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大学英语课堂上,师生间的和谐交际需要双方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应由双方平等共享.本文从学生在课堂上消极沉默的现实出发,辩证分析这一现象所折射出的现实意义,并强调教师可以通过转变自身角色、提高自身修养来春风化雨,消融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沉默,帮助他们重建课堂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朱艳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8):42-43,110
针对当前高职英语课堂上学生沉默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研究分析得出学生沉默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为此,根据建构主义的主张,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解决他们心理问题,提高学习兴趣;丰富英语课堂组织形式,加强师生互动,注重教学环境等外因对学生内因的影响作用,以打破高职英语课堂上学生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沉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教学效率,英语教师必须采取措施来打破沉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师生交流、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4.
惠彩霞  蒋岚 《考试周刊》2008,(23):111-112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学生人数激增,学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英语这门语言课也不一例外地变成了大班教学.Penny.Ur(1996)在他所做的研究中认为:大班众多学生的不同经历、多样意见、广泛兴趣和开阔思路,都可为课堂的交互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从而使大班教学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但笔者发现扩招后大班英语课堂上学生不配合及课堂沉默现象却增多了,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甚微.笔者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大学英语课堂上造成沉默现象的几种原因,并根据当前现状提出几点可行性措施,以使英语大班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英语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往往以沉默来应对,它困扰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也十分不利。文章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分析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形成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讲了很多,学生疲于记录,也记了不少,但是课堂学习效益很低.其关键原因是学生"静得过多,动得太少".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以"动"求效益这一对策.即: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感觉器官和思维在课堂上一起动起来,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7.
沉默是学生在英语课上的普遍表现,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会说,而很多学生,尤其在农村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是"观众"和"听众",表现的极为沉默,很多学生身在座位上但心不在焉,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充耳不闻,没有举手发言的习惯,农村学生见识狭小,即使听懂了课堂内容,但是没有发言的勇气,这些沉默的学生也往往被老师忽视。  相似文献   

8.
旨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当今高职院校中英语课堂上普遍存在的学生沉默现象的解决对策。通过对辽宁省4所高职院校的372名学生开展实验,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实验前后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总结出的教学启示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职学生对英语课堂的焦虑,解决英语课堂上学生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外语课堂上,许多中国学生都是沉默、被动的学习者.他们过分依赖教师,依赖听讲,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回答问题也不是很积极主动.师生间亦缺乏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交流.毫无疑问,学生的这种沉默与被动不利于其外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本文剖析了造成学生课堂沉默的多种原因,并针对这类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强调为了有效地消除课堂沉默,教师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以多种方式营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外语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0.
徐征纪 《时代教育》2009,(8):101-102
英语课堂,学生不愿开口,对教师的提问不做任何回答,这在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上,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学生沉默不语现象的探讨分析,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改善这一状况,比如,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提问技巧以及通过使用委婉语.  相似文献   

11.
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存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课堂沉默极大地挫伤了教师上课热情和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解决课堂沉默现象对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有着极为重要意义.文章从学生、教师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得出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英语的学习,学会英语的表达技巧,进而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境界.但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随着年级的升高,英语难度的加大,那些本应该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学生,却渐渐地似乎越来越愿意选择沉默,既不提问题,也不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沉默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然而,这一现象引起英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注意,却却很少有深入性的策略研究.笔者分析了引起学生沉默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打破口语课堂沉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晓怡 《考试周刊》2010,(39):118-119
模糊限制语是很常见的语言现象,中外的学者就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语用功能更是得到了大家的关注。此外,课堂焦虑也是学者教师研究的焦点。本文将模糊限制语强大的语用功能运用到英语课堂上,具体分析模糊限制语如何能够缓解课堂焦虑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龚蓉霞 《英语广场》2016,(2):153-155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教"的有效性与学生"学"的有效性相统一,打造高效互动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本文从教学理论和课堂实例两方面探讨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与中学英语相比,小学英语课更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相对于中学来说,小学的英语教学难度较高。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与口语教学的实践应用,以此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负担重,这是现今教育大环境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由于语言学习本身的特殊性及语言环境的缺失,想学好英语负担尤其重。从小学一年级甚至更早开始学习英语,到了中学仍然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大有人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极其明显,越到高年级  相似文献   

18.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互动策略和计划制定的再恰当、再周密,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也失去了意义。本文提出了"课堂执行力"这一概念,在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执行力差的原因以后,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提高课堂互动执行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重要的教学过程。教师使用有效的提问及反馈策略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成绩的效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外籍教师渐渐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在外籍语言教师课堂的参与度变化这一点入手,探究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原因以及外籍语言教师对其课堂参与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 通过对一些高中进行走访与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高中英语课堂都存在着沉默现象。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我们总结出了高中课堂沉默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包括自身英语基础较差、教师教学中互动不足、教师教学手段落后等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