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快球是扣球队员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同时起跳,并迅速把二传队员传来的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扣球方法,具有速度快,突然性大,牵制能力强,有利于争取时间和空间,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快球是各种进攻战术的基础,是现代排球技术“速度化”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没有快球,就没有千变万化的现代排球进攻战术。   快球是中国排球运动的传统打法。早在 1950年我国第一次派队参加国际六人制排球比赛时,就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快球技术,即近体快球技术。 1956年在法国第三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上,快球技术独领风骚,之后世界各国纷纷…  相似文献   

2.
根据第九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的统计,错位进攻的命中率高达78%。统计数据表明,错位进攻等排球进攻战术是突破盯人、密集、高度拦网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发展和完善快变进攻战术的同时,努力发展一套对付错位进攻等战术的防守体系。所谓错位进攻就是指在近体快球和短平快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差、地面位差、空间位差等进攻战术。任何一种“差”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冲飞扣球的意义冲飞扣球是继快球、平拉开球之后,我国运动员在快速打法上的新创造。它对于发扬我国快速风格和突破高大拦网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五十年代初期,我国运动员把快球从九人排球技术中移植于六人排球,多年来,一直是小个突破大个拦网的有效手段,并成为亚洲队的绝招。随着攻防技术的不断演变、发展和规则的修改,尤其是1965年拦网规则的修改,更促进了进攻技术的发展。当时,我国运动员创造了平拉开近攻的新打法,对于突破高大拦网也很有效,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一九七二年,日本运动员创造了短平快及几种地面移位近攻新技术,也成为亚洲队对付欧洲队拦网的有效办法,第一次打破了欧洲队垄断世界冠军的局面。上述  相似文献   

4.
谈对排球快球的拦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排球比赛中谁掌握了拦网的优势,谁就可以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如何发挥拦网作用和防止对方的拦网就成为各国排球界研究的重点。1.拦网是防快球的主要手段现代排球技术中,快球进攻是极为重要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快攻的技战术有短平快球、平拉开快球、近体快球、时  相似文献   

5.
一、快速进攻战术必须进一步落实近几年,快速进攻战术成为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无论大个或小个,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去圭三十月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八届欧洲排球锦标赛,几乎所有的队普遍运用快速进攻战术,成为这届锦标赛的一大特点。在国际上,我国的排球一直是以“快速”著称。1956年我国第一次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锦标赛,我国的“快板球”给各队以极大地威胁。此后,各国才逐渐运用这种打法。1966年在布拉格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我国运动员创造的四号位平拉开进攻成为当时排球界注意的中心,报纸上称中国队为“快速的列车”。此后,日本队在此基础上把平拉开球的距离缩短,发展为当前的短平快球。  相似文献   

6.
对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与各队在防反扣球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中国队与各队的防反强攻扣球的净得分率相对防反其他进攻而言差距较小,但与其他各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队在防反快球进攻方面明显的体现出不足,从净得分率可以看出差距,这也是中国女排无法与所遇各队相抗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队在防反立体进攻的次数比较多,效果还可以,但是成功率相对来说较低,所以在立体攻方面要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子排球队与世界强队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和录像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子排球队在世界杯比赛中得失分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子排球队应结合实战需要,在跳发速度、力量、弧度上下功夫,致力于发球技术的创新,进一步增强得分和破攻的能力;4、2号位的强攻仍然是现代排球运动中主要的得分手段,中国队应结合自身特点,多增加拉开、跑动中进攻的技术,有效地利用网长展开进攻。在身高等素质上与国外运动员没有很大的差距,应该多加强技术扣球的技术含量;3号位的快攻是中国队的特色,快速多变的立体进攻是现代排球的精髓。中国队应该发挥自己的强项,把快变和立体进攻结合起来,作为本身技术的突破口,以此为依托,多点得分全面开花,实施以“快、变、灵”为核心,以“快”为灵魂的训练思路,并强化以此为中心的体能与技术全面提高的训练理念。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2~2013年排球联赛上海男排快攻战术运用与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赛季上海男排在快球进攻中主要采用短平快战术,但整个快球进攻得分率落后于其他三个强队;自我掩护进攻方面,上海男排主要采用前飞与拉三战术,得分效果略优于其他三个强队;在快球掩护进攻方面,上海队主要采用梯次战术,但得分率落后于其他三个强队。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3年全国排球联赛上海男排进攻战术的运用和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上海男排在保证2、3号快攻战术中快球进攻、自我掩护进攻、快球掩护进攻运用的基础上.突出了4号位的强攻,在2003年的全国排球联赛中进入决赛,充分体现出了自身的战术风格和特点。在进攻统计中,短平快技术的运用上明显多于前6名的队和前3名的球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上海队在4号位进攻和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上与前5个队相比,在统计上虽无显著性差距,但在比赛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进程中,无数比赛典型事例证明,排球运动员出色的弹跳在比赛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90年代,世界排球运动已呈现高空争夺的格局,空中制高点决定进攻的成功率。关于高空优势除了决定于运动员的身高外,出色的弹跳则是夺得高空优势的关键。有关运动员身高问题本暂不阐述。本就弹跳而言,哪些训练手段能够较快地提高排球运动员弹跳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录像观察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4强的进攻能力进行分析.结论:巴西队和古巴队扣球进攻能力相对较强,其中,巴西队的进攻更为稳定;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更重视接应运动员的进攻作用;巴西队的拦网能力一枝独秀;中国队在发球的进攻性和稳定性的平衡上做得最好;美国队发球进攻能力不足,失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对第16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中国男子排球队参加的全部比赛和本届锦标赛亚军波兰队小组赛的共10场比赛录像进行了统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法,并利用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对照表,对中国男子排球队及比赛对手的进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攻效果排名方面,中国队发球处于各比赛队中上水平,扣球处于中下水平.中国队发球的性能和速度比较接近世界强队,差距在于稳定性和动作的隐蔽性略处下风.扣球机械,缺乏创造主动进攻的经验和耐心,进攻结构合理只是一种假象,击球点没有实现真正的立体化.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19,(2):157-16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8年第18届女子排球世锦赛中国、荷兰、意大利、塞尔维亚四强的攻防指标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世界女排竞赛趋势,通过比较找出中国女排与其他强队在攻防能力上面的实力差距。结果表明:网口争夺是比赛的焦点;塞尔维亚和意大利调整进攻能力较强;中国队进攻点少,进攻手段路线单一;中国队防守环节薄弱,反攻能力不足。建议:提升攻防速度,发展全面保障型攻手;注重快变结合,完善跑动进攻体系;加强后排防守训练,构建高效防反系统。  相似文献   

14.
排球集体进攻战术设计的原则与范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条件与欧美运动员相比,尚有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与其祈盼天降俊才,以扭转乾坤,不如研究创新集体进攻战术与之抗衡,来得更加实际。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就排球集体进攻战术设计的原则进引了探讨,旨在供排球教练员参考。1集体进...  相似文献   

15.
此文对2008年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中中国女子排球队与巴西、意大利、美国3支队伍中比赛中的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了接应二传在进攻过程中总体的进攻效果以及在不同位置的进攻效果,并将中国队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与其他3个国家的接应二传的进攻效果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今后中国女子排球队接应二传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据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女排亚锦赛中国队在半决赛与决赛两场比赛中的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进攻上总得分高于对手,但是得分的分布不及对手多;中国队发球领先优势较韩国队明显,与日本队相当,王一梅成为中国队发球得分的主要得分手;在拦网方面,中国队均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在失误方面,中国队均少于对手。建议:认真总结,全方位搜集世界强队信息,做好各种技战术的演练,拓宽体教结合培养后备人才路径,建立健全国内排球竞赛秩序,促进排球的群众参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是比赛中最极积、是有效的进攻手段。扣球是在二传配合的基础上,完成进攻战术的最后一环,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强有力的、富有战术目的的扣球,可使对方难于防守和组成反击,从而使本方能顺利地夺取发球权或得分。根据击球时手臂挥动方向和技术动作的不同,扣球技术基本上分为正面扣球、勾手扣球、扣快球和平拉开扣球等,而正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代中期,由于排球规则允许拦网手可以过网以后,我国排球运动员按照当时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趋向并结合自己的特点,曾创造了一种“四号位快速平拉开”的进攻战术。这种打法打破了外国的拦网优势,有的外国强队对于这种飞快的、顺着网的上沿低掠而过的“平行传球”以及随之而来的快速劲疾的扣杀,往往为之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当时世界上评论:“苏联的排球是力量的排球。”“捷克的排球是技巧的排球”,而“中国的排球是速度最快的排球”。有的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进攻战术的组编原则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人排球运动在传入我国之前,其进攻战术比较简单,只是一般的扣球。五十年代初传入我国之后,揉进了我国的快球技术,随即出现了快球掩获、前交叉、后交叉、梯次等进攻战术。五十年代中期为了突破对方的拦网,北京队与北京体院的几名教师,曾  相似文献   

20.
拦网规则的修改,给予进攻以很大的制约,使扣拦网上的争夺更加紧张、激烈。同时对进攻技术的提高和战术的发展,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辛勤努力,近几年来,国内各强队的扣球技术日臻成熟,进攻战术更加完善和灵活多变,制造空网进攻的二次攻击战术(掩护进攻)已成龙配套,颇具威力。例如,交叉掩护、夹塞、双快一游动等;出现了避开对方拦网的集体进攻战术和个人进攻战术相结合的新打法。如近体快球结合背飞、短平快球结合前飞、近体快球结合拉三空中错位进攻、短平快球结合拉四空中错位进攻等;加上已为广大运动员熟练掌握的个人进攻战术,如时间差、位置差、空中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