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人:瞄着股市炒股票书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阎京萌市场法则,出版业已不能违背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股份制企业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80年代末期,股票,这种自解放以后中国百姓只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只有国外才有的东西终于在我国最早的开...  相似文献   

2.
教育音像出版业发展的对策性思考张恰我国教育音像出版业起步于80年代初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迅速。目前,我国共有教育音像出版单位58家(含配书出版音像制品的图书出版社),约占全国301家音像出版单位(截至1995年年底)的1/5,教育音像出版...  相似文献   

3.
异军突起的电子出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军突起的电子出版物●尤雪玉【西安】一、利用高新技术,实现出版科技化从80年代以来,以北大方正等为代表的微机排版系统领导了微机排版的新潮流,而且相继出现的激光照排系统以及90年代出现的校对系统、汉字手写体识别等系统,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电子出版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六中国新闻出版业面临新困难阿瑶如果说80年代后,中国的图书出版热潮暂告一段落;那么90年代以来,报刊出版物的繁荣又兴起一股热潮。且不说大量的新报刊不断涌现,既存的报刊也不安于现状。《广州日报》于1990年率先扩大成12版,《文汇报》等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5.
进入多媒体时代的出版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多媒体时代的出版业王涛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出版业先后进入了出版的多媒体时代。纸、磁、光、电作为出版介质,广泛地运用于出版的各个领域,出版业实际上正在经历着一场媒体革命。一方面,一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开发公司不惜花费巨资于多媒...  相似文献   

6.
图书发行形势与对策陈昌尧一、我国图书市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建国以来,我国图书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80年代之前,出版业作为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宣传阵地,更多地受到行政手段的左右。出版社是国家的事业单位,在经济上基本是国家统包;在图书...  相似文献   

7.
英国80年代的杂志出版业斯蒂芬·德莱弗(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安德鲁·格里斯皮(英国纽卡斯特尔,泰恩大学)一、文化工业的结构变化“文化工业”的观点可以简要地归结为:对读者的研究和风险的扩展构成了文化工业的发展过程。由于媒介产品的低成功率和高边际利润,传播...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 ,特别是近20年来 ,我国少数民族出版业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 ,在少数民族出版从业人员的努力下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应该看到 ,随着改革的深入 ,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 ,世纪之交的少数民族出版业也面临着如何走出困境、适应市场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出版社所需经费一直由政府全额补贴。但从80年代中期开始 ,全额补贴改成差额补贴。有些全额补贴的出版社 ,经费也不充足 ,只好有多少钱出多少书。到目前为止 ,除少数几家自负盈亏之外 ,大部分少数民族出版社实际上是差额补贴。少数民族出版…  相似文献   

9.
新思路大气魄──地方教育出版社走向评述徐雁平中国出版业在"八五"期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地方教育出版社表现不凡,尤其是在1994年和1995年,它们推出的精品图书似有异军突起之势。它们大都在80年代初期或中期成立,建社时间短,规模也比较小。它们为什么能...  相似文献   

10.
应当承认,在当前出版业竞争非常激烈的局面下,由于诸多原因,一些出版社在自己的产品———图书的运作发行中,还明显地缺乏一些系统性和前瞻性,还明显地缺乏出版社的品牌意识和营销观念,表现出更多的盲目性和短期性,这就影响了双效益的实现,影响了把握新机遇的适应性,更影响了出版业所肩负的特殊使命的完成。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可以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方面是出版社本身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是出版社出版某一类或一组图书而形成的品牌类图书的形象,如80年代风行一时的“五角丛书”,90年代的“布老虎丛书”等。出版社本身的品牌形…  相似文献   

11.
彩色印前系统的发展趋势中国微机学会副理事长于万源序19世纪60年代,世界进入彩色印刷时代。长时间是电子分色机居于主导地位。80年代世界进入桌面电脑与电子分色机并存、并展开激烈竞争时期。90年代,彩色电脑印前系统已经完全成熟,不但能改造电子分色机系统,...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电子出版萌芽于80年代末 ,起步于90年代初 ,发展在90年代末。今天 ,我国的电子出版业 ,无论出版、制作、发行机构 ,还是载体、品种、复制量 ,都已初具规模。行业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备。早期的电子出版探索者大多数成为今天电子出版界的骨干。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 ,回顾我国电子出版早期的探索对电子出版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一、初涉电子出版80年代末 ,在我国特别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 ,计算机开始较大量地应用于教育、信息处理、管理和新闻出版 ,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 ,如教育软件、实验模拟系统、信息库和小型多媒体节目等。…  相似文献   

13.
在世纪之交的年底年初,笔者注意收集阅读了上百份国内有代表性的主要报纸,发现在副刊这个领域,如今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新现象、新形式、新经验比比皆是,颇值得加以研究总结。无论是五四运动时期,还是三四十年代,副刊在中国报纸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现代文学史中的大批杰作,最早往往是刊登于报纸副刊的,比如鲁迅的绝大多数作品,从杂文到小说。解放后直到80年代,副刊在文化界一直是一方重镇。但是90年代情况有了一些变化,由于报刊业与出版业以及影视娱乐业的发展,一时间副刊似乎不再那么受重视,与报纸的特稿热、体育热、证券…  相似文献   

14.
美国各类图书出版趋势分析□尤建忠美国图书出版业在世界图书出版业的地位举足轻重。自本世纪90年代初起,一直稳居世界图书出版的霸主地位。1993年美国的图书市场销售额为225亿美元,占世界图书市场总销售额6972亿美元的3227%。据最新数据统计,1...  相似文献   

15.
股份制改造──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关键举措四通公司总裁段永基面对世界经济秩序重大调整民营企业必须全面再创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世界经济秩序发生重大的调整,这种调整可以概括为:市场全球化或者叫国际化,经营集团化,资本人格化。1993年底1994年初,这...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信息技术的热点:多媒体技术刘春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世界许多国家把大规模并行处理、多媒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开放系统确定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重点,其中多媒体技术以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很快成为国内外众多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国外出版研究生教育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一些高等院校开始设置出版短期培训班,为出版业培育人才。6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高校又开设了出版专业,专门为出版业输送人才。目前,西方已经形成了出版短训班、出版本科教育、出版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出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80年代出版界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电子出版。电子出版,就是出版过程的电子化,它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图文信息迅速地提供给用户。电子出版是出版业与多媒体软件业相互融合的结果,它代表着当代出版的发展方向。光盘电子出版物是目前较重要...  相似文献   

19.
徐晓健 《电子出版》2001,(10):39-41
纵览出版业数千年历史,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信息载体的变化有着重 要联系。从甲骨、竹简、帛到纸张,出版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激动人心的 革命。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生产力工具,在出版业得到了最充分的体 现。它与传统出版业的整合,必然结束一个传统出版时代。网络出版的出 现,促使传统纸介质的分子书向比特介质的电子书转化,出版业将发生一 场最彻底的变革。 美国Adobe System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Bruce Cnizen在今年 初 Macworld Expo/Tokyo上发表演讲时称,如果说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20.
陈万雄 《出版参考》2007,(7X):34-34
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出版世界里变化最大的、影响最深的是,整个华文出版的跨地域整合以及与世界接轨。其次则是新科技对整个传统出版业推动。可以说香港商务印书馆一直是中文图书出版业应用新科技推动图书和出版业变革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