炎、肝硬化和营养不良;譬如慢性酒精中毒者可导致大脑损害,出现脑萎缩、思维障碍、慢性酒精中毒性痴呆;譬如中年男性嗜酒者性功能往往低下,缺乏男性风度等等.  相似文献   

3.
酒精中毒大多为成人过量饮酒所致,小儿偶见,酒精中毒致失语症更为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乙醇中毒致失语症报告如下: 患儿,男,12岁,主因昏迷十七天入院,患儿于十七天前饮白酒约80毫升左右后,出现嗜睡、昏迷,于次晨开始抽搐,以面部抽动为主,持续约2~3分钟后自行缓解每日抽搐数次,伴大小便失禁。查:发育营养中等,昏迷状,头颅无畸形,两眼凝视,  相似文献   

4.
终末期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绝大部分存在营养不良[1] 。有报告接受透析治疗一年以上者 ,其重度营养不良者约为透析总数的 10 % ,中度为2 0 %~ 30 % [2 ] 。MHD患者营养不良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而营养管理可以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是MHD患者治疗的基础 ,因此营养管理已成为MHD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日益受到重视。1 营养不良的原因1.1 营养摄入量不足 是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尿毒症时体内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透析不充分及MHD患者胃排空延迟 ,还有部分患者有慢性腹胀等 ,引起…  相似文献   

5.
无论男性或女性,长期滥饮酒类,均可导致性功能损害。尽管目前尚无可靠的统计资料来说明此问题,但是临床观察表明:在酒精中毒者中,男性约占百分之五十,女性约占百分之二十五患有性功能障碍。据报道,酒精中毒的男性,如伴有明显的肝脏损害(从酒精性肝炎至晚期肝硬化),发生性功能障碍的百分比更高。(一项研究表明,百分之七十八的男性有性功能和性欲的损害)。 男性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即使排除年龄差别的影响,也明显地表现出性欲比以前减退。男性酒精中毒患者中,大约百分之四十有阳痿,约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有射精障碍。在戒酒之后数月或数年内,性功能恢复至正常者仅占这些病例的半数。 女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性行为和性功能表现有很大差别。与男性酒精中毒者相比较,她们的性欲看来仍然保持完整,但是这也可能反映在辨别参与性活动和真正性欲之间的差别方面,缺乏足够的资料。据报道,女性酒精中毒患者中,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存在性兴奋困难,约百分之十五表现为性高潮丧失,或者性高潮的次数或强度显著减低。  相似文献   

6.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 4 8h以上且影响说话、进食及睡眠者。本文旨在探讨脑血管意外致顽固性呃逆的治疗[1] 。常见的病因分为①中枢性如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尿毒症及酒精中毒等 ;②末梢性如隔肌周围、内耳及前庭腺病变等 ;③其他如药物、全身麻醉、手术后及精神因素等。1 药物治疗1.1 麻醉药  (1)利多卡因 :静脉给药 ,首次可将10 0mg加入滴管 ,而后以 1:1(10 %葡萄糖 5 0 0ml+利多卡因 5 0 0mg)液体 30~ 4 0滴 /min维持静滴 ,用药 0 .5h呃逆控制不佳者可再给 10 0mg利多卡因加入滴管 ,必要时可反复 3次 ,呃逆控制后再维持用药 …  相似文献   

7.
氨茶碱是临床上常用的平喘药,在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血浆茶碱浓度压5μg/ml开始有一定治疗作用,治疗上较适宜的血药浓度为10~20μg/ml,超过20μg/ml,毒性反应逐渐增多。如果不注意茶碱药动学变化及时调整剂量,则不是达不到治疗效果就是出现毒性作用,本文就茶碱药动学、影响因素以及药物伍用时茶碱剂量局整等作一概述。供临床参考。茶碱(氨茶碱含茶碱77~85%)能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并有兴奋作用于支气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引起的损害。方法:选择36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对其行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动态观察。结果:36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有180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包括心律失常、CK-MB增高、心电图呈ST-T改变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结论:急性酒精中毒造成的心肌损害是普遍且可逆的。  相似文献   

9.
水体重金属污染会对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机能等方面造成严重的损害,而无尾两栖类作为指示生物可对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监测。本文主要从实验常用重金属种类及无尾两栖类种类、重金属对无尾两栖类蝌蚪急性及慢性毒性效应方面总结我国近20年来无尾两栖类蝌蚪的重金属毒理学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盐酸钠洛酮应用于临床已十多年,近年来钠洛酮逐渐被重视并应用于重症病人的急救。近几年来我们用钠洛酮治疗酒精中毒、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休克和心肺复苏等。实践证明钠洛酮是抢救重危病人较新的有效药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钠洛酮治疗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65例,男60例,女5例。轻度中毒45例,给予钠洛酮0.4~0.8mg帆注,用药后30分钟~60分钟后清醒,重度中毒补液前肌注钠洛酮0.4~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腺垂体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以 2 0 %白酒代替饮水 ,制备慢性酒精中毒模型。八周后断头处死 ,取腺垂体组织 ,常规制备超薄切片 ,铀 -铅染色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电镜下 :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各种内分泌细胞凋亡小体常见 ,细胞核大多变得不规则 ,异染色质团块增多。高尔基体减少 ,线粒体肿胀、嵴紊乱、消失甚至膜破裂。内质网扩张 ,分泌颗粒电子密度降低或低电子密度颗粒增多。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引起大鼠腺垂体内分泌细胞不同程度的超微病理改变 ,是造成中毒大鼠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 16例终末期肾衰患者,依赖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治疗。其原发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糖尿病性肾病3例;高血压性肾病2例。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35~65岁。肌肉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50~μ/kg,3次/周,共4周,并适当补充铁剂。治疗后患者的头晕、心悸、乏力等贫血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Hb为56±27g/L、RBC  相似文献   

13.
梁扩寰[1]曾提出:脂肪肝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常见者有(一)营养失调性脂肪肝:(1)营养过剩(2)营养不良;(二)酒精中毒性脂肪肝;(三)糖尿病;(四)小肠旁路手术后;(五)激素;(六)肝细胞性损害及其它.脂肪肝所致肝细胞损害,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者从近年门诊住院患者中发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营养过剩,大量饮酒,肥胖超体重者占据大多数,非酒精性者亦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4.
铅是一种毒性重金属元素,可对人体多系统、多器官造成损害。铅与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性,具有显著的神经毒性,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均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应用纳络酮静推或静滴同时配合常规内科治疗直至清醒为止.结果:纳络酮的应用可明显缩短意识障碍的时间.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神经元突触、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共同构成了海马的结构可塑性.长期高水平糖皮质激素可损伤海马的结构可塑性,并能被抗糖皮质激素治疗所逆转,说明糖皮质激素是慢性应激致海马结构可塑性损伤的重要病理环节.据此,在学习记忆障碍和抑郁动物模型的复制中,糖皮质激素注射被用来取代应激刺激以提高效率和模型复制的稳定性.此外,短期高水平糖皮质激素可增强海马的结构可塑性,暗示糖皮质激素对海马结构可塑性的调节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17.
镉毒性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镉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组织器官有着广泛的毒性损伤作用。研究镉的毒性及其致毒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就镉对机体主要组织器官的毒性作用、镉毒性作用机制以及镉致毒性作用的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消毒用的紫外线一般为波长100~200nm 的臭氧紫外线灯,它可使空气中氧分子解离为氧原子,并形成臭氧,臭氧又可增强紫外线的杀菌作用。紫外线具有广谱杀菌功能,而对被消毒物品无损害、无残留毒性。可用于幼儿园桌面、空间、卧室、教  相似文献   

19.
以蚕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铽的遗传毒性、细胞毒性.1.蚕豆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硝酸铽能诱发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以及诱发染色体畸变,且在3~24μ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稀土元素铽对蚕豆根尖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2.有丝分裂指数(MI)试验结果显示:低浓度下(3~12μg/mL)的硝酸铽能促进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MI升高;但随着浓度的升高,MI下降.说明稀土元素铽对蚕豆根尖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0.
运动神经元病作为一种神经系统慢性致死性变性疾病,目前尚无将其治愈的方法.但自从发现运动神经元病的100多年来,人们就一直与它作斗争,尝试了近百种药物治疗.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对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的深人认识,人们对这个难治性疾病的挑战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当前的主要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多种非药物的支持治疗.现阶段治疗研究的发展方向包括神经保护剂、抗兴奋毒性药物、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剂、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