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学者黄奭在古史的辑佚方面成绩卓著,但其编年体晋史——王韶之《晋安帝纪》辑本却误将《续晋安帝纪》佚文收录在内。经笔者考定,二书非出自一人之手:《晋安帝纪》的作者为晋宋之际的王韶之,而《续晋安帝纪》的作者为刘宋人周伭。二书名称不同,黄氏缘何将其视为一书?首先是因为《晋安帝纪》的别名过多;其次,《晋安帝纪》与《续晋安帝纪》的引文几全不题撰者姓名;再次,二书同为安帝朝史书,在时间跨度上有重复部分;最后,《续晋安帝纪》一书,诸正史皆未有著录。上述原因使得黄奭以为《续晋安帝纪》乃《晋安帝纪》之别名,亦当出自王韶之之手,以致酿成辑佚之误。  相似文献   

2.
道义相携 心灵相应——为《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难得读到动情书。从既不时尚风流,也不轰轰烈烈的编辑生涯中汲取诗情,更属不易。如今摆在案头的两本出自编辑之手的书:先前出版的《编辑独语》与新近出版的《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放淡〈编辑独语〉》,却实实在在叩动了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近来文坛有两件盛事,很引人注目。那就是两种译本的《尤利西斯》和十几种译本的《红与黑》的几乎同时面世。尤其是《尤利西斯》,在读书人当中可说是人人争道,除了书本身的早负盛名和两种译本都出自高手之外,还因为那是本极难翻译的“天书”。于是由此我想到了另一本“天书”,即94年郭宏安君送我的他近译的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如果说乔伊斯是个“奇才”,波德莱尔也该算得上是个“怪才”。其实,这类特立独行的文人,每个民族都少不得有那么几个。我们唐朝不是有个号称“鬼才”的李长吉么?杜牧之说  相似文献   

4.
据河南《大河报》消息,为央视赢得最佳游戏节目等数项大奖的《幸运52》,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出自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之手,另一个获奖节目《同一首歌》也是导演孟欣以个人的商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曾经有过一本影响颇大的迷你开本女性周刊——《玲珑》。张爱玲曾在散文《谈女人》中如是说:“30年代上海的女学生手上总有一本《玲  相似文献   

6.
摄影作品《开国大典》、《毛主席与亚非拉朋友在一起》、《毛主席和韶山中学师生在一起》、《毛主席畅游长江》、《新政治协商会议》、《毛主席与维族老人》等妇孺皆知,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幅幅珍品是出自山西籍巾帼侯波之手。  相似文献   

7.
《金刚经》从古至今的极度流行堪称一种奇妙的文化现象,对其不同译本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和分析是解读这种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译本源头、译本本身、译本流传等3个方面展开分析,揭示了《金刚经》罗什译本一枝独秀和其他译本备受冷落的历史背景和文本原因,说明只有理解各译本的基本特色,理清诸译本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加完整地把握《金刚经》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引子——一次短暂而曲折的读书经历现在国内正流行着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瓦尔登湖》.我也跃跃欲读,5月初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借了两本梭罗的《瓦尔登湖》译本,又从网上下载了最有名的徐迟的译本.为了能够读好这部难读的书,我初步对照了三个译本,从中选择了徐迟的译本和王光林的译本(长江文艺出版社,武汉,2005年)作为阅读本,以徐迟译本为主,碰到不容易懂的地方,再对照王光林译本.这种做法还真管用,帮助我解决了几处难题.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翻译确实是一种再创作的智力劳动.我首先仔细地阅读了徐老的《译本序》.徐老在《译本序》的开篇就讲:"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明其妙,莫知所云."我已经退休12年了,对名利早已心如止水,对家庭、子女也心意满足,安安静静地读书有四五年了,我自认为已经达到了徐老对读《瓦尔登湖》的要求.可谁曾想到,读第一章"经济篇"就卡壳了,总感到读的内容似乎不进脑,引不起兴趣,不知所云,硬着头皮读了一半,实在读不下去.  相似文献   

9.
当《天道酬勤——访芦京子歌词大奖赛头奖获得者张克良》这(?)篇人物通讯见报后(见《光明日报》1987年5月11日),马上就有行家叹道:好文章!好文章! 这是出自一位年近花甲的女记者之手。“我并不认识张克良老师。为日本著名歌星芦京子征集歌词大奖赛揭晓的那天,我们正要离开北京去青岛。有人提议,到了青岛,不仿顺便去看看这位走运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从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崔永元的《不过如此》、姚明的《我的世界我的梦》、曾子墨的《墨迹》到宋丹丹的《幸福深处》等等,市场上能叫得响的几本名人畅销书大多出自金黎组合之手,其成功秘诀究竟如何?为此,本刊专门就明星书的策划采访了金丽红。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日报》、《人民日报》上刊登出自吉林省某局一名业余作者之手的假新闻——《钱被风刮跑以后》,当年还被评为全国好新闻,90年代被认定是一篇彻头彻尾的假新闻。2003年12月,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新闻采访写作——自学考试指导与题解》中,曾将其作为优秀新闻作品范文收入。2004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教材竟然选它作课文。2005年6月8日至9日,中宣部等在京召开了“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7月6日,造假者“顶风作案”,出现了虚假新闻《山西左权县将建“新闻烈士  相似文献   

12.
高婷 《声屏世界》2013,(12):39-40
在世界各国的自然类纪录片中,有相当多的经典之作都出自法国艺术家之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吕克·雅克的《帝企鹅日记》、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及《海洋》等。法国人将他们独特的浪漫情怀在纪录片中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天然地带有一种如诗般灵动的气韵,  相似文献   

13.
刘麟 《出版史料》2009,(4):49-52
今年是俄国作家果戈理诞辰二百周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死魂灵》的最早的中文译本(即鲁迅的译本),出版也已有七十多年之久了,在这样的日子里谈这个译本和它的译者,不免有太多的沧桑之感。回想起来,我觉得鲁迅先生的离世实非其时,过于匆忙,《死魂灵》的第二卷翻译没有完成,第一卷的译文也有个别地方需要作些补救,他却无可奈何地全然不顾了。关于18世纪打牌的名目,一开始翻译他就有所警惕,结果仍然未能令人满意,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群言出版社推出的《李公朴文集》,收有一篇《南迁后的大公报预备替谁说话呢?》.这篇文章原载《读书生活》1936年第5期,署名“记者”.综合相关资料可知,该文实际上并非出自李氏之手,此“记者”也就是真正的作者另有其人,即著名进步文化人柳湜.  相似文献   

15.
曾弘毅 《大观周刊》2012,(46):396-396,381
近日.我将自己化身为哲学爱好者.有幸拜读柏拉图的作品——《斐多》,由于才疏学浅,我没能读懂原著,选的是杨绛老先生的译本,符合自己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6.
平时阅读报刊,常常发现文章的内容尚好,可就是标题上出现了醒目的错别字。这些标题大都出自美术工作者之手的美术标题。如:1、去年11月10日健康报:《发声器官——象把小提(?)》,其中的“(?)”字应为“琴”。2、去年11月29日健康报:《歌(口候)之所以美》,其中的“(口候)”字应为“喉”。3、今年1月11日上海少年报:《倒(?)法的应用》,其中的“(?)”字应为“序”。  相似文献   

17.
芦婷婷 《大观周刊》2011,(44):163-164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无论在语言表达,还是情节描述上都达到了至高的水平。《红楼梦》的两个知名的英文译本——分别是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及大卫·霍克斯译本,亦是翻译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红楼梦》第三回两个英文译本,从人名翻译的角度进行差异对比及赏析,对两个译本所选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走进孙光     
看过为建国五十周年贺礼专拍的影片《国歌》和《生死抉择》,受到了深深的震动和教育,那磅礴大气的影片题名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当时曾想,这两部影片题名一定出自哪位书法功底深厚的老先生之手吧.  相似文献   

19.
《管子》尹知章注二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尹知章注是现存《管子》最早的注本。本文认为:该注本出自唐睿宗时国子博士尹知章之手,后人为抬高其身价,改题为“房玄龄注”;《通典》在引用《管子》时袭用了尹知章注。尹注本《形势解》以下亡佚后,人们根据《通典》的相关引用加以补充,故其注文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20.
正1945年9月2日,《大公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仪式的著名报导——《落日》。"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直抒胸臆的文字铿锵有力、荡气回肠!令全国人民扬眉吐气!而很多人或许未曾留意,这篇轰动全国,被称为"状元之作"的报道,出自一位著名战地记者之手,他的名字叫朱启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