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教导学生学习武术套路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过在如今的武术套路的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比如教学的内容单调无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将武术套路教学和散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仝伟 《华章》2010,(36)
加强学校武术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振奋民族精神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命题.而武术文化素养教育的提出,是对实现这一命题的人文关怀,是对学校武术文化教育中"内化"问题的现实关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术文化素养教育为切入点,依托高校武术教学实际,分别从武术文化知识结构、武术文化意识、武术运动技能、武德、武术审美五个方面探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应如何加强大学生武术文化素养教育,以期提高学生的武术文化素养,使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真正渗透到高校武术教学过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种,有着广泛的民族文化特点与社会价值。伴随高校武术的不断深入推广,高校的武术教学工作也要坚持与时俱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与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武术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了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武术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鲜明中华民族印记的武德思想理念,更体现了中华武术的精髓.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柔软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精气神.当前武术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提出了长拳教学要注意厚基础、重分解教学、精讲多练、抓节奏,并对中学武术教学做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5.
李亚敬 《教学与管理》2012,(30):145-146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着厚重的文化属性,也有着形式、功能多样的体育属性,因此武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教育价值也就体现了出来。武术教育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准确的武术教育价值的定位,是保持武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武术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武术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特有的身心和谐、精气神统一等思想不仅能够发扬光大国家传统优秀文化,更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和思想基础。现阶段,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如何在武术教学中引进武术文化,促进学生对武术知识的吸收和兴趣的提升,是武术教学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7.
高涛 《考试周刊》2009,(31):144-146
高等体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肩负着继承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然而,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重视技术学习,轻视武术文化教育和民族精神传承的现象普遍存在。文章认为,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武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注重培育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情感,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三个认识,形成三种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武术继续与保护意识,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陈鹏 《林区教学》2013,(11):94-96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健身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武术教育也是中国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武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身体方面、智力方面、思想品质方面等。基于此,主要从武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道德、人伦的规范,武术教育对意志品质的提升,武术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培养三个方面探究武术教育对中、小学生思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展学校武术教育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有积极推动作用。外来体育项目的传播、武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流失、武术课程内容繁琐、课程设置缺少时尚元素及师资力量匮乏等,是影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主要因素,阻碍武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制约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中国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近年来武侠片风靡全球,既让世界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激发了中小学生对武术的热爱之情和学习欲望。然而,由于武术套路复杂、动作繁多、要求较高,给武术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将武术文化传承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以及文化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特色课程,武术教学在我国高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其在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它既能增强体质,又能振奋民族精神,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广泛支持,在此,笔者就武术教学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相关问题做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及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这项运动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方面以及社会责任的承载方面其所蕴涵的特殊的教育功能,是其他体育运动无法取代的。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对武术的认知、高校武术课程的开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探讨三方面寻找对河北省高校武术教学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武术教育是传承武术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育,有利于从青少年着手保护、传承中华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培育青少年自强不息、厚德栽物的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责任感。在武术教育实践中,应强化民族文化自尊与民族体育品牌意识;分层设定武术教育目标与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武术教育手段、贯注武术人文精神教育等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承和发展武术运动的重要场所,但目前武术教学在我国中学开展并不普遍,现状并不乐观。武术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达到修身养性、防身自卫的功效。可见,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不仅具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还是继承与发展中华武术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感、道德准则以及意志品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杰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勤劳智慧塑造了其精深与博大,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的不可推卸的民族重任,武术教学承裁此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传承的重担.  相似文献   

17.
武术作为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载体之一,凝聚着坚韧不屈、不畏艰苦的民族精神,具有塑造个人品质、提升身体素质的双重作用。目前我国武术教学划归为体育教学范畴,在国家教育改革形势影响下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能力优先的武术教学渐进式改革;另一种是知识优先的武术教学激迸式改革。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武术运动项目的教学潮流越发普及,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武术运动既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璀璨明珠和骄傲遗产,同时武术运动项目能够辅助教师指导学生在参与武术锻炼的过程中实现身体健康发展和良好素质水平提升的教学目标。并且武术对于教学硬件设备要求不高,符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设施配备水准。而在体育武术教学活动中,力量训练是其核心运动内容。因此,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堂中武术教学开展实际背景和状况,浅析武术力量训练指导要点。  相似文献   

19.
杨琴 《考试周刊》2014,(41):104-104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幼儿中开展武术教学,可以使幼儿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接受武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文章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从幼儿武术教学的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学校武术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武术逐步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中,武术自身也需要改革和调整,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加快与奥林匹克文化思想的交流和融合。思索、宏扬和发展学校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奥林匹克文化的结合点,以便更有效地积极开展迎合奥林匹克精神和学校武术教育,是中国学校武术发展的方向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