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文命题即作文出题,即确定文章的题目。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统一命题,一种是学生自由命题。自由命题,有人也称非命题。在写作教学“命题、指导、批改和评讲”的四个环节中,命题是首要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的成败。所以要抓好写作教学,首先要抓好作文命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张尊重童心、维护学生敏感心理,从反思写作经验与丰富写作体验、自由表达与有效命题、自主修改与相互评改相结合等方面对自主写作教学进行了阐释,目的是揭示写作教学的本质,使写作回归本体,让写作成为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3.
中学里通常的写作指导都是先命题.提要求;再以例文引路,提供范本;然后使学生进入写作状态。写出作文,最后是教师批改作文并进行讲评。在这里,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命题和讲评两个环节这样做,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收效似乎不大。而学生最感困惑的写作过程,教师则往往指导乏术,只能袖手旁观。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学生写作潜能,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作文命题特别是中考作文命题,普遍降低了审题难度,不再人为设置审题障碍。  相似文献   

5.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本文就“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学生写作心理的角度来看,要讲究命题的艺术,精心设计导语,重视作前指导,注重作时指手,及时做好作后评讲,以乐观的情绪诱发学生的写作,设置特定的情境,刺激学生平静的心态,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涛,让学生心态在亢奋的精神驱使下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7.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就此在命题方面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8.
梳理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写作题的命题思路发现,关键词重复出现,频率较高;命题思路不断变化,游移不定。考生的写作存在审题障碍和写作过程障碍。基于这一分析,借鉴国外交际语境写作命题经验,提出高考写作命题的新思路:设置具体情境,给定明确任务,在写作目的和读者意识中检测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兴趣和爱好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原动力。训练学生写作,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以题激发作文命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质量。命题恰当,学生有话可说,能激发写作热情;命题不当,就会增加写作难度,影响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作文命题首先要明确、具体,使学生看到后就知道应该写什么;其次,作文题目还要新颖;再次,题目所涉及的范围要合适。题目大而空,学生就不知道从何处下笔,不容易写得  相似文献   

10.
秦刚 《中学文科》2007,(9):63-63
作文课一定要研究写作主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情并茂的文章。以下就如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陈琪琦 《语文天地》2012,(11):57-58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按“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的程序进行训练。由于教师的干预和指导贯穿了学生写作的全过程,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只是教师意志的替代者,而不是写作的主体,正因为他们的写作始终只是“被写作”,而不是自我内在的需求,一旦提起笔来鲜活的生活就离他们远去了。所以,改进我们的作文训练模式,使学生从“被写作”的束...  相似文献   

12.
李岚 《广东教育》2006,(7):49-50
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是课堂英文写作教学方式,如传统的“教师/教材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模式,由此导致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水平普遍不高,往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2002年开始我教初中毕业班,并确定了“网络辅助英语写作教学”这一小课题,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师范专业的基础写作教学,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中学语文教师,他们写作水平的高低、写作思想的更新与否都将对其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基础写作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将是一个值得关注、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过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课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英语写作课上“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的结果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在写作课上尝试综合运用过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改变课堂的沉闷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写作时,由于学生各自的性格,爱好等不同,会采用自己惯用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在一段时间,会对某一文体情有独钟,出现个人文体定位倾向。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写作个性,积极加以鼓励和引导,才有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切忌求全责备,抹杀学生的写作个性。事实上,许多成名的作家,无不具有很强的写作个性,无不具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培养学生写作个性方面,我进行了以下探索:一、命题自由灵活,适合不同的学生“个体”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命题———指导———写作———修改,全…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学生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首先接触的是题目。题目新颖且有鲜明的色彩,饱含着激情,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心中激荡起来。反之,命题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不考虑能否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在一定意义上讲,会抑制学生的写作心理,压抑学生的作文情感,“只有儿童的心底流出来的命题,儿童才能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这句话说出了作文命题的真谛。因此,作文命题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和需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才能激发他们的作文积极性和主动性。作文命题要注意“四性”: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是小学中年级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写作教学逐渐由看图写作转变为半命题或命题型的写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田小珍 《现代语文》2005,(3):114-114
作文命题如果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不能调动其写作及搜集资料的积极性,是达不到写作训练的目的的.作文命题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其写作欲望和主体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9.
何捷 《天津教育》2004,(12):43-44
今年初,教育部在《语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方面“教学建议”的修订中,将“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一句改为“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少写命题作,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我们不得不为这一修改叫好。“无话可写”一直是学生写作的“绊脚石”。学生参与活动不少,阅读书籍不少,写作方法了解不少,到头来作还是写得很短。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积累。而《语课程标准》对写作部分的修改,也正是着眼于“日常积累”这一重要环节的。  相似文献   

20.
命题作文的命题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红博 《现代语文》2006,(3):119-119
学生练习写作,大多由教师命题作文。题目是文眼,如果题目命不好,脱离学生实际,主观臆定,学生自然要面对稿纸,搜索枯肠,最后还是不知所云。如果命题恰好出在学生的心里,自然能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恰如暗夜里茫茫大海上的一盏航标灯,在它的引导下,学生便能驾驶着作文的小舟,驶向成功的彼岸。因此教师命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