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理教育》2011,(6):64-6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包括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等。推进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造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为交流地理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激发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持续开展教研活动,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举办第十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现将大赛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育》2009,(3):80-80
创新教育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思维创新得以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为展示和交流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激发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持续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深化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提升地理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举办第八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现将大赛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育》2010,(6):64-64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创新教育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为展示和交流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地理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地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举办第九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育》2010,(12):64-6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包括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等。推进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造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为交流地理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创新教育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为展示和交流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地理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地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举办第九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育》2011,(3):64-6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包括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等。推进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造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为交流地理教育教学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本刊为推动地理教学经验的分享与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不断提高地理教师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培养高素质地理教师队伍,特举办第二届“经纬杯”全国地理教学研究成果大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赛内容1.教研论文:地理教研与教改探索、教学实践经验类文章。2课件制作:地理课堂教学创新、设计新颖的PPT课件。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育》2005,(4):80-80
在2004年8月结束的第三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中,各地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踊跃参与,积极投稿,撰写了很多有价值、有特色的优秀论文。评审小组的全体教师顶着酷暑,严肃、认真负责地评出了特等奖9篇,一等奖124篇,二等奖253篇……应广大读者、作者的强烈要求,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继续开展此项活动。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冯春梅 《考试周刊》2012,(26):149-14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改革方向,地理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通过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质疑问难,释放创新激情;打破常规教学,启迪创新思维;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等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10月在广州召开全国第一次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术暨工作会议以来,创新教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的一股洪流、深化素质教育的亮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创新教育的提出不仅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更是为了培养未来社会创新需要的创新人才,创新的人才呼唤创新教育。在举国上下着力于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之际,对正处于回升状态的中学地理教育而言,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地理教育,就是要努力探索构建地理创新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学习者的创造意识,挖掘学习者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我们必须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师所认同的教育理念。近些年来,我们通过课堂内外的活动,努力创设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情景,探索在中学地理教育背景下的创新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育》2004,(2):79-79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举办的两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中,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并撰写了很多有价值的优秀论文,论文中体现了新理念、新思想,展现了新方法,新探索,这是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在第一线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反思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可贵的成果,为推动地理教育改革,深化地理教学研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包括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等。推进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造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1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教育家说,“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在第一线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反思,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教研成果。本刊为展示和交流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持续开展教研活动,特举办第三届“经纬杯”全国地理教学研究成果大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在第一线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反思,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教研成果。本刊为展示和交流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持续开展教研活动,特举办第三届“经纬杯”全国地理教学研究成果大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根据有关创新教育的理论.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当今教育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在此大背景下,“3 综合”高考模式的逐步深入,给我们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地理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周先燕 《考试周刊》2010,(11):181-182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并实施过“创造教育”。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那么,何为“创新”呢?创新,是“无中生有”,是“破旧立新”,是“标新立异”,是“独辟蹊径”。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地理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而创新地理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