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就是我     
朋友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你们想了解我吗?我的名字是露茜,今年十岁,是一名小学生。我非常喜欢英语,但我是图书馆的会员,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相似文献   

2.
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1932年春季,我借读清华大学。我的中学旧友蒋恩钿不无卖弄地对我说: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图书馆!墙是大理石的!地是软木的!楼上书库的地是厚玻璃!透亮!望得见楼下的光!她带我出了古月堂,曲曲弯弯走到图书馆。她说:看见了吗?这是意大利的大理石。我点头赞赏。她拉开沉重的铜门,我跟她走入图书馆。地,是木头铺的,没有漆,因为是软木  相似文献   

3.
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 1932年春季,我借读清华大学。我的中学旧友蒋恩钿不无卖弄地对我说:“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图书馆!墙是大理石的!地是软木的!楼上书库的地是厚玻璃!透亮!望得见楼下的光!”她带我出了古月堂,曲曲弯弯走到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一天晚上,我爱人说要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女儿听见了问我:“妈妈,图书馆是干什么的?”我说图书馆里有好多书,是专门借给大家看的。“那我也要到图书馆去。”我想,带她到图书馆去,可以让她了解一下图书馆,看看别人是怎样安安静静地看书的。平时女儿在家,一让她看书,不到两分钟就坐不住了,不是缠着我们给她讲故事,就是让我们带她玩玩具。我说:“行,我带你到图书馆去,你先去收拾你的小书包,带一些你喜欢看的书。”她看爸爸没带书,便好奇地问:“为什么爸爸不带书呢?”我说:“因为你小,图书馆里的书你都看不懂。爸爸要看的书图书馆里有,可以借来看。”女儿背起书包高兴地跟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图书馆。到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这样认为,青春季节的阅读,是人生之中最为美好的状态。说起读书,我常常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那时如饥似渴读书的情景还恍若目前。尤其是进入了高中,在高一的那一年,我像是一个胃口大开的大肚汉,整天钻进图书馆里。那时,我去的主要地方是学校的图书馆和文化宫图书馆。我们的学校有着100来年的历史,图书馆里的藏书很多,许多解放以前出版的老书,更是吸引着我。只是那些书藏在图书馆的另一间储藏室里,被一把大锁紧紧地锁着。管理图书馆的老师大概看我特别爱看书吧,便破例打开了那把大锁,让我进去随便挑书。我到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走…  相似文献   

6.
泡在图书馆     
我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这是从我进入大学第一天起一直沿用至今的QQ签名。好友们有预测我前途无量,有感慨腹有诗书气自华,有询问我的职业规划,集体的智慧启发我思考,我这个图书馆控是怎么练成的呢,旁人的揣测显然击不中要害。在刚进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图书馆一度是我的避难所。记得大一注册完的那天晚上,我和家里派出的护送代表二姐躺在学校旅馆里的床上怀疑人生。姐姐自嘲地说她的大学就是四年宽带加一场恋爱,忍不住告诫我,大学时光不可浑浑噩噩。她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自动化是图书馆现代化的起点,必须立足我馆实际,提高技术起点,以加快我校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考入清华读博。初入清华园的我,闲暇时常在各大图书馆看书自习。清华有大大小小图书馆七个,分别为逸夫馆、经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中心、建筑学院图书馆、法学院图书馆、人文社科图书馆、美术学院图书馆和医学院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1979年知青回城,我被安排在一所重点中学的图书馆。对知识的渴求的我,心里自然非常高兴。校领导把我领到图书馆,语重心长地说:“我校是一所颇有影响的学校,文革前图书馆的藏书量在全市中学排行第三。从今天起图书馆就交给你了……”。还说:“前任图书馆老师工作很负责,希望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80年代初期,我参加了市图书馆举办的学习“中图法”培训班,入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自己喜欢看书,我也愿意和孩子们分享读书的快乐。在看过毕淑敏的《混入北图》一文后,我知道了北京图书馆是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11.
[1]一年多前,《英语世界》编辑陈羽纶先生要我为“海外来鸿”写点东西。去年五月,我给他去信,问及读者是否有兴趣读关于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章。《英语世界》1983年9月号以“这个题目是否好”为题,摘登了我的信,真是大出我意料之外。我在北京时,承蒙陈先生好意来访,并把许多读者热情反应的信件交给我。,其中一位甚至建议我写美国的整个图书馆系统。要是按此写法,势必涉及国会图书馆、大都会地区研究院的公共图书馆及其分馆、小城镇图书馆、各种规模的高校图书馆以及整个图书馆网。这样一个泛泛的题目,与我原先所想的文章相比,范围自然是太宽了。一下笔,我甚至觉得连高校图书馆这个题目都太宽了,因此,我打算仅将本文局限于我过去  相似文献   

12.
郭蔚臻 《大学生》2021,(4):49-49
我是一名在读文科博士。考上北大后,我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喜欢所学的专业。但是为了绩点,为了保送研究生,我要非常努力地学习。从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我一直是最早进图书馆占座的那波同学之一。我依然清楚记得,工具书阅览室靠近第一教学楼的那扇窗户,特别明亮;晚10点半图书馆的闭馆曲子响起的时候,我往往是最后一个从阅览室离开的人。在未名湖边晨读,在图书馆南配殿外的石凳上背英语……我的四年本科基本是延续高三的生活节奏。  相似文献   

13.
住所附近的阿灵顿图书馆,最近在入口显眼位置陈列了一个小展览:一本发黄的旧书,一纸满怀歉意的道歉信,还有一张25美元的支票。这是一个逾期归还图书馆书籍的故事。一位叫莎拉·麦吉斯的女士在道歉信中写道:"亲爱的阿灵顿郡图书馆:有件事我感到非常不安——我最近翻看这本书,发现书是你们的,不是我的。我为我的迟还道歉!"  相似文献   

14.
<正>前些时候,我出差到意大利的古老小城维罗纳,在那里,我见识到了一座特别的图书馆——乞丐图书馆!这座图书馆位于维罗纳的市中心。那天一早,我从那里经过,当时我还不知道这座古老的石砌大楼是图书馆,门口站着不少人,有的扛着脏兮兮的大麻袋,有的挑着黑乎乎的被褥,一个个衣衫褴褛,肮脏不堪,应该都是些流浪汉或拾荒者。我好奇地走过去问他们是不是来这里接  相似文献   

15.
<正>网络的空前繁荣,使一些人对图书馆逐渐陌生。但在我的心中,图书馆永远是那样亲切,令人向往,可谓是崇高而神圣的殿堂。与图书馆的缘份,可以说是父亲给的。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讲一些千奇百怪的童话和幽默诙谐的传奇,使我充满了敬畏和好奇。有次我心血来潮,疑惑地扒开父亲的头发,想看看父亲的头脑,究竟装着什么。父亲望着我笑笑,说等我能够识字后,便将  相似文献   

16.
一、谈话我班的小朋友特别爱看书,他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着各种有趣的图书。为了鼓励小朋友和书交朋友,从书中受到更多的教育,我们决定以“图书馆”游戏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事先,我们进行了一次谈话。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图书馆吗?幼儿甲:我和爸爸去过图书馆。幼儿乙:我妈妈单位里有图书馆,我和妈妈去借过书。那儿有很多书,都是大人们看的。幼儿丙:我妈妈是图书馆管理员。有人借书时,我妈妈要在借书人的借书卡上写上书号和借书日期。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一本装帧精美的图书。 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被一双纤巧的手从新华书店高高的书架上取下,小心地放进纸箱,和很多伙伴一起被运到了这个叫做图书馆的地方。 很快,我们每本书都在偌大的图书馆里拥有了一个安身的地方。我被管理员很小心地放在整个图书馆正中的位置。我对这个位置很满意:这足以显示我的重要性,而且在这里我可以看到图书管理员的一举一动,准确地掌握整个图书馆的动向。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部门。在语文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鼓励同学到图书馆去寻找有关资料,指导他们开展课外阅读。实践使我体会到,图书馆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场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  相似文献   

19.
徐雪冰 《福建教育》2023,(13):58-59
<正>每到一座城市,我总会去逛一逛那里的图书馆。现在的图书馆,大多是精美典雅的建筑,拥有柔和温暖的灯光、种类繁多的藏书、庄严宁静的氛围,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而我的记忆中,永远有一个寒酸、简陋的图书馆,一个只对我和姐姐开放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正>小时候喜欢读书,小镇偏僻,没有书店。幸运的是有一位爱书的父亲,每年都会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点钱去邮局订阅儿童刊物,几个孩子读后,他便用线绳串成一串儿给我们保存起来。那一串串刊物,是我少年时的精神食粮。我更好奇的是:城里的图书馆到底什么样?是书的山,亦或海洋?直到读师范,我才见到真正的图书馆。学校的图书馆不大,但也算有规模。我申请做了志愿者,每天自习课的时候去帮老师整理图书。穿行在书林中,心是笃定的;摩挲着一本本图书,有着全部读完的冲动。上学的三年,很多个假日,我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那里,是我梦里的桃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