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金钱,不是地位,它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心理感受,更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体验。让中国居民都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它既需要我们对生活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更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努力创造。  相似文献   

2.
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是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  相似文献   

3.
幸福近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因为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个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智慧呼唤智慧,用幸福引领幸福的领域。在打造"幸福平谷"的背景下,"幸福教育"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研究"幸福教育"在学校层面的具体举措,则成了一名中学教育管理者的使命。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但它又绝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必须以明确的指标,具体的方法,切实的行动,贯彻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幸福教育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体验幸福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常想体验体验幸福,但总觉得幸福离我很远很远,甚至躲着我。那几天牙疼,疼得顽强而奇怪:不是这颗牙疼就是那颗牙疼,不是白天疼就是夜里疼,不是吃冷食疼就是吃热食疼,不是一阵一阵疼就是持续不断的疼,不是隐隐的疼就是要人命的疼……到过医院,补过牙后还是疼。疼得我六神无主,疼得我茶饭不思,疼得我不知是过白  相似文献   

6.
我们无法为幸福预设一种公共的标准,也无法穷尽幸福的内涵。幸福是氤氲在我们内心的一种模糊、混沌、单纯而奇妙的感觉,它不是外在于生命的指标量化,纯粹是个体性的、一种无以言传、无法捕捉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7.
正教师职业,在我看来,是一个幸福的职业。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不是来自教育职业本身,而是来自平凡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这种幸福的情感是教师自己在倾情与孩子度过的每一个生命时刻里的感受,也是作为这个职业的享有者在每一个工作时刻的独特体验。一、在研究积淀的过程中体验幸福教师以往参加过很多继续教育培训,因为认识不深而常常牢骚满腹,不拨不动。虽然屡次高分盈卷,但实际所获甚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是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就像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根号,一沓沓作业本为他们的青春无数次地开平方。其实,我觉得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小半。对一名幸福的教师而言,是他们能感受到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集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似一团火。教师应在教育中享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10.
李凤林 《家长》2014,(6):27-27
天下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些孩子体验到的不是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而是痛苦。责任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初,鉴于我校生源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热情有待激发等情况,我们提出"幸福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旨在激发师生热情,让学生和教师都做幸福的人。对于教师来说,学校不是职业场,而是事业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是负担,而是自我发现与实现;学校要让学生体验到成才的幸福,让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受,但它绝不是人类的专利。动物受到人类的尊重,是一种幸福;植物受到人类的爱护,也是一种幸福。小作者避开耳熟能详的生活,用童话的手法,从“小水滴”追寻幸福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幸福:在教育职场中的生命体验教师幸福吗?有人说,教师幸福也许是一个伪命题。教师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何以谈幸福!是这样吗?如果不是,教师的幸福又在哪里呢?上世纪80年代广为传唱的一首歌中这样写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那么,教师在辛勤的工作中能体验到幸福吗?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心理体验,它不是一般的心理体验,而是一种对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客观的、必然的、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体验。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享乐主义幸福观、拜金主义幸福观和“白搭车”幸福观等病态幸福观念在慢慢地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致使不少大学生对幸福内涵的理解和幸福要义的把握出现了偏差,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幸福观、过程幸福观和德福一致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教、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较为肤浅、更加危险的理解,它有可能允许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所以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幸福”;反之,不能教学生幸福,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幸福地教。有一种说法:教育的过程是苦的,但果子是甜的。这如果不是骗人的,就是对幸福有误解。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目的与过程总是内在统一的。我们无法设想不幸的过程会突然推演出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正是为了它,人们才做所有其它的事情。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他的意思无非是,人人都想要幸福,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最后的目的都是要生活得幸福。譬如说,有的人想发财,想做官,但发财和做官本身不是目的,他是想通过发财和做官过上他心目中的幸福生活。有的人不想发财和做官,但并不是不想要幸福,他是认为发财和做官不能使他幸福,能使他幸福的是别的事情,比如搞艺术或做学问。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幸福感动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在活动体验中感受到一份感动,因感动而触动自己内心的认知,从而自我转变与成长。幸福感动课堂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内心认知需求构建的内省化课堂导学方式和唤醒策略。幸福,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生活状态;但它不仅是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8.
体验幸福     
常想体验体验幸福,却总觉得幸福离我很远很远,甚至躲着我。那几天牙疼,疼得顽强而奇怪,不是这颗疼就是那颗疼,不是吃冷食疼就是吃热食疼,不是一阵阵疼就是连续不断地疼,不是隐隐地疼就是要命地疼……以至于到医院补过牙后还是疼。疼得我六神无主,疼得我茶饭不思,疼得我白天  相似文献   

19.
罗曼·罗兰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说:“工作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体验幸福的心情。”我很幸福,因为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语文,如婉转柔美的歌声,滋润着我干渴的心田;似精美隽永的书画,沉淀着我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幸福,每个人都想得到它,希望人生时时刻刻都幸福着。其实幸福的生活就是包括所有体验。既有幸福、快乐,也有痛苦、沮丧,只要我们内心认为最重要的事情,那就努力去实践它,幸福其实就在这过程中,这是《幸福是陷阱》一书给我的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