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成分,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个性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进而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青少年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差,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所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性格不仅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良好性格的主要途径有:树立良好榜样;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引导非正式小团体;促进青少年自我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及合理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等。  相似文献   

2.
一、感恩教育的意义学校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感恩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过程中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从小就知道关爱别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养成健康良好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课堂 ,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使他们具有健全性格和审美情趣 ,因此 ,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特殊教育功能 ,遵循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善于吸取先进的思想和教育方法 ,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的改革引向深入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做法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当今流行的箴言,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要让农村孩子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学会学习,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性格发展与培养实验报告莫平徐学俊一、研究的目的意义1.性格是人最基本、最本质的心理特征。而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发展和塑造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在中小学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实现九年...  相似文献   

6.
一调查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评价活动,是学校教育中发展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青少年通过对他人的道德行为、道德面貌、道德品质的评价,学习正确的道德知识,同时掌握道德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正是青少年自我评价的一般标准。意识到自己具有怎样的品质,对自己的品质作出正确的评价,青少年才能进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教育阶段,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好的品格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习惯上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同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严重犯罪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青少年学生中,对青少年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就要树立培养学生成功学习、理智讲理、自信积极、自主独立、团结合作、快乐感性的性格这样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良好的性格品质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北师大钱曼群教授研究了70名犯罪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发现其中70%以上的人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100%的人缺乏自制力。中国科技大学也曾对该校少年班1982年考取研究生的38名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少年研究生都具有高度的坚韧性。这正反两方面的事实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性格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良好的性格必须注重早期培养。 一、塑造儿童良好性格的现实意义 1.塑造儿童的良好性格是社会进步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塑造儿童的良好性格,就是把学校教育由单一的选拔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  相似文献   

10.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吗?现代新里学家作了否定的回答:人的性格主要是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的性格、教学态度和情感投入对学生的形成也起到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