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目前不少的教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起始阶段定在中年级,而忽略了低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这是对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的片面理解。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根据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通过营造学习氛围、选择学习话题、拓展学习空间等途径,将综合性学习融入阅读教学、写话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中,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体现语文性,研究任务体现综合性,实践过程体现进阶性。基于课程性质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师应研读课标,准确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围绕教材合理设置活动目标,观照素养有效推进活动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将综合性学习活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语文综合性学习源于语文课程,基于语文教材,是"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活动性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教育资源,设计和开展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一、依托语文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很重要的凭借。语文新课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综合性教学应以教材为出发点,体现语文综合学习的特点,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  相似文献   

5.
龚伟晏 《新疆教育》2012,(2):66-66,65
1学习理解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是为了改变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一、对教材设置综合性学习板块的认识 设置“综合性学习”板块.尤其是高年级段大综合性学习的编排。起到了改变语文课程学习环境.转换学习方式.整合学习资源.构建课内外、校内外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发展的作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大特色.是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这种原则,这两年语文教材的不断改进完善,在语文课本中“综合性学习”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刘天华 《小学语文》2008,(10):41-4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课程结构体系之中,并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从现行教材看,各个版本的教材都通过多种方式在教材的编排上设计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并且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学习能力的增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呈现出课内学习时数增加,结构趋于完整,过程相对规范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思想、全新的理念,构建了开放的、创新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每一个学段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目标。这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必将对语文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小语教材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抓住教材开放性和创新性两大特点能很好地落实综合性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盛兵 《学语文》2007,(5):49-49
一、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语文学习方式,也是语文课程形态,它同时兼具课程和教学双重特性。因而它在实际课堂中显示出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特点,教师只有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这些特点,才能真正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1.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体系分为"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亮点和难点,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通过多年的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高年级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挖掘教材,开展综合性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挖掘,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2.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是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是初中阶段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教材要求全班学生分工合作,制作一本班史,活动创设了真实的任务情境。考虑到在线教学的特点,这节课以编撰班史作为核心任务,梳理班史的编撰流程,并将操作流程分解为具体的语文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资源,搭建活动支架。  相似文献   

13.
郭根福 《河北教育》2002,(11):31-3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考虑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相…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但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忽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的最大亮点是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专题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升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恩梅 《广西教育》2014,(29):20-20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语文课程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明确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中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说综合性学习进入语文教材标志着学习方式变革的全面展开.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从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为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为广大教师具体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有序的凭借,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在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开发途径和呈现方式上,可谓独具匠心、各有特色。这里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为例,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强化课外专题性阅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让"综合性学习"真正进入课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一大亮点,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的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语文教师要尊重课标,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要尊重教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要尊重学生,顺学而导。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