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二人台是蒙汉人民共同培养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蒙、晋、陕、冀等西部地区,它以其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本文通过对其产生的背景、传承与发展、剧目与社会影响、音乐、语言、表演形式、伴奏乐器等基本特点与风格特征研究,探讨二人台与其所属文化的脉络关系。同时通过剖析二人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漫瀚调产生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是鄂尔多斯蒙汉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交融的结晶,并独具特色又深受蒙汉族人民喜爱的特殊的民间歌种。笔者一生中多听多看了各种场合漫瀚调的演唱,也读了一些关于介绍漫瀚调的书刊和资料,因此想试从漫瀚调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来论述鄂尔多斯文化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南方丝路与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的实质是文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通过漫长历史上的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但汉民族与北方戎狄民族的文化交融同与西南地区夷民族的文化交融在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和汉族地区与南、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交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西南民族地区以南丝之路为主动脉,形成了交通的网络,同时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网络。通过南丝路及其带动的这个交通网络,处于强势的汉文化以油迹扩散的方式在西南民族地区循先易后难的规律传播,使大量少数民族民众通过文化交融而融入汉族之中,只剩下交通最困难、具有封闭型地域特征的地区,因汉文化影响力甚微,原有少数民族才得以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100多年以前的漫瀚调,是准格尔旗一带蒙汉两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共同培育浇灌的艺术之花。经过100多年的实践,漫瀚调被世人公认为是蒙汉人民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是两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艺术精华和独特歌种,这在全国其它地方和其它民族,甚至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国家文化部专门命名准格尔旗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只要中华民族在,中华人文精神就有延续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但是,文化精神也有衰落的可能。为什么中国文化得以长期延续?这就不能不谈及文化中国。中华文化与文化中国有密切的关联。文化中国的资源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独特的文化观以及中华物质、制度和精神文明等遗产,其本质内容无疑在于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文明理念及其赖以传承的心理基础。所谓心理基础,指的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抱有坚定而积极的认同信念。所谓认同,就是共同崇尚和热爱中华文化,也包括研究中华文化,维护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所谓中华文化,包括中国原创性的文化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产生的文化,其中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改造。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文化不是僵死的名物制度和封存于博物馆中的文明,而是指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文化生命。  相似文献   

6.
二胡是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拉弦乐器,它经过千年历史和多元文化的演变,内涵丰富多彩,是中国音乐史上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现象。沿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发展轨迹,研究二胡琴文化的流变、艺术魅力及创新与发展,对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泛论中华钱币文化张善熙一、我国钱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中华钱币文化,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古老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我国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历代财政经济...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四川西汉早期土坑墓,从随葬特征来看,大墓代表的上层社会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特别是"楚文化"的偏好,并且最先摒弃了土著的蜀文化传统。中小型墓葬所代表的底层社会还保留着本身的文化传统。古蜀社会结构的变化始终是自上而下的,随着汉文化的形成,古蜀文化的诸多因素或退出历史舞台,或融化成汉文化的地方类型。  相似文献   

9.
阿昌族的语言民俗、信仰民俗、节日民俗、人生礼俗蕴含多民族文化内涵,是阿昌族与其周边其他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文化涵化的结果。阿昌族民俗深受傣文化和汉文化的浸润影响,地理环境、政治体制、宗教传播、族际通婚等是阿昌族民俗文化涵化的主要原因。阿昌族本着“和谐共存发展”的理念,对其他兄弟民族的民俗文化加以采借与调适,从而形成了具有融合特征的民俗文化,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的文化共存与交融,奠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民俗文化融合逻辑。  相似文献   

10.
成都地区古镇文化定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溪、安仁、洛带、平乐和街子等成都辖区古镇文化共性较大,增加了其定位的难度,同时成都辖区古镇还存在着规划目标相似、定位重叠、定位模糊、宣传着力点不明确等问题。探寻古镇历史,可以提炼成都辖区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有助于形成其文化定位。凝结古镇的文化核心和主题,还需重视地方休闲文化特色,发挥古镇地理环境优势,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岭南音乐文化传入印度尼西亚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古代,岭南音乐主要是由移民来传播,对印尼的皮影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近现代,传播岭南音乐的主体除了移民之外,还有文艺团体和文化人。他们在印尼的活动,推动了岭南音乐的传播,不仅丰富了印尼人民的音乐文化生活,而且加深了两国民间音乐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两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八十年代以来,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日益兴盛。区域历史文化又被称之为“地方历史文化”、“地区历史文化”。但以地方、地区称之则有其局限性。历史文化大多溯源于先秦时代,当时的地域概念与后世尤其近现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是有所差异的。区域历史文化的全面研究,是伴随...  相似文献   

13.
尼日利亚的文化史虽可回溯至2000多年前,但其较为近代的历史却与外来文化交融在一起。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文化和欧洲的基督教文化,都对尼日利亚这个曾有“黑非洲文化摇篮”美誉的文化形态产生过极大影响。因此,早于外来文化入侵而在本土形成其自身文化征貌的尼日利亚古代三大文明,就成为世人认识和分析具有真正本土特色文化形态的首要途径和必要手段。作为尼日利亚古代三大文化之一,贝宁文化在时间上是最晚产生的一个。因而,它在艺术形态上的技艺水准较之早期艺术则更为细致入微,其审美原则也更易为今人所认同和接受。然而,这一艺术…  相似文献   

14.
三星堆文化是在良好的自然社会环境和比较封闭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而滞后的文化形态。具有自身特色和文化传统的"三星堆神权古国"是出现神奇的三星堆文化的内在原因;而"早期丝绸之路"所产生的广泛文化交流,则是三星堆文化面貌丰富多彩的外部原因。神权古国的祭祀活动中心是三星堆文化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过度的社会财富消耗是三星堆衰落的根本原由。神圣的信仰是它的精神主体、神奇的艺术是其表现形式、神秘的历史是所产生的后果,共同造就了灿烂的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类型,具有其特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全球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曾经被人们截然分割的经济与文化,现在以全面交融的崭新形态呈现于当今世界。正如《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所指出的那样:“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求占据新时期的制高点,保持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21世纪社会的主要特征将向跨地区、跨省、跨国的经济、文化的开拓和竞争为特征,历史将以冷峻和平等的方式选择每一个区域甚至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曲靖以珠街八塔台为代表的青铜文化遗存,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其明确的地域分布,独特的墓葬堆积形式以及富有特色的随葬器物,不仅在云南青铜时代墓葬中极为罕见,就是在全国亦难寻二例。而由于墓地所出器物中有一些器物与滇文化有相似之处,大多数研究者都将晋宁石寨山为代表的"滇文化"同八塔台作对比研究,把后者归入滇文化系列,而把两墓地中的特殊遗迹现象和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则看作是滇文化中的一种地方文化特征,作出"滇文化八塔台——横大路类型"的考古学文化命名。但八塔台自身的文化特征十分明显,很难与滇文化整合在一起,相关的问题还有必要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并同时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鄂尔多斯文化以我国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融汇的特有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眩目的宝石,享誉海内外。同时,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代表创造的草原文化,在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鄂尔多斯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  相似文献   

18.
喜洲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大理古城北端,离古城约十八公里,是坐落于苍山五台峰下的平原坝子.这既不靠山,也不临海的地方,自古以来,却是祖国西南边陲洱海西岸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城镇之一. 喜洲的繁华和发达,常常令人不可思议,她是靠什么发展起来?她除了在唐代南诏时期,南诏王阁罗凤曾在此"建都"和这里有深厚的汉文化积淀之外,还有什么东西起了重要作用? 其实,这里的历史发展,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点是水上交通要道,这一点,却往往是被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学者所忽略之一.自古以来,每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凡是交通方便的地方,就是兴旺和繁荣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起源比较早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汕头骑楼及"过番"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松辉 《寻根》2005,(2):128-130
汕头是我国著名的沿海城市,也是一个民众心态较为开放的桥当,外来的异质文化必然在民居建筑上打下烙印,凸现出鲜明的地域待征,从而与其他地方的民居区别开来。骑楼街就是极富汕头特色的代表性建筑和城市景观之一.是中西市文化交融的结果.也是汕头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20.
墓葬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诞生而延续至今。民间工艺的繁荣离不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土归流带来的汉文化很快在水族地区得到应用,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工艺精湛的水族墓葬建筑。以干栏式石板墓为代表的墓葬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族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与文化认知的发展状况,揭示了其特有的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是研究水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