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东渔歌发展路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惠东渔歌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渔歌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强烈冲击,旅游音乐、学校教育、音乐创作、理论研讨是传承发展惠东渔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惠东渔歌历史悠久,古代疍民们在海上捕鱼、回港避风、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皆唱渔歌。中学音乐教学须开发和利用当地音乐资源,丰富音乐课堂,从渔歌文化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意义、渔歌文化引入在中学音乐课堂的措施两个方面探讨渔歌文化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初探惠东渔歌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惠东渔歌属于口耳相传的韵体类民间文学,作为首批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歌谣类型,惠东渔歌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闪现着特有的价值光芒。文章着重阐述惠东渔歌艺术特色,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对如何加强保护惠东渔歌所采取的措施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惠东渔歌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和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广东省惟一入选的传统音乐类项目.惠东渔歌作为浅海渔歌,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南宋时期由福建沿海传人广东惠州.它凝聚了惠东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惠东平海古城千百来年的历史沉淀.惠东渔歌歌声亲切、甜美、动听、舒展,带有咏叹性和淡淡的哀愁,已成为惠东渔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惠东县文化部门统计,惠东渔歌有30多种,有《妹仔调》、《咦哎哎调》、《啦哒啲啷哩调》、《哦哦香调》、《弯介某调》、《罗茵调》、《乙尺上调》、《贤弟调》、《梁兄调》等等.理解和传承好惠东渔歌,让中国传统音乐走进中学课堂,是惠东一线中学音乐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东洞庭湖渔歌历史悠久,是一种带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多元化文化生活的冲击,使原生态的渔歌素材、传唱日渐式微,抢救和保护东洞庭湖渔歌刻不容缓。将东洞庭湖渔歌的传承与岳阳文化旅游产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以具有岳阳地方特色的洞庭渔歌融入岳阳的文化旅游业,从而丰富岳阳的人文景观,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更真切地感受岳阳的"水文化"和岳阳精神的魅力,提升岳阳旅游的文化品位,加快现代旅游热市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亚湾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海洋环保意识的淡漠,大亚湾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文章阐述了海洋生态的保护与渔歌传承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渔歌这种独特的海洋文化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方面的价值。不仅如此,研究发现大亚湾渔歌的传承推动了海洋文化的发展,对于海洋生态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要求在音乐教育中把"文化传承"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现,渔歌作为舟山海岛特有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把它引进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渔歌进课堂的实践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一是拓展渠道,引导学生感受渔歌;二是编写教材,开展渔歌教学;三是注重实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四是搭建平台,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8.
桐城渔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生存于菜子湖水系区域内,既沾溉了桐城地区悠久的民歌传统,又受到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桐城渔歌继承了“桐城歌”最典型的“七言五句体”艺术特征,并保留着“桐城歌”传统的起句“程式”要素。桐城渔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当以对待“非遗”的客观态度看待它,做好相关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深人临高渔村、乡镇对渔歌“哩哩美”现状进行了实地采访调查。调查发现,渔歌“哩哩美”目前生存状况堪忧,渔歌数量和体裁大幅度减缩。渔歌“哩哩美”自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尤其是其独特的地域、独特的传唱历史、独特的风格特点、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作为海南人、怎样看待自己的瑰宝,怎样面对殊荣,是无论如何包绕不过去的课题。文章通过论述渔歌“哩哩美”的传承现状,强调了要有创新意识,政府要加大重视等几点拙见,以求抛砖引玉,共筑民间文化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0.
刘沛然 《红领巾》2010,(7):84-84
假如我是一艘小船,猜猜我会做些什么? 假如我是渔夫捕鱼的小船,我会轻轻地用身体让水花溅起来,哗哗作响。然后,水鸟会飞到我的身上,梳理自己光洁的羽毛。这时候,渔夫就高声唱起渔歌,使劲划动船桨,让水声作伴奏。水鸟不再梳理羽毛了,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渔夫边唱渔歌边撒下渔网,小船在湖中央停了下来,此时此刻,时间仿佛也停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清代名媛顾太清的《东海渔歌》词集是清代女性词中的佼佼者。她宅心仁厚,赋性高雅,才气横溢。其词表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亲朋挚友之间的交往以及家庭生活的欢愉。  相似文献   

12.
九江,匡庐拥翠、彭蠡渔歌、人物荟萃、文化发达.历经155年风雨的九江市同文中学,坐落在九江市区美丽的甘棠湖畔,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烈士的母校. 学校创办时,校名取自《中庸》"普天之下,车同轨,书同文"中的"同文".新时代,走过百余年的同文中学,坚持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党政同心、全员同向、合力同为,勇担为党育...  相似文献   

13.
正池州市贡池区杏花村小学始建于1960年,现坐落于"牧童遥指"的池州古杏花村内,与千年前古杏花村十二景中的"三台夕照"、"桑柘丹枫"、"黄公酒垆"、"铁佛禅林"、"西厢烟雨"、"昭明书院"和"杜坞渔歌"交相辉映,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充满着蓬勃朝气的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决定了学校承载着"弘扬诗人地文明,传承杏花村文化"的重任,一直以来,广泛开展"爱古村景"、"吟古村诗"、"绘古村风"、"写古村文"等系列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天下第一诗村"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4.
杨燕妙 《教师》2014,(32):24-25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造成非物质文化的逐渐消亡。地方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舟山渔歌"课程,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界定,并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传承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几点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5.
汕尾渔歌是我国三大渔歌体系之一“南海渔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广东省汕尾地区,汕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全国十大优良港口之一。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主要在“瓯船渔民”中传唱。“瓯船渔民”亦称作“疍民”,疍民是以在海上生活为特征的特殊群体,习惯用歌唱来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汕尾渔歌是疍民世代相传的民间口头艺术,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上世纪20年代至今,人们对汕尾渔歌的发掘、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渐衍生出更多有益价值。目前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深入开展探索和研究,是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发掘保护向纵深发展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16.
汕尾渔歌是我国三大渔歌体系之一“南海渔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广东省汕尾地区,汕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全国十大优良港口之一。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主要在“瓯船渔民”中传唱。“瓯船渔民”亦称作“疍民”,疍民是以在海上生活为特征的特殊群体,习惯用歌唱来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汕尾渔歌是疍民世代相传的民间口头艺术,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上世纪20年代至今,人们对汕尾渔歌的发掘、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渐衍生出更多有益价值。目前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深入开展探索和研究,是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发掘保护向纵深发展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17.
传统音乐文化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文化宝藏,作为学校这个传承、发展文化的载体,如何将我们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列入课堂教学,被学生所接受、所喜欢并能侍唱甚至更进一步创新,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去摸索,大胆的尝试,主动地承担起侍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乘船行在苏州古运河上,烟雨朦胧中,小桥流水,园林点散,几处幽然沉静的老厢房,绵延中错落有致。桥下流水静静流淌,微风中皱起的粼粼涟漪,是深黛色的凝绿。就这样,舒舒闲闲的古韵随着船的行进一路漾开来,与游人的心一起醉在粉墙黛瓦的迂回中。若能临水而坐窗下,"青黛点眉细细  相似文献   

19.
张天启 《职教论坛》2014,(14):57-60
高校是汇集、存储、研究、传播、教化、创新社会文化的机构,具有社会文化的"集散地"和"提升机"的职能。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在新时期的一项基本功能与必然使命,探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涵目标、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高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具体做法为例,探究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惠东是我们省南部的一个县,是一个文化瑰宝、有红色之魂的称号、城乡美景、风光秀丽的旅游县。本文论证了利用惠东风光线描画艺术资源开展教学提出的依据,探索了利用惠东风光线描画艺术资源开展教学的活动形式,陈述了利用惠东风光线描画艺术资源开展教学所获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