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的学习是语言的学习,而语感则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和直接理解。培养语感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准确。敏锐、强烈的感受、感觉和感知的能力,就是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和生活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语言教学中,语感主要是指对书面言语的感受。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层次便是创造。所以,“积累-模仿”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朗读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一篇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朗读可以使一篇文章变得好懂…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吕二老的话都说明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性。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能力,它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心理直觉。从内容上看,它包括的语意正误的感觉、语言形象的感受、情感色彩的感受等。人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就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迅速、准确地感知领悟语言,得心应手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因此,在…  相似文献   

3.
构建语感图式提高英语语感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感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语言所产生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语言图式是以一定的形式积淀、储存在主体大脑里的语言文字规律、词句的含义、情味、意蕴等。语感培养,就是要使学生的心理世界形成对言语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图式结构。语感教学,就是不断向学生提供超出他们原有心理图式结构的言语信息,促使学生原有图式结构顺应新的言语输入,从而不断构建新的语感图式,发展自己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对语言字的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字的基础。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语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感积累的过程就是语素质提高的过程。本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一个条件,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语感,就是把文质俱佳的课文言语转化成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对语言知识能听得真切、懂得深刻、说得准确、写得优美。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论述无不标明。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目前最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深层感知和把握能力就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语感。本文着重从形象语感、情境语感、风格语感三方面就其内容及培养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训练是感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因此,我认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感能力,不仅要在阅读中加强训练,在作文教学中也要加强语感的训练。”下面谈一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深层感知和把握能力就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语感.本文着重从形象语感、情境语感、风格语感三方面就其内容及培养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首先表现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加强语教育中的语感教学,构建培养语感的教学实践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当代一些研究者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呢?本文认为可以从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等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获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对关键词的比较、替换、欣赏,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意蕴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培养语感能力,必须加强语言因素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挖掘语言的隐含信息,领悟语言的内在蕴涵,探究其中丰富的表观力,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相似文献   

15.
顾贤芳 《文教资料》2010,(30):65-67
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直觉思维方式,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同时还是形成更高言语能力的基础与初阶。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生活经验积累、语言知识传授与吸收、逻辑修辞能力培养等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具体做法为:指导诵读,积淀语感;创设情境,激发语言;揣摩比较,生发语感;虚实相生,丰富语感。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以看出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培养。那么,立足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可见,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是对文学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语感能力的培养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让学生听得真、懂得深、说得好、写得美。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9.
王少雨 《新疆教育》2013,(15):269-269
学习语文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这种语言感受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标把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仅就在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语感能力,是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