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班主任的教育与班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学科,班主任需要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教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阵热情的掌声,一次善意的举动……都是在播撒着教师的爱,都可能在学生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会改变他(她)的一生。我深深感受到管理班级,引导学生得用“心”,即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和“真诚之心”:对班干部有“放手之心”;对家长有“热情之心”;有了这些“心”,我们就能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感化他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矫正其不良行为,促进其转化。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学科,班主任需要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教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阵热情的掌声,一次善意的举动……都是在播撒着教师的爱,都可能在学生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会改变他(她)的一生。我深深感受到管理班级,引导学生得用“心”,即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和“真诚之心”;对班干部有“放手之心”;对家长有“热情之心”;有了这些“心”,我们就能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感化他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矫正其不良行为,促进其转化。  相似文献   

3.
班级管理是一门育人科学,需要班主任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担任班主任工作至今,深深感受到搞好班级管理、做好学生工作得多用“心”、会用“心”,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具“耐心”,还要对班干部用心放手培养,班级管理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4.
为了塑造团结、和谐的班集体,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率,文章从以大爱之心打动学生、以宽容之心感化学生、以团队之心凝聚师生力量三个方面阐述了“心”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5.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班主任处处要做个有“心”人。对待学生要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真切的喜爱之情。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对待班级工作要有责任心。班级工作头绪多而杂,班主任大事小事都要管,卫生、纪律、课间操天天围着转。作为班主任,若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那么班级工作中肯定会出“乱子”,各项工作将不能顺利地完成。对待全体学生要有平等心。每个班级中都有几个身份特殊的学生,对待这部分…  相似文献   

6.
“脚勤”,就是一要经常走到同学中去,倾听他们对班级组织管理、班干部、班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了解他们的心声,掌握好班级的动态。二要有目的地到学生的家中,多与学生的家长接触、沟通,特别是那些纪律、学习差或者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这一点特别重要。“眼勤”,要多留心观察学生的动态,从小事着眼悉心观察,以便及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好“对症下药”。“心勤”,万事心中生,许多良策、妙计都来源于班主任的“心勤”,班主任心中要常常装着班级,装着学生,每时每刻都要用心掂量着学生的点滴变化,策划着班级的组织管理。“嘴勤”,就是一要用嘴举…  相似文献   

7.
马永辉 《宁夏教育》2009,(10):15-15
1.让学生找到心理归属。在一个新班级的初建阶段,如果能够让每一个学生有“归属感”,也就是让学生“心有所属”不再对班级有游离的感觉,这对我们平时所说的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是一种很好的铺垫。每一个学生对班集体有了归属的感觉,班级的成长和积极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众望所归。怎样才能让初次进入新集体的学生围绕在班级的周围呢,我采取过以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教育》2011,(7):70-71
时下,耳边不时传来“现在学生越来越难管,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了”。随着单亲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日益增多,“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针对中学生现状。我在班级管理上实行了“四人小组制”.这种“分而化之、合而为之”既合作又竞争的班级管理方式,使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班风学风有了彻底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不是要“管”学生,而应教会学生“自治”,即让学生成为“小先生”,要有“放手之心”,更需“放手精神”,也要“收放有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培养现代文明社会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天财 《成才之路》2020,(10):31-32
文章抓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难的关键问题,分析其根源,并针对症结提出“‘翻转’,从‘塑心’开始”的观点。首先,作为班主任,要懂得关爱每一个学生;其次,应以教师之“心”感化学生之“心”。这样,才会从心灵深处感动他们、感染他们,从而实现认识上的翻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光荣责任,应赋予“仁爱”以新的时代内容,成为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用仁爱之心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中努力地去“看透”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班主任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及加强管理意识这两方面谈了班主任如何去管好学生的形,理顺学生的心来加强班级的管理,真正摆脱“管”的困境,达到理“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中努力地去“看透”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班主任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及加强管理意识这两方面谈了班主任如何去管好学生的形,理顺学生的心来加强班级的管理,真正摆脱“管”的困境,达到理“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朝东 《广西教育》2013,(18):42-42,51
罗曼·罗兰曾言:"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句话用在教师身上最恰当不过了。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更是教师的责任。如何管理好班级、管理好学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我认为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管理好学生就要会用"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真诚之心",对家长要有"热情之心"。爱心,即关爱学生之心,这是管好班  相似文献   

15.
水是至柔之物,也是攻坚强者;水既圆滑细腻,又坚强永恒。
  老子有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作为班主任,我想学“水”之灵性,在学生思想道德、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方面,希望人人都有一颗向“善”之心,如细水长流,打造班级向“善”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严桂芹 《天津教育》2023,(20):41-43
<正>素质教育对小学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要对班级整体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负起责任,尤其在“双减”政策落地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基于此,本文提出“五心”班主任的理念,鼓励班主任要用“五心”守护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和生活自信,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推动学生进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让班级发展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7.
朱倩倩 《江苏教育》2022,(87):30-36+3
高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创建红色班级,在班级建设中有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体悟红色文化,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班级红色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班本课程,通过创新传递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燃梦”奋进。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职高专班主任工作中爱的互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实现班级管理,直接影响班级的风貌,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成为班主任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不仅需要班主任有一颗“师爱”之心,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浅述了如何让师生之间的爱达到互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四多一中心”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随机选取四川护理职业学院2020级2个班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和“四多一中心”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班学生的理论成绩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发现接受“四多一中心”教学模式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均高于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P<0.01)。由此可知,“四多一中心”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广度与深度,拓宽教学高度与宽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英山一中结合英山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形成了由“三全育心”和“三xin(心、薪、欣)探索”构成的“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快乐生长、幸福绽放。一、“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三全育心”指全员育心、全程育心、全方位育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全员育心是将全体学生纳入“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学生”四级心理预警系统,借助这个系统,学校能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