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导游词英译中的美学取向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简要论述了导游词的翻译及翻译与美学的相关概念,并重点论述了导游词英译中的关学取向,即语言美和内涵美。通过相关的导游词例子阐述了导游词英译语言关中的简洁之美、词汇之美、构句之美,以及内涵美中的情感之美、文化之美和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2.
随着武当山推广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感受武当文化和领略武当魅力。为了更好地向国际推广武当山、发展武当旅游、弘扬武当文化,武当山导游词的英译显得越发重要。通过分析汉、英导游词的文本异同,探讨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武当山导游词英译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外旅游业也呈现出繁荣景象,导游词在旅游英语中的翻译显得越加重要。在新疆导游词翻译中,民族区域特点明显,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对应词缺失的问题十分突出,导游词错译的现象也很严重。在导游词翻译的具体过程中,时常运用增译、略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技巧。同时,新疆导游词翻译与内地有所不同,导游词的翻译是新疆地区文化间的传译而不是文本上的翻译;作为中国最西北的边疆地区,新疆地区的导游词翻译尤其要注意译与不译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生态翻译学为旅游景点导游词英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操作指导。本文以漓江游船导游词英译为例,依据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探讨了三维转换原则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涉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英文导游词。实践证明,顺应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导游词的英译。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导游词英译属于跨文化交际,导游词源语和目的语处于不同的语境当中,译者要准确把握源语和目的语的语境,了解受众的认知和文化背景差异,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实现译文意义准确、语言得体、功能等效,从而推动旅游活动顺利展开,传播中国文化精髓,让游客游有所获,并产生审美愉悦感。  相似文献   

6.
导游的口头语言是以一定的书面语言为基础,因此要做好对外旅游接待工作和导游讲解服务,我们必须重视中文导游词文字稿的英译工作。本文结合导游讲解的几个原则和黄忠廉先生关于"变译"方法的运用,例析论证变译方法在中文导游词英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导游词的语篇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导游词是“友谊的使节,文化的传搔者”,本文从功能派理论家诺德的文本分析的角度探讨导游词汉译英中的语篇外因素。并通过导游词汉译英实例,对导游词的语篇外因素详细剖析,进而对导游词汉译英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昭通旅游导游词》中的主要常见的山川、河流以及地点名词英译进行考量与规范。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大力鼓励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英译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而在各类典籍英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古代度量衡英译的难题.我国古代度量衡历史演变较长,单位较多,而且变化较大,典籍英译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本文以荷兰汉学家高延《中国宗教体系》典籍片段中的古代度量衡英译为例,探讨出古代度量衡的英译方法:音译+加注(度量衡简介及公制换算).  相似文献   

10.
景点导游词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外宣作用。笔者研究后发现:新疆五A级景区的导游词英译中出现了景点名称的英译名不一致、客观信息描述不一致,还有基本的语法错误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出现的问题,以期提出解决办法,将这些问题努力解决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国内旅游景点都会接待大量的外国游客,对导游词英译的需求也加大。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中文导游词的英译问题。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过程。本文首先从导游词文本的特征和功能开始分析,指出导游词译文的目的是使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景点的相关信息,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以该目的为准,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导游词文本兼具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的特征,在有关翻译要求的指导下遵循"目的"原则,并同时以景点导游词的译文为例提出相关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因此,英文导游词被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河南旅游景点为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努力探求景点导游词英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典籍英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此把典籍英译实践作为专题加以研究,剖析典籍英译实践在翻译学发展和构建中的重要意义,强调典籍英译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拓宽与充实译学领地,促进译学的发展。希望与译界的前辈和同仁一同讨论提高,为促进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的发展,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的增长,带动社会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旅游地区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难寻的契机,因此旅游景点导游词的英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国内翻译市场发展良莠不齐,对旅游景点导游词的翻译缺乏清晰而明确的规范,以及高级翻译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旅游景导游词的英译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调查研究云南地区的旅游景点介绍词英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炳淑 《考试周刊》2012,(76):18-19
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而典籍英译尤其重要。“文化转向”把翻译研究从语言层次的规定性转换到文化关照下的描述性研究。在典籍英译的实践过程中。译者能否做到文化保真,直接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弘扬与传播。本文通过对汪榕培典籍英译著作的片段分析,探讨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下典籍英译者如何才能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和风格。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跨境旅游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英文导游词的特点和原则,探讨英汉文化差异中不同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对英文导游词讲解的影响,以达到英文讲解员尊重客源文化,准确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英汉文化差异与商标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标翻译是商品质量、规格和特点的标志。我国出口产品商标英译中常见的问题有译名不适应英语语言文化的需求,译名忽略了外国消费者的文化风俗习惯,译名缺乏了解和把握政治经济内涵、译名欠雅等。在商标翻译中应注重英汉文化差异,采用音译、意译、音意融合译等几种行之有效的商标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的中医术语英译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中医术语英译中的文化缺损现象也屡见不鲜.本研究通过引入文化翻译理论分析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并结合中医术语之特色,探讨中医术语英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及中医术语英译的五种可行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术语的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的官称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尊卑贵贱等级关系,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多棱镜"。由于词汇及文化空缺,官称英译出现了翻译困难。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依据陈毅平及袁庭栋的官称分类与语义探讨,研究各类官称英译在霍克斯译本中的翻译策略和文化顺应,考察官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如何运用翻译策略与如何进行文化顺应的。结果发现,对皇室类官称、爵类官称、非爵类官称英译,霍克斯采用语义翻译,而对神鬼道释类、医艺类及其他官称英译,则主要采用语义翻译与交际性翻译结合的策略。官称英译以顺应目标文化为主。  相似文献   

20.
孙大雨是新月派重要诗人,在英诗中译和中诗英译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中国唐诗英译中,孙大雨先生以保留中国文化意象为主,主要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方法翻译中国诗歌中的民俗文化词汇。通过分析四首孙译唐诗发现,孙大雨先生译诗手法灵活多变,较好地保留了唐诗中的文化元素,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平等地对话与交流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