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研究青奥会对南京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以举办青奥会为契机,分析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几大要素,综合分析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举办对南京事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从而促进南京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南京市体育服务行业的水平,促进体育服务行业的规范,全面提升南京市体育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南京市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认为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已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领域为主体的产业格局;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高,部分领域产业化步伐加快;但其体育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值偏低、主导产业作用不显著、产业领域就业人口比重小及体育产品的自主研发、创新力不强等4个问题,北京市体育产业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需深度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大力发展体育竞赛业;积极推动体育用品业;健康推进体育彩票业;加快发展体育中介服务业和体育场馆管理业;优先发展与体育相关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产业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在确定体育产业为第三产业范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体育产业链上各关联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结合探讨体育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和选择基准,对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当前制约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的"瓶颈"。分析结果认为:现阶段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的发展应选择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主导产业,即,以重点开发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提升整个体育产业链水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20,(5):398-40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低的总体表现、主要制约因素和发展困难的内在原因三方面出发,提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体育产业质量低主要表现在体育产业规模效益不高;体育产业供给结构不合理;体育产业经济效益不理想。限制因素主要以传统发展模式、市场需求约束、产业规模不足和外部限制封锁。体育产业发展困难的内在原因有生产要素供给不足;机制体制不完善;政策法规不健全;消费规模偏小。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有:提高要素质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净化市场环境;加快政策转型,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对外开放,促进体育消费引导。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目标与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12,33(4):35-39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重点难点、目标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和难点是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目标是体育产业增加值4 000亿、从业人员400万,体育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超过3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所占比重超过80%,体育用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6%,体育类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0家;具体实施路径有: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促进社会投资体育产业、提升体育新产品研发能力、促进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象: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与分析: 1.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北京市体育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如:2004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为69.4亿元,占全市GDP的1.89%。北京市体育产业主要由体育健身娱乐业、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限制瓶颈进行了分析。并从大体育观、大产业观出发,以产业耦合为研究视角,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为实例,对其现实背景及效应进行了分析。体育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借助相关产业的发展平台。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将会提升体育产业的产业要素的质量和规模,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催生新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最终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晨  董婕 《精武》2012,(13):59-61
从广东省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品制造业和销售业、体育服务业、体育产业市场管理与政策法规等方面探讨"后亚运"时期我省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发现,我省体育产业结构发展还还存在不协调方面,体育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体育产品制造业;体育中介产业缺位;体育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在"后亚运"时期广东省体育产业应大力促进广东体育健身娱乐业的蓬勃发展,加快广东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尽快完善广东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体育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几年由于经济下行趋势影响,体育产业发展趋缓。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近十年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福建省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注重因地制宜,进一步突出体育产业发展特色,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体育消费,完善体育市场体系建设,加大体育产业投入,创新体育投融资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要求,剖析武汉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的困境,探讨武汉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研究认为,目前武汉体育产业存在产业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需不平衡等现状,需要借助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此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同时要构建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建筑业、体育生态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合理有序的体育产业多元市场体系,增强武汉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使体育产业真正成为武汉经济增长的发力点和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冰雪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不仅是东北各省份城市的特色体育产业项目,更是城市的形象名片,而且它也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因此冰雪体育产业为城市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此研究以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冰雪体育产业链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其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链的相关对策,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体育产业的相关理论研究,而且还有助于对冰雪体育产业链结构优化在实践中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体育产业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安徽省体育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安徽省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核心产业滞后、产业结构关联效应较低、区域发展不均衡和体育消费人群比重低等问题,与体育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安徽省体育产业结构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后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为研究重点,对以冰雪体育场馆为特征的冰雪运动资源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虽然大冬会留下的冰雪体育场馆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新的热点,但其开发利用依然存在利用效率不高、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问题.为此,提出走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为我国冰雪运动场馆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敏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241-241,243
在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做大做强体育产业的必然途径。体育产业的巨额利润几乎全部来自于产业集群。依靠集群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垄断了世界体育生产和消费市场。作为我国的冰雪大省,吉林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轮廓,需要从资源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在分析集群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集群存在的问题,并在集群创新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岳峰 《体育与科学》2002,23(5):20-21,24
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法,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合理调整体育用品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培养和扶持大型体育龙头企业,以此带动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优先发展我国健身娱乐,体育旅游用品业;增加体育用品生产的科技含量,将是今后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转向与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经历五个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发展转向:发展模式由"以外带内"向"以内为主"转变;发展重心由"外向出口"向"扩大内需"转变;发展目标由"规模扩张"向"结构升级"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路径:完善顶层设计,提升治理能力;提高产业创新研发能力,加强品牌聚焦与塑造;加大体育基础建设力度,激发国内消费潜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有序推动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我国体育产业由于受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要素结构3大瓶颈的制约,仍然延续以外延扩张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轨迹。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大趋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应该以核心产业为重点、中间产业和外围产业为扇面,加速产业结构优化;以主体功能区资源优势为主导、城市群和城乡一体化为突破口,实现空间结构调整;以创新发展为核心、要素市场化和稳固化为切入点,推动要素结构完善,从而实现体育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试论体育经济政策的合理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隋路  邹英 《体育科学》2005,25(6):75-78
运用定性和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属性进行合理定性和分类。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事业同时具有公益性与产业性双重属性,不仅如此,中国体育事业还可以根据公益性和产业性这两种属性分为4种类型:完全公益型、完全产业型、部分公益与部分产业混合可分型、部分公益与部分产业混合不可分型。结论:在制定体育经济政策时,必须根据体育事业的不同属性来制定不同的体育经济政策,只有这样,我国的体育经济政策才能与体育的不同属性相匹配,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201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切割了体育产业投入产出基本数据,将体育产业内部构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置于复杂网络系统,从“整体”“单点”“亚结构”3个层次刻画了体育产业结构的复杂性特征。研究表明:1)在研究期间,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体育产业内部环形网络经济已经形成,但整体产业部门间联系不紧密,依赖于实物性的单向支持,影响了体育产业结构的溢出效益;2)不同产业部门在结构网中存在不同位置与角色,其中,实物性产业部门对于其他产业部门向前带动效果显著,而体育产品流通与经济技术交叉融合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向后支撑效果显著。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有较强的辐射力与控制力,对部门间体育经济活动集散和中转作用较强,具备主导其他产业的实力。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和体育场馆服务业与细分产业部门形成了一定的关联关系,在体育产业结构网络中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部门;3)体育产业网络结构中存在“结构对等”的集聚子群,可划分为四大“模块”。模块之间互动关系呈现较为复杂的嵌套式产业链,提出“自反性”板块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