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报纸的公开性,中央的好些,地方的差些。哪个地方领导改革意识强,那个地方的公开性就好;哪个地方领导改革意识差、官僚主义严重。那个地方的公开性就差。克服个人迷信非常重要,不克服个人迷信的影响,就不可能实现民主化。报纸的公开性做得如何,主要看领导机关开明不开明。  相似文献   

2.
近一个时期来,苏联报刊一改过去死板、单调、沉闷的状况,扩大了报道的公开性。报刊办得比以往尖锐、泼辣了。用英国《泰晤士报》的话说,“它们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合乎于时代。”苏联现有中央、地方和事业性报纸8000多种,杂志5000多种,用55种民族语言出版,平均每个家庭有6种定期报刊。因此,苏联报刊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改革的前途。苏联领导人看清了这一点,苏共二十七大一结束,戈尔巴乔夫就接见新闻界领导人,提出报刊改革、扩大公开性的问题,他指出:“公开性是社会的正常现象。要是没有它,我们就将一事无成。”扩大报道面,是苏联报刊贯彻公开性原则的前提。过去,苏联报刊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许多禁区。如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真理报》总编辑阿法纳西耶夫说,今天不存在原先被认为是“不可侵犯的”或“不容许”批评的“被禁的”题目、领域和现象了。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以来,有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就是哪个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好,那个时期的新闻工作就好做。比如1949年到1957年上半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反之就不好做或没法做,如1957年下半年到1966年,更不要说十年内乱那个是非颠倒时期。目前我国政治经济形势是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困难、问题不少。这些问题和困难,谁都不否认,但是领导、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感受不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很难避免,因为领导和群众的根本利益虽然一致,但是看问题的角度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有机会访问了一些地市县报,参加过他们举办的学术讨论会,并和报社总编辑进行过多次交谈。中心话题是探讨地方县报新闻改革的“难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呢?自从1979年提出新闻改革以来,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地市县报除了新闻采编业务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外,总的看来进展不大,整个改革过程可谓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其主要症结在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和报纸编辑部的关系不融洽,不协调,存在着种种矛盾。从我所接触到的地市县报总编辑来看,表现出以下三种现象: 一种现象是总编辑眉开眼笑。他们的上级领导懂得尊重报纸的自主权,对报纸的领导很放手,除了个别重大事情的报道要请示领导以外,每期报纸从内容到形式,登什么,不登什么,都由总编辑作主安排。1986年我访问鹰潭市的时候,鹰潭报总编辑程关森就对我讲过,他们的市委书记孙永久,就是这样的领导方式。程关森说,地方小报对当地各种会议的报道,普遍感到无法招架,可是他们这里解决得很好。有一  相似文献   

5.
一股幽魂,一股与文明社会极不相称,极不协调也并不文明的旧意识正在一些地方兴起,潜移默化地腐蚀着人们健康的思想和心灵。这就是对所谓主“言”谐音的迷信。然而就有一些人对此趋之若鹜,唯恐失之交臂。不久前在大连市,就有别出心裁地拍卖所谓含有吉兆的电话号码,某些报纸还对其介绍称赞。“900888”号  相似文献   

6.
所谓模板版式,就是哪个地方是标题区、哪个地方是图片区、哪个地方是新闻导读区,哪个地方是重要文章区……都事先设计好,形成版面模板,轻易不会改变。这种看似单调的版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便于读者阅读,并且培养了读者对报纸的依赖感。  相似文献   

7.
一张合格的地市报纸,既要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要有强烈的开放意识。没有地方特色,就无法体现个性,无法赢得本地的基本读者群,因此也就不可能达到办报的目的;没有开放意识,就会圃于一隅,坐井观天,闭目塞听,因而也同样难以全面发挥报纸的多功能作用。只有二者兼备,才能收到理想的宣传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张合格的地市报纸,既要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要有强烈的开放意识。没有地方特色,就无法体现个性,无法赢得本地的基本读者群,因此也就不可能达到办报的目的;没有开放意识,就会囿于一隅,坐井观天,闭目塞听,因而也同样难以全面发挥报纸的多功能作用。只有二者兼备,才能收到理想的宣传效益。地方特色是地市报个性的体现报纸的地方特色,就是报纸依赖于所辖区域的个性而体现在版面上的独有色彩和风格。特色来源于个性,是个性的体现;个性越突出,特色越鲜明;地方的“个性”反映得越充分,报纸的特色越浓郁。接近性——地方特色的依据为什么要强调报纸的地方特色?这是由新闻的“接近性”决定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空上的接近——新闻发生的地点  相似文献   

9.
时下,每当哪个地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各家媒体都会及时地连篇累牍地报道,新闻讲究时效性,这无疑是好事。但遗憾的是,综观大多数的报道,一般对事故本身只用少量的笔墨,绝大部分的篇幅都集中在那个地方的领导闻讯后如何采取紧急措  相似文献   

10.
记者的胸怀     
任何一名记者,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前,都可称之为小记者,但是任何一名小记者都在从事一项大事业。不管是广播、电视和报纸的记者,还是中央、省市和地方的记者,都不仅仅属于一个独有的媒体,不能只代表哪个单位和部门,更不能代表哪个家庭和个人,其采访活动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应该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代表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当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因特网的出现,无论世界上哪个角落里发生的事件,几分钟内就会迅速传遍全世界。因此,资讯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时代,一家报纸想拥有独家的国际新闻资源,从理论上说,已经变得不可能。另一方面,在我国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家没有驻外记者的地方报纸,要想在国际报道上有所作为,在相同的题材上报道出新意,使自己的报纸具有特色,策划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近一个时期来,苏联报刊一改过去死板、单调、沉闷的状况,扩大了报道的公开性。报刊办得比以往尖锐,泼辣了。用英国《泰晤士报》的话说,“它们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合乎于时代。”苏联现有中央,地方和事业性报纸8000多种,杂志5000多种,用55种民族语言出版,平均每个家庭有6种定期报刊。因此,苏联报刊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改革的前途.苏联领导人看清了这一点,苏共二十七大一结束,戈尔巴乔夫就接见新闻界领导人,提  相似文献   

13.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祖国大西南的大小凉山,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凉山日报是彝、汉两种文版的四开小报。近年来,我们在新闻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搞好新闻业务改革,提高报纸质量,是新闻改革的中心问题。在新闻业务改革中,我们着重抓了“四改”: ——改“少”为“多”。增加地方新闻,克服新闻少的情况,加强报纸的新闻性。过去,我们的报纸上,新华社电稿多,地方新闻少;机关会议消息多,基层活动报道少;生产工作简  相似文献   

14.
报纸文字质量差、见报差错多一直是令各报社领导最头痛的问题。我们河北日报也不例外。河北日报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要求采、编、校各部门通力合作,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消灭文字差错,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  相似文献   

15.
1985年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提出所谓"新思维",推行民主化、公开性原则,并多次强调,"苏联历史上不应该有被遗忘的人和空白点,不应该存在可以避而不答的问题","不论是今天的痛处或是过去历史上的悲惨事件,都可以成为报纸分析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新闻改革的深入,使舆论监督逐步强化。报纸开始改变过去只报喜不报忧的局面。新闻舆论监督,在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信任感明显地增强了。批评性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内容。“闻过则喜”虽是千古格言,但就相当一部分人来说,目前在对待公开性批评方面,仍难耐得“逆耳”之音,“苦口”之味。所以,新闻舆论监督便自然会引起一些变态反应,其表现有:  相似文献   

17.
县级党报会议消息过多,领导讲话过多,被称作“官气”十足。要想增强县级党报可读性,改革会议报道,克服“官气”势在必行。县级党报“官气”产生的原因:有的县领导,由于对新闻规律不太了解,把报纸视为工作简报,管得细,统得死,把报社的记者、编辑视同自己的秘书。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新闻报道要改革,报纸的经营管理也要改革,这是我们新闻事业发展的两项并行不悖的任务。而经营管理的深化改革,需要我们来一个思想解放,大胆探索和勇于开创,强化经营管理的自觉意识。首先,要改变那种重编报,轻经营管理的思想。注意办好报纸,把办好报纸当威中心任务,这当然是对的。因为没有报纸,也就谈不上报纸的经营了。可是办好一张报纸如何用最少的投入,产出一张最好的报纸呢?我们新闻界有的同行在这个问题上,不像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新闻报道要改革,报纸的经营管理也要改革,这是我们新闻事业发展的两项并行不悖的任务。而经营管理的深化改革,需要我们来一个思想解放,大胆探索和勇于开创,强化经营管理的自觉意识。首先,要改变那种重编报,轻经营管理的思想。注意办好报纸,把办好报纸当成中心任务,这当然是对的。因为没有报纸,也就谈不上报纸的经营了。可是办好一张报纸如何用最少的投入,产出一张最好的报纸呢?我们新闻界有的同行在这个问题上,不像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闻史的前200年可以说都是地方新闻史。居民都知道是谁拥有当地报纸、当地电视台,个人对新闻负责,并把这种理念传给下一代,好年景赚钱、坏年景赔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个年代的报人以公共服务为最高追求,充满激情地从事新闻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