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端午节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主要有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和菖蒲、饮雄黄酒、佩香包、系五彩丝、贴石硃符等民俗活动,它的本质在于驱毒辟邪.因为农历五月有"恶月"之说,加之民族心理影响和便于记忆,所以将这一天定在了农历五月五日,开展各种辟邪活动.  相似文献   

2.
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为纪念屈原而设一说已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事实上,五月五日与端午自始是两个并不对等的概念,在经过漫长的演进后五月五日才始得端午的专名。而五月五日的最初原义祛灾与逐不祥也在节日的发展中逐渐被纪念屈原一说所取代而趋于消隐。浅究节日原义的丢失和性质的移易,屈原故事传说和节日习俗的契合以及民族心理的期待是两大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这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是五月的第一个“五”.所以可以称初五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  相似文献   

4.
翻开2009年6月23日这天的日历,又有一个农历五月展现在眼前,这就是今年的农历"闰五月".  相似文献   

5.
端午节趣闻     
胡德兴  李喆  杜沛红  任静 《科技文萃》2001,1(6):161-162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关于它的起源,历来说法很多,主要有: 梁.吴钩《续齐谐记》称为,端午节是专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怀石沉于归汩罗江,楚人哀其死,于是用赛龙舟和包粽子的形式来怀念他。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是我国传统端午节,这天人们举行赛龙舟活动,吃粽子、饮雄黄酒等美食。端午节如何而来,目前学界对端午节起源研究颇丰,  相似文献   

7.
李穗玲 《早期教育》2010,(6):I0002-I0003
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隆重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这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因为这一天有很多有趣的传统活动。  相似文献   

8.
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将举办纳兰性德逝世310周年纪念活动1995年是清代著名满族诗人纳兰性德逝世310周年(农历五月三十9)暨诞辰340周年(农历腊月十二日)纪念。10多年来,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在各地师友的支持下,组织广大会员在承德民族师专学报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9.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民间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是  相似文献   

10.
趣联征对     
(一)一岁两春双五月(征下联) 说明:2009年农历己丑年有两个“立春”节气,分别在正月初十日及十二月二十一日,此谓“一岁两春”;2009年农历闰五月,此谓“双五月”。联中有“一、两、双、五”等词,联语意思清楚。要求下联也要有此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考原题】 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一定的风俗习惯与某个历日相结合便产生了节日。在我国古代,伴随大自然日月流转,春秋交替,不少节日在喜庆之中,还蕴含着驱邪避灾的内容。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按照习俗人们除了吃棕了和咸鸭蛋之外,还要举行一系列医药保健活动,借以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13.
农历五月,多好的季节,在一片熹微的晨光中,乡人担着大捆艾草进城了。艾草的清香一路绕过街亭,引得路人驻足流连。手持一束艾草,闻着艾香,心境也变得明净、开朗起来。嫩绿的艾草在晨风中轻摆,细叶上还挂着晶莹的晨露,乡间湿泥沾满卖艾人的鞋边,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挑一把鲜嫩的艾草带回家去,插在门头驱魔辟邪,这在乡民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年年如此,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仪式,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14.
汉代辟邪习俗非常兴盛,形式多样。尤其是大傩活动,在汉代习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赋对此记载颇为详细。可以说,在题材表现领域,汉赋深受汉代辟邪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午”与“五”同音,所以古时端午又称端五、重五或重午。唐宋时称这一天为“天中节”.明清时北京人则称其为五月节或女儿节。  相似文献   

16.
端午节     
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三大节日之一。在中国,进入农历五月以后,天气就渐渐炎热了,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作“夏节”,表示端午节到了,夏天也来了。  相似文献   

17.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由于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五月为午,故称端午(端,初也),也称端五节、重五节、重午节;五为阳数,故又称端阳节,此时正值夏至前后,又称天中节、天长节。以前民间过端午节有  相似文献   

18.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喷香的美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使端午节焕发着勃勃生机。随着被定为国定假日,端午节也更加受到大家的关注。过一个有意义又充满乐趣的端午节,不仅能丰富生活的色彩,还能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  相似文献   

19.
端午两千年     
古老的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湖南岳阳一带称端午为端阳。分小端阳和大端阳。小端阳即各地认同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大端阳为农历五月十五,气氛没有小端阳浓烈。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共产国际“五月指示”泄密事件,罗易一直被认为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者之一,其实不然。作为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只不过是忠实地执行了共产国际的统一战线,“五月指示”泄密事件是当时共产国际右倾指导思想的必然产物。在革命危急关头,罗易冒险将指示内容告诉汪精卫,冀以争取汪精卫,亦是万般无奈之选择,但此时的汪精卫却正在同国民党右翼握手言和,欲以共产党人的鲜血作为对蒋介石的晋见礼,便抓住这个电报成了他反共的理由。共产国际“五月指示”泄密事件的发生有其背景:一、“五月指示”是共产国际应罗易之请求而作出的给汪精卫以全力支持的“保证”;二、罗易之所以泄密是执行共产国际右倾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三、汪精卫反共乃历史必然,罗易泄密只不过成为了汪氏推卸责任、委过于人的一个借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