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培成 《桥牌》2012,(10):13-14
众所周知,桥牌在叫牌和打牌过程中都离不开推理和假设。在缺乏信息时,专家的两个主要武器来源于推理和假设。甚至有经验的牌手也被迫承认,能准确地复制出对手的持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而用得上假设的牌相对来说更是不常遇到。这里献上两副牌例以赐读者。  相似文献   

2.
乔迪 《桥牌》2010,(9):36-37
开叫1NT后,被第二家加倍,同伴在第三家再加倍用作什么含义,一些牌手很可能不假思索地认为是有一定实力足够打1NT牌的追杀,持这种观点的在业余牌手尤其是疏于理论研究的传统牌手中不乏其人。近日,笔者和牌友在BBO上打牌时就因此塑造了一个天价的罚分,请看牌例:  相似文献   

3.
复合紧逼     
《桥牌》2008,(5):48-48
有的牌手对复杂难打的牌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实际上,只要按部就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那些复杂难打的牌逐渐地会露出一些破绽,使你从容地应对。试举一例:  相似文献   

4.
南思 《桥牌》2010,(2):33-33
有段时间没打牌了,上周末为磨合我们队一对新牌手,队长夏叫我一起去练练牌。这本来就是我喜欢的,与其说是陪队友练牌,不如说自己技痒。  相似文献   

5.
戈柳 《桥牌》2009,(3):46-47
可叫满贯的牌在一场10副以上的比赛中会遇到几副,至今尚无定论。但如果遇到,哪怕只有一副,其成功与否也会对整场比赛产生重大影响,往往成为“惊天逆转”的战例。除此以外,处理可叫满贯的牌对牌手的牌感、心理、技术以及竞技状态都是一个全面的考验,它既惊险刺激,又让人回味无穷,每每成为牌手赛后议论的焦点。笔者新近搜集了几例可叫满贯的实战牌例,供众桥友赏析。  相似文献   

6.
木子 《桥牌》2008,(3):4-12
以下牌例均选自今年的全国正式比赛及我国牌手所参加的国际比赛。  相似文献   

7.
读牌拾贝     
赛上丁 《桥牌》2013,(1):59-59
一个好的牌手,在做庄时必须善于根据叫牌过程透露出的信息,合理制订做庄路线。善于捕捉打牌过程中的蛛丝马迹,认真读牌,合理判断,进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打牌顺序,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8.
朱伟国 《桥牌》2010,(11):24-27
桥牌做庄,普通牌手与专家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普通牌手多靠猜测和运气以求飞张的成功,而专家则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保证飞张的绝对成功。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在于专家精通读牌术。  相似文献   

9.
姜洪森 《桥牌》2011,(2):25-25
网络桥牌趣味无穷。搭档和对手虽然都互不谋面,但通过桥牌语言互相交流,甚至牌手的脾性也互相了解。下面介绍8月22日在联众网络梅林桥牌室中碰到的一副比较有意思的牌。  相似文献   

10.
中的忍让     
费华 《桥牌》2011,(12):17-17,16
忍让是桥牌攻防中一项十分常用的技巧,方法虽然简单,可是应用的时机却很有讲究。实战中,由于错误地忍让而使对方获利的牌例比比皆是。对于初中级牌手来说,当你使用忍让打法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朱伟国 《桥牌》2010,(6):33-35
在很多情况下,有将定约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吊将。实践中,有的需立即吊出对方的将牌;有的则不能吊将;有的需吊几轮将,但又不吊完将。因此,能否掌握吊将的时机,适当处理好将牌,经常是衡量一个牌手做庄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桥牌与概率     
一休 《桥牌》2010,(7):26-28
如果不懂得概率,就无法打好桥牌。入门书籍上差不多都有牌张分布概率表,而AQ飞牌成功的概率有50%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使不会计算复合打法的概率,这些基本知识想必每个牌手也都是非常熟悉的。  相似文献   

13.
徐峙晖 《桥牌》2012,(4):35-36
飞牌是获取赢墩的基本方法,也是牌手运用最多的做庄技术之一。高手使用飞牌的频率远少于低手,但是前者飞牌的成功率却要远高于后者。看似简单的飞牌后面隐藏了什么诀窍和玄机呢?针对防守方某一个关键牌张进行飞牌的成功率只有50%。低手一见到飞牌组合往往不加思索就进行机械飞牌;但对高手而言,即便是“两飞中一”75%的成功率也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飞牌通常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郑永泉 《桥牌》2012,(11):34-36
经常的,手持两套牌,一门6张甚至7张以上,另一门4张(或以上),如何选择其中一门花色成为将牌便成了牌手们的棘手事,这也是众多牌手的争论点之一。即便是在我们中平能化集团(原平煤集团)桥牌队内部,观点也是长期不一。  相似文献   

15.
郝天靖 《桥牌》2012,(2):44-44
对称原理在牌桌上常常出现,人们在理论上研究不够,牌手们经常忽视它的应用。牌桌上有时四家各持一单套牌,四种花色从四个牌手中分别叫出;做庄时有一门花色属4-3—3—3型,第二甚至第三门这种牌型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16.
胡林林 《桥牌》2017,(4):45-47
每位牌手都曾因为首攻不准而懊悔过。桥牌对抗中,信息不总是完整和确定的,许多情况下要基于残缺的信息进行假设和猜测,并承担相应的风险。首攻,只能依据对手叫牌时披露的信息(当然有时同伴也参与叫牌)和自己的十三张牌,常常是在黑暗之中摸索。  相似文献   

17.
《桥牌》2016,(11):22-27
2016年全国桥牌秋季通讯赛于9月17日在各地赛区同时进行。比赛结束后,我们选取了本次比赛中的一些牌例,聘请专家牌手加以点评、讲解,作为一家之言,希望能对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郑永泉 《桥牌》2014,(1):60-61
指示性加倍,既标明了一定的持牌实力,又为同伴指明了进攻方向,从而成了比赛中有力的得分武器。正因如此,牌手们往往是遇见机会便大肆使用,而不认真分析利弊、权衡得失。  相似文献   

19.
你愿意马上就开始赢牌吗?你完全可以做到! 假如我只能给某个牌手上一节课,那可真是很轻松的事,因为,有一条桥牌心得比其它任何桥牌心得的价值都大得多。我根本不会建议他去学任何先进的桥牌技巧,什么A问叫、排除式垫牌法或者卡那力梅花叫牌系统,最关键的是要审时度势。忘记那些伟大牌手们所必须掌握的技巧和让他们绞尽脑汁的复杂问题吧,要集中精力来讲求实际。  相似文献   

20.
薛勇 《桥牌》2020,(1):32-33
参加了3次北美桥牌比赛,无数次国内比赛,感受到二者之间牌手、组织者以及氛围有不少差别。桥牌作为一项高雅智力运动,在北美体现得更加充分,打牌时礼节方面国外牌手做得非常好,无论牌的摆放还是打牌动作,不会出现国内一些牛牌手人斜着坐,打牌时把牌摔得啪啪响这样不礼貌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