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生查子》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写元宵节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然而我童年时的元宵节既看不到“花市灯如昼”的美景,也没有“泪湿春衫袖”的伤感,有的只是难以忘怀的狂欢。  相似文献   

2.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相似文献   

3.
2010年2月29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虎年元宵晚会.董卿当晚在主持节目时现场背了一首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shu)。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相似文献   

4.
我看节日     
节日,一个多么温馨的词。干百年采,在诗人的笔下,有着优美的意境:“千户万户瞳瞳曰,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的爆竹敲响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悦昭示着新一年的美好懂憬;“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的彩灯,映射着乡里族人的情绪,默默地守候,化为淡淡的哀愁:  相似文献   

5.
一方燕子衔一方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节日和庆祝节日的方式。说到节日,就会感觉到温馨。千百年来,在诗人的笔下,记录着传统节日种种优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相似文献   

6.
古诗鉴赏     
苗诗鳘赏龙 震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使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作者】 “ 。 欧阳修——(1。(]7—1 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的诗词俱佳,散文优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童要人物, j| 。jl I俑谵注释1 一| “j一| 元夜 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古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芘市一~一街市如花。 “。。。密翊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娟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  相似文献   

7.
还记得,有一种感觉叫作刻骨铭心,如今却在渐行渐远。还记得,有一种情结叫作魂牵梦萦,如今快要烟消云散。节日,一个多么温馨的词。千百年来,在诗人的笔下,记录着传统节日的种种优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的彩灯,默默的守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中秋的明月,投射下一地细碎的乡  相似文献   

8.
还记得,那种感觉叫做刻骨铭心,如今却在渐行渐远……还记得,那种情结叫做魂牵梦萦,如今快要烟消云散……节日,一个多么温馨的词。千百年来,在诗人的笔下,那里有着优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的彩灯,映射着乡里族人的情绪,默默的守候,化为淡淡的哀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中秋的明月,投影下一地细碎的乡愁、静静的思念,承载着浓浓的祝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登高望远的时刻,秋风就在念亲心切的旅人身旁轻轻地吟唱。“千户万户曈曈日…  相似文献   

9.
请你试笔     
一、下列诗(词)句中分别描写的是我国哪 些传统节日情景?请揣摩诗意,据此判断,或查 尸一1一恤、产 、夭‘‘ 阅典籍填上。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 人间人似玉,灯绕月下月如银。() 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 诊.甲庭地白一讨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20魔寒蟾冷桂布电!此夜姐旧符断肠· 一几‘一( 2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英少一人。 曰洲 人约黄昏后。 5.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6.春…  相似文献   

10.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蛾眉月3.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4.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残月5.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满月6.暮伴新月宿,晓随残月行。———新月、残月7.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可持续发展8.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  相似文献   

11.
3月13日睛正月十五。上元节。满街的花市灯如昼。记得那年的元夜。我穿了仆人的衣服偷跑出来,仓皇而急促,意外撞进了你的怀抱。你扶着我的肩:“小心!”我抬头,你的嘴角含笑,你的眼神深邃,如一池春水。什么东西在我的身体里融化了,只见月光倾泻,桃花飞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元宵吟灯联     
元宵节,俗称上元节,又称元夜、元夕或灯火节,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代的文人墨客不仅写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吟灯联。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阳(即今扬州),有一年元宵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句而成  相似文献   

13.
遇与不遇     
昏昏的气象,窗口吹来凉凉的风。纵是酷暑的缝隙亦会贿纳入几缕清凉。时迫黄昏,我的心也慢慢地起了倦。我勉强支着头,听着室外远远的车鸣似起似歇,想象着这时的大道该是车潮涌动,奔波了一天的人们都来往交错,或是去解家人的一日等候,或是去赴友人的一场约会,或是去赶离乡的一列火车,归结一处,便都是圆一个相聚的遇,或者是偿一个相别的失。描绘得诗意些,惺忪的眼神也微微漾泛开来:月初上,柳未央,于河畔有一个氤氲着情愫的晓梦。这已是令人心旷的了。倦意一扫,便不禁吟出了六一居士的这首小令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相似文献   

14.
菜根迎春     
今年的元宵节,我是在农村老家过的。那是个东傍汾河、西望吕梁的小村庄,我家就是村西头的第一家。记得有句农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果不其然,去年八月十五落了几滴秋雨,元宵节前夜真就下了一场大雪。  相似文献   

15.
难舍冲动     
正寒假前夕,和孩子们谈论中国的节日,提到元宵节,有孩子忽然正色发问:"老师,今年元宵节还拉不拉灯了?"想到去年的元宵拉灯,我脱口而出:"拉,干嘛不拉!"有时候,我喜欢兴冲冲地先答应孩子,眼睛一闭答应下来再说。因为应允了就没法后悔呀,面对三十多宝贝儿,谁敢出尔反尔呢。许多活动,我总是先感性地在孩子面前炫耀、许诺,勾起孩子无限  相似文献   

16.
元宵诗话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时候,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烟花冷     
壹多年以后,我仍然能够依稀记得,你我初遇时的场景。那天正是元宵佳期。京城人声鼎沸,花市灯如白昼,你拉着及笄不久的我,去巷尾看灯会。我们一起猜谜,放孔明灯,你看着街上来往行人均戴  相似文献   

18.
脚印考古     
本文是我以“脚印”为话题写作的一篇下水范文。该话题也是黄冈市2004年高三期中调考试题。话题如下有朝一日,我们要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果实;花市灯如昼,长街万头攒动,我们去分开密密的人腿捡拾脚印,一如当年拾起挤掉的鞋子。是的,人生处处都会留下脚印,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不灭。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可以实写,也可以虚构;可以写过去现在,也可以写未来。  相似文献   

19.
<正>宋代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却有"元宵联欢晚会"。宋朝时,元宵节庆祝活动远比春节热闹、隆重、盛大。按大宋习俗,每至元夕放灯期间,皇城的宣德门广场上,早早就用竹木、彩帛搭建起巨大的灯山,一入夜,灯山万灯齐亮,将整个广场照得如同白昼。元夕二鼓时分,皇帝驾临宣德  相似文献   

20.
一元宵节作为一年中最热闹浪漫的传统节日,似乎与历代文人墨客的关系特别地密切,于是乎,人生况味、节日风采、民风习俗等一起糅合成元宵诗词所特有的清幽空灵之美。"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节,从宽袍大袖里走出来,从诗风词韵里走出来。一年一年的月光灯火,将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濡染得日渐莹润浑厚,而以平仄错落、含蓄婉约的古诗词为载体所呈现出来的诗情画意、浪漫色彩,则为元宵节注入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古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