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有两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就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学习、感悟,所谓间接经验就是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当一个人通过  相似文献   

2.
区别:直接经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而总结得出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周会生 《农村教育》2005,(12):50-51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交融。教学应该成为师生沟通间接经验(知识)和直接经验(体验)交融的中介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成这种联结,就很难摆脱教学的低谷效应。学生学习间接经验是基于直接经验并为了直接经验,只有当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时,学生学到的间接经验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时的间接经验才具有教育价值,才能成为人的发展资源。正确认识和处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实际上包含了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将“书本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等一对对矛盾统一起来的问题,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尤其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体验式学习,指出经验有两种基本类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通常为学习树立规范,而直接经验能让学习者拓宽视野。本文认为,如果教师有这方面的认识,那么即使通过远程教育,教师也有能力促进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以使学生成长并发展其潜能。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态度形成需要实践,技能的形成需要重复的练习,知识的获取则需要经验的积累。关注学生课堂中的体验,就是关注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有着重要影响。引导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体验积累直接经验是培养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一、直接经验与体验式学习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途径有两种,分别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亲自探索与发现、实验及操作等行为,认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教师,从书本和课堂  相似文献   

6.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一般情况下,其学习活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而教师的  相似文献   

7.
正物理是一门以理解为主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起来相对比较吃力,究其原因关键是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氛围不够。我们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个基础则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这可以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获得,而直接经验则需要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感悟和体验。由于物理课堂实验受到实验标准及时间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验训练。课  相似文献   

8.
周维强 《江苏教育》2008,(13):83-85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生活,就得有生存和生活的“技术”和“智慧”。这“技术”和“智慧”有的是来自自己的探索.这就是“直接经验”。但“吾生也有涯”。而“知”则无涯,不可能样样都自己去“直接经验”.都从头做起,别人的探索所得,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前提当然是得尊重“知识产权”),这就是“间接经验”。或者在有的情况下,也可能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嫁接”。套用中国古代哲人的“话语”来表述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似文献   

9.
<正>有时,写文章未必一定要写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事。我们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亲身经历得来的,一种是从书本或他人口中得来的,前者是直接经验,后者是间接经验。习作课上,除了指导儿童叙写直接经验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采取多种策略处理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又被称作资料),从而更好地进行习作。  相似文献   

10.
不同素质发展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接经验是活动主体发展的基础起点和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更为关键和复杂的是,将间接经验同主体为发展自身所参与的活动及直接经验的过程相联系,并通过主体亲身活动将前人和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11.
师福林 《教育艺术》2011,(10):27-28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有这样一个认识,即认为学生学习就是听讲、读书、作业,把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当把知识、技能、兴趣、态度、个性、价值观都作为学习内容,看成是经验获取的过程。一个人的经验,就是他的知识。读书学习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而要获取直接经验,则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但是,重之太过也会有盲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只有兼容,才能加快学习和汲取的进程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我们知道,间接经验是从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世代相传。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缩短认识过程的间接经验传递是十分必要的。它使我们省时而经济,促进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难免有人说:儿童阶段,主要学习的是间接经验。但是,我们注意到:近期以来,人们比以往任何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学生的个体认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获取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以及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如磁带、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这是间接认识的道路.另一种则是获取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是直接认识的道路.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师生沟通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交融的重要环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想象不可能都是个人的直接经验,更多的是他人的间接经验。因此,广泛地捕捉知识信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想象更加开阔和深远。根据这样的认识,我比较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我给学生开了个书目,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经验学习是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积极实践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在与环境、与自我、与他人的对话中建构意义。学习者的对话建立在四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之上,即:经验过程获得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张力,学习者通过感知获得直接经验,通过领悟获得间接经验;反思经验与行动经验之间的张力,在反思性实践过程中通过反思内化经验,通过行动迁移经验;由内及外的个体性经验与由外及内的联系性经验之间的张力;经验的层次级别性与整体一致性之间的张力。在经验发展的四个辩证过程中,对话起着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生活,就得有生存和生活的"技术"和"智慧"。这"技术"和"智慧"有的是来自自己的探索,这就是"直接经验"。但"吾生也有涯",而"知"则无涯,不可能样样都自己去"直接经验",都从头做起,别人的探索所得,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前提当然是得尊重"知识产权"),这就是"间接经验"。或者在有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数学积累经验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亲身体验过的数学知识很容易转化为数学技能.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1+1=2,那么学生形成的就是间接经验;而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来得出1+1=2,学生获取的就是直接经验,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体验学习.但是我们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强调的是让学生模仿,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来解决问题,没有考虑学生在知识获得过程中形成的情感体验.这些知识与技能很难在学生心中扎根,于是课堂教学就限人反复、机械的训练当中.所以,我们要提倡体验学习,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特殊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直接经验与书本间接知识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第一对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在实际的美术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强调身体性参与,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重视直接经验,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演绎美术教材的过程是一个与儿童共同创造文化、探究艺术世界、生成新的教学增长点的系列活动。这就呼唤美术教师角色要相应作出深刻转换,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战略性位移。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的学者常勉励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看来,这两句话是有意义的,“读万卷书”可以获得间接经验,“行万里路”可以获得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于一个人的认识过程来说都是必需的,是不可或缺的,必须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古代的学者当然不可能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高度来认识读书和行路的关系。但他们在自已的治学过程中却深切地体会到了读书和行路的重要。这说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学习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