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艺妓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的艺妓全部是男性,他们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表演舞蹈和乐器为生。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艺妓已有很久的历史,据说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作为一种特有的娱乐业,曾在国内蜚声一时,也令西方社会倾慕不已。到了近代,它已逐渐走向衰落,但仍让某些人留恋,认为是日本,特别是京都的一种艺术象征。虽然有人认为它必将会从衰落走向消亡,但也有人坚持必须保护这个传统。因此,对于今后艺妓的去向引起人们关注。 艺妓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在今天,被看作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捍卫。艺妓是装饰艳丽的女艺人,擅长歌舞诗赋琴瑟,主要陪客人闲聊取乐。所谓艺妓很容易让人想到她们是妓女,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艺妓,首先出卖的…  相似文献   

3.
怪圈中的日本"艺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健 《世界文化》2002,(2):24-25
艺妓,是日本一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人们很容易把它理解为怀有某种才艺的妓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她们的技艺用很多年才学成,并终生去完善它。艺妓们确实能歌善舞,她们也陪酒卖笑,但不卖身。艺妓涂白的粉脸和华丽的和服,被尊崇为日本传统化的终极象征和女子无法言喻的神秘。  相似文献   

4.
韩国的著名古典文学作品《春香传》,不仅在朝鲜半岛家喻户晓,在世界的文学史上也享有盛名。小说讲述了艺妓月梅之女春香在春游南原广寒楼之时遇到了士大夫子弟李梦龙,两人情意相投,私定终身,后李梦龙随父亲调任京师,与春香暂别,  相似文献   

5.
“山海塾”是世界瞩目的现代舞蹈团,它那充满灵感放射着光芒的舞蹈表演,给80年代艺术增添了奇光异彩。它不仅对舞蹈,而且对戏剧、时装、音乐、影视图象等各种艺术形式都产生了影响。一位久居国外返回日本的朋友讲,外国人说:“从前象征着日本的是富士山,是艺妓,而现在是‘山海塾’。”尽管这种说法不尽恰当,但“山海塾”在全世界引人注意,这已成为确凿的事实。目前欧洲和美国的一些一流剧院,纷纷要求与该团签订演出合同。尤其和巴黎更受欢迎。有人这样说:“能买到国立歌剧院的票,也弄不到‘山海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很多很多佛教的名山和寺庙,像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就是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四个菩萨的道场,山东灵宕寺、天台国清寺、荆州玉泉寺、金陵栖霞寺则是古代著名的丛林。就说现在的北京吧,房山云居寺、西四广济寺、城南法源寺、城东雍和宫,也都是庄严肃静、金碧辉煌的,到了佛教节日,少不得要大做法事,热闹一番。其实,佛教和中国结下的这个缘分也实在有年头了,东汉时期佛教从西域(也就是今天的中亚和新疆一带)传来之后,很多中国人就慢慢信仰上了。中国的文化也就从那个遥远的年代起逐渐浸透了佛教的思想养份。我们…  相似文献   

7.
大干世界,民族风俗各异,女性结婚与否也有着形形色色的标志,十分有趣。 戴花南太平洋岛屿的一些土著民族,女子求偶别具一格。如果一位少女把一朵鲜花戴在左耳上,那就表示“爱我吧!我待聘闺中”。鲜花戴在右耳上,那就表示“对不起,我已经有主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怎样编写《中国文物鉴赏辞典》的高大伦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在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宣传普及的出版物上,出版界似乎偏爱上了"鉴赏辞典"、"古书今译"、"历史连环画"这三类书,图书市场上的广大读者也乐于接受这种形式。在这个潮流影响下,我们就动了编写《中国...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文学史上,幽默有“银色幽默”、“铅色幽默”和“黑色幽默”之分。古希腊的幽默是典型的“银色幽默”,它是明快、欢乐、充满朝气的,因此也被看作是“微笑的幽默”。古希腊是一个自信和充满希望的民族,它头顶蓝天,面朝大海,四季如春,气候温润,且经济发达,政治民主,学术繁荣。自然和人文环境成就了古希腊人热爱生命和享受生命的性格。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爱就爱,面对生活中不如意之事,也能乐观面对,一笑了之。  相似文献   

10.
刍议儒家哲学与中国古代朴素公关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刍议儒家哲学与中国古代朴素公关学李朝鲜经济、文化、思想、意识都具有承继性,中国现代公关学也并非纯属西方国家的舶来品,在一定程度上,亦滥觞于中国古代朴素公关思想。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很早以前就存在着朴素的公关活动,而且还形成了颇为丰富的朴素公...  相似文献   

11.
代兴 《寻根》2012,(1):20-22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被世界尊为人类历史上“四大圣哲”之一。他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具有跨时代进步意义的“仁政”学说、富民主张、教育思想等,同时在军事方面的论说也深刻、独到,倡导治军用兵的“礼治观”“民本观”“战争观”“武艺观”和“大一统观”,时至今天也不过时,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成中英教授最近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就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相通的地方做了一次演讲,他认为中西方哲学可以打通、可以整合,也就是可以建立起和谐的哲学。成中英教授试图用中国文化构造一个体系包容住西方文化,然后用西方文化中的管理因素去实际操作中国的日常生活,即是使经济、法律等生活具有可操作性。这在成教授看来就弥补了中国文化的不可操作性和西方文化的操作理性、工具理性的不足,以达成一个比较美满的结合。我认为成教授的研究是很深入的,总体上我是接受的,所以,今天想与成中英教授单独在更现实的问题上,也就是从中西哲学和…  相似文献   

13.
光棍汉贾小憨,今年三十三,五官端正,身体健康,虽说只有小学三年级的化,但憨厚朴实,像大山里的石头一样。这几年辛辛苦苦承包了山寨里的果园,兜里鼓起来了,心里便寻思到山外转转,长点见识,同时也学着搞点市场行情调查,免得让二道贩子再揩一把油。钱这东西能挣就得会花,花钱就得出门。电视里说,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是旅游热点,连外国人都不愿在家里呆着,不远万里到那里去游玩,小憨于是买了张从乡上路过到县城的车票,高高兴兴地坐上了“豪华”中巴车。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每个中国人都在回顾、思索那段充满了血与火也锻造了民族魂的历史。在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诸多艺术门类的大量有关题材作品中,披沙拣金,我于电视荧屏上发现了“一个人”、“一条路”和“一座城”,既是新鲜发现,也是119日情怀,就个人的感情和喜好来说,受其感动,感其挚诚,念其忠贞,赞其坚韧,他和它们代表了中国化的内在品质,也展示出一颗雄浑博大的中国心!  相似文献   

15.
稻香楼     
王安忆 《中国文化》2004,(21):185-189
我们庄叫大刘庄,顾名思义,姓是刘姓,庄是大庄。公社制的年代,在九个生产小队组成的生产大队里,我们庄足足占了鱼肚上的七个生产小队,一头一尾由东西两个小庄各担一个生产小队。这两个小庄缀在我们庄的边上,就好像我们庄下的蛋,往东下一个,再腾蛇翻身,往西也下一个。高台子上,我们庄巍峨的身影底下,它们简直就找不着了似的。  相似文献   

16.
招惹     
朱虎把菜刀砍在铁案上,铁案怪怪地叫了一声,把菜刀衔住。朱虎说,你也太多事了!那样一个猪一样的人,莫说少称了二两,就是少称半斤也是活该!他是你爹啊?周林就把枪猛地拍在肉案上,肉案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响。他就是我爹!你今天得把少下的肉补上!街上的人都被震住了,没有谁敢吱声,朱虎是条虎,街上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故事》使房龙走向了成功,同时也在读者和评论家的心目中,形成了房龙是少儿读物作家、通俗作家的定式。即使他以严肃题材,写出了17世纪荷兰美洲殖民总督彼得·斯特伊弗桑特的传记,也被评论家不公的判定为儿童读物。《国民》杂志上的一篇书评文章说:“他那通俗易懂的文字,就像是写给孩子看的。”房龙认为“通俗作家”的帽子矮化了他,使他心里失去了平衡。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初识《世界文化》是在一张全国报刊的征订广告上,密密麻麻的报刊名字中间,“世界文化”四字深深地吸引了刚刚步入高中校门的我,在这个面对世界的年代,在这个面对世界的年龄,我对外面的世界文化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于是我当天就去邮局买了一本,只为“看看世界文化”。没想到,这一看就再也收不住了,一个色彩缤纷、精彩奇妙的世界文化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于狭小的课堂飞到了广阔的大千世界之中,搭乘上潮流的快车。我的眼睛亮了,心也亮了,我真高兴,能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这个使我增长见识的朋友。我决定订阅这份杂志…  相似文献   

19.
很久以来,对莎士比亚就存一份心仪。六卷本的莎翁全集躺在书架上不知多久了,时光流转,竟一直鼓不起勇气去翻来看看,怕的是自己才疏学浅,读不懂个中滋味,反成了一锅夹生饭。而且,读剧本不比读小说、诗歌,剧本是要用来上演的,印在纸上的文本只是个半成品,万一日后有个在舞台上一睹莎士比亚风采的机会,今天的阅读岂不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只怕会大大影响届时坐在剧场的感觉。想来想去,读莎士比亚的愿望,也就渐渐地淡了下来。后来,自己一点点长大、自立,那时节,正是戏剧界喊“话剧危机”喊得最响的年代。相当一部分话剧团陷入经济困境,话剧场次急剧下降,哪里还找得到地方看莎士比亚。纵然“心向往之”,也只好“望洋兴叹”。然而,形势的变化让你永远意想不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话剧事业奇迹般地走出了低谷,呈现初步繁荣景象。莎士比亚也不再是遥远的梦,不仅国内一些话剧单位将莎翁剧作或重拍或改编,就连英国本土的剧团也远涉重洋,为中国观众献上“原汁原味”的莎士比亚名作。最近又有消息:英国著名的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将于5月23~26日来华,于北京保利剧院演出莎士比亚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演出采用英语对白,附加中文字幕的形式。消息是令人兴奋的。兴奋之余,不禁又...  相似文献   

20.
檀香是一种生长于热带的常绿乔木,木质坚硬,具有浓郁的芳香气息。从远古开始,世界上有不少民族将其用做墓葬、宗教、祭祀等活动的饰物。因此,檀香也就逐渐被赋予了某种神秘色彩。2007年10月,在西班牙,围绕着一块被称为“檀香符”的南美土著部落墓葬品,引发了一系列离奇的死亡命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