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士振 《档案天地》2005,(3):30-33
1945年以来,日本侵略在中、美、苏、英等盟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为了敦促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了要求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7月26日上午7时,日本当局外务省立即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寻找对策。外相东多认为:完全不接受波茨坦公告是极大的失策,但全盘接受也太苛刻。他主张等苏联表态后,再用两方面都能接受的条件进行变通表态。当时,  相似文献   

2.
日沉太平洋     
华夫 《中国档案》2005,(8):22-25
《波茨坦公告》与日本投降德国投降后,反法西斯战线加强了对日本的打击。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向全世界播放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地投降,否则,日本将面临迅速而完全的毁灭。由于日本拒绝了盟军的要求,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三路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对关东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8月10日,裕仁天皇御前会议决定,在不改变天皇体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御前会议上,讨论了无条件投降的…  相似文献   

3.
《档案与社会》2005,(5):14-15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7月26日,发表了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全称为《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发表前征得了中国的同意。苏联于同年8月8日加入该公告。《波茨坦公告》是一份反法西斯同盟国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牒,宣告日本法西斯的末日已经来临。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波茨坦公告》,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久铲除,军队完全解除武装,驱逐出被侵略国的国土;战犯立即接受拘捕,处以法律之严厉裁判。但是在中国山西省,却出现了奇特的一幕:投降后的日军,继续保留武装,同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驻晋侵华日军第一军司令澄田睐四郎等战犯,继续住着豪华公馆,坐着小轿车,指导中国人打中国人;  相似文献   

5.
1945年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谈,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文章。8月10日,日政府宣布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9年1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宣判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无罪",并于31日将冈村宁次等260名日本战犯送回日本。1950年5月25日,高良富、宫腰喜助、帆足计等抵达北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访问中国的日本国会议员。1954年8月19日,中国政府宣布,特赦417名日本战犯,到1956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0日,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日本终于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普天同庆。  相似文献   

7.
60年前的5月8日.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8月14日.在中国抗日军民,苏军和美军的沉重打击下.日本政府最终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由日本天皇在8月15日.通过广播向全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停战诏书》。9月2日.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大本营代表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盟军代表和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代表.在“日本投降书签字仪式”上签字.接受日本投降。9月9日.蒋介石指派何应钦为中国战区代表接受日本投降。冈村宁次在南京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8.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联合发出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这天傍晚,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照例来到新闻台的窑洞。当时,新闻台总领班李光绳值路透社班,吴文焘还没进窑洞,就听李光绳在高叫:“快看,是啥?”吴文焘忙跑过去看,只见抄报纸上一连串英文“急电”的字样。  相似文献   

9.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联合发出<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这天傍晚,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照例来到新闻台的窑洞.当时,新闻台总领班李光绳值路透社班,吴文焘还没进窑洞,就听李光绳在高叫:"快看,是啥?"吴文焘忙跑过去看.只见抄报纸上一连串英文"急电"的字样,紧接着又有几个英文单词出现在眼前:"日本投降了!"这时,路透社又播出了一条比较详细的消息:日本天皇已经接受盟国条件,宣布投降.  相似文献   

10.
李恒 《档案时空》2015,(9):23-25
1945年8月10日.中国战时首都重庆. “据美新闻处旧金山十日电:据合众社本晚接获东京广播:日本政府已接受促其无条件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笔者按),唯一要求为保留天皇.”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5,(30):35-37
1945年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谈.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结束了,围绕着谁是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问题的争论也随之开始,而且至今尚未结束。有关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决定因素的观点大致有四种:一是中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消灭了日本侵华军队有生力量,是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二是苏联学者认为苏军出兵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是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决定日本命运并加速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军迅速占领日本全境,并把日本的一些重要档案运回美国进行研究。1948年,这些档案经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处理后移交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半个世纪之前(即1945年7月26日)由中、美、英三国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作为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碟”,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日本因其当局继续采取负隅顽抗的态度,而遭受毁灭性打击。结果是,10天后的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长崎投下二枚原子弹;8日,苏联对日宣战。一周后的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多年来,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当时日本政府对《波茨坦公告》作出的回应或表态,其实是“无视”(日语写作“默杀”,含意为“不理会”、“不重视”),而非“拒绝”。如有人这样记述道;“起初,日乍政府对《波茨坦公告》的正式反应是消极的。铃木贯太郎首相对国内作了无视该公告的发言。这条消息  相似文献   

15.
一上个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于 1 945年 8月 1 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此之前 ,中、英、美三国于 7月 2 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十一条指出 ,日本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赔款所需要之工业 ,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 1 945年 1 2月 ,根据莫斯科外长会议决定 ,由中、美、英、法、苏、菲律宾、荷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1 1国组成远东委员会 ,督促日本履行投降条款 ,解决各国赔偿要求。远委会是当时对日索赔归还的最高决策机关 ,设在华盛顿。处理赔偿事务的执行机关 ,是美国将军麦克…  相似文献   

16.
商谦 《中国档案》2015,(9):80-81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消息传到延安,整个延安城沸腾了。“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的口号声、欢呼声,夹杂着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震撼山谷,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与欢呼之中。当晚,延安举行了盛大的火炬庆祝游行。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相似文献   

17.
候涛 《兰台内外》2014,(5):19-19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尽管表面上二战已经结束,但由于担心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在穷途末路之际杀害盟军战俘,美军曾秘密通过海军和空降部队营救战俘。美国媒体近日披露了二战结束时,美军对日本采取的"预防性"军事行动。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之后,日军中很多死硬分子仍然企图继续战争。8月17日,天皇的叔叔东久迩宫稔彦王出任首相,历史学家称,日本皇室在紧要关头推出东久迩宫稔彦王旨在预先阻止任何政变或暗杀图谋。然而,在多个战场,日军仍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发表,日本当局一看,觉得盟方所提投降条件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宽大得多,十分高兴,决定将这一公告分发各报刊登载。28日,首相铃木接见新闻界人士,宣称日本对此公告采取“默杀”政策。  相似文献   

19.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止,在8年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挥舞着罪恶的战刀,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极其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摧残与毁灭。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位极有“名头”的人物,此人曾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还参加过中国共产党一大;又是国民党改组派的重要发起人之一,与顾孟余同为汪精卫的哼哈二将;后来又成为汪精卫汉奸政权的第二号人物。说到这里,读自然明白,此人就是陈公博。陈是汪伪降日叛国集团的第二号大汉奸,1944年11月汪精卫死后,陈续任伪国府主席兼行政院长,成为头号汉奸。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南京伪政府乱作一团。为逃避国家惩罚,陈于8月25日在日本的帮助下。乘飞机从南京逃到日本亡命,历时一个多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