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所在院校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系统的策略,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危机预防教育活动,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学习都感到无趣或厌烦学习的比例达到60%,厌学情绪特别明显,本文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厌学心理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贫困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很多贫困女大学生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她们不仅有普通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一样的心理困扰,还有着自己一些较为独特的“心理弱势”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入手,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为例,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弱势”的表现和特殊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其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心理扶贫”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常州高职院校文科大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展开讨论和研究,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文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剖析了学生出现就业心理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破解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被国家定位为专科院校,由于其与正常本科院校的区别,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会产生不如本科生、或者否定自己的心理,这种心理是造成高职院校中大学生违纪的重要原因。本文就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现状的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来探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改善大学生的违纪状况。  相似文献   

6.
自编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需求问卷,并利用该问卷考察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需求的差异,为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提供参考。经统计测量,问卷包括压力情绪、人际沟通、生活休闲、恋爱与性、学习心理、自我与发展、就业生涯等七个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需求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存在的不足,结合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实践,依据“两全覆盖”的理念,构建了适合于现代高职院校的“三大保障、四级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完成学业、成才的前提。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如何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鉴于此,在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论述,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职院校关于大学生宿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宿舍文化建设、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宿舍幸福心理研究的系统性、针对性相对较少。而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其能否快乐地享受当下、幸福地展望未来的最关键因素。本选题旨在通过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幸福心理的新型提升模式来尝试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方式、方法,重在以宿舍为单位,以宿舍心理导航员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的选拔、培训、考核及激励机制等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幸福心理的提升模式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岳秋丽 《考试周刊》2010,(48):197-198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求职压力,很多学生出现了就业心理困扰。本文旨在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调适方法,并且着重于在心理层面给予学生就业策略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其自身特点,在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体系,以期对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把高职生作为独立群体,研究其幸福感,对提升高职生的幸福感,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和分析性别、年级、专业、成绩等因素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学生干部对高职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职英语教学是师生语言及心理合作的一项系统工程,课堂心理环境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和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就高职英语课堂学生心理环境因素作简明分析,阐述开阔学生课堂心理环境的几点建议,以期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力提升是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重要体现,已成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影响高职生职业适应力的因素包括职业技能适应、职业人际适应、职业心理适应等三个方面,由此高职院校应着力于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校企文化共建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等三条路径,以提升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中国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全面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注重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承受着特定的环境压力,表现出自卑、焦虑、孤独、困惑和抑郁等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落后,且存在一定误区。本文通过运用卡特尔16PF随机抽查贵州5所职业院校各年级的540名学生,对卡特尔16PF的24个维度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归纳总结了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反思心理教育的误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从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安全感、心理成熟度、心理问题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总结目前高职生存在的心理发展问题,并从社会家庭背景、高职生个体以及高职教育本身进行了归因分析,探索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调查一所高职院校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他们的心理特征入手,分析高职院校独生子女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及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对独生子女学生不良心理问题提出教育建议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入世"影响以及我国高职院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加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据此提出调适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主张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以此更好的促进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20.
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探索适应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六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