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探究式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学外语交际语言教学,应根据需求确定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堂活动要有实际意义,要训练准确、流畅,应减少教师说话的时间,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多安排交际活动等。  相似文献   

3.
网上数字化学习的重要特征是教与学的相对分离,教师和学习者一般通过技术工具与平台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不足,学习者孤独感增强,对学习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不强。教学临场感可促进学生达成个性化、有意义的与有教育价值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者的满意度,增强人际互动,促进情感响应,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要实现教学临场感的作用,还需从创设互动沟通情境,推进混合学习,采用多交流工具,增加在线交流机会几个方面予以提升构建。  相似文献   

4.
《学报》应该是学院教学和科研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教师教学研究、业务交流的平台;是展示学院学术成果,塑造学院形象的名片;是联系、沟通省内外职教院校,加强多领域合作的桥梁;是探索珠海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理论园地。  相似文献   

5.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实用性强、案例多,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先导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出了在该课程教学中实行案例教学、启发创新思维、鼓励兼职实习、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密切与实习单位交流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交际活动涉及多个领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综合体现,并不局限于语言沟通,还包括肢体交流等各个方面,交流的内容也不是仅有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还有文化层面的交流,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交际习惯和交往风格。因此,在日语教学中,不应只开设语言教学,还要渗透外国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将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探讨日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近距离合作关系。在这种授课方式中,师生相互间的情感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但保障了声乐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营造了一个和谐友善的教学和交流氛围,更体现了生命个体的尊严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非言语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和语言信息一样,非言语信息在交流,特别是面对面的交流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行为科学家们认为非言语交流的能力是我们与身俱来的,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所以,了解和运用非言语交流对我们改进交流水平,获得更正确可靠的信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作为面对面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也离不开非言语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注重和利用非言语交流必然会对教学的过程与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济法本身具有多元法律文化的特点,因此,国际经济法教学必须适应这一特点,以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为其价值取向。要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以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为其教学的逻辑起点,同时在教学中随时渗透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批判性跨文化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F0002-F0002
郝辰(1982-),男,2008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2013年赴加拿大圣力嘉学院海外交流,获圣力嘉应用艺术与技术学院“语言与文化培训证书”。现为扬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骨干教师,主要从事装潢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并承担国内多地的景观设计和视觉传达类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