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对象和过程的选取非常重要.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有时巧选系统对整个过程利用动量定理列式求解,会起到方便、简捷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习题的求解过程中,研究对象选取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求解过程的繁简和解题的速度,甚至还会影响到能否正确解题。以下举几例说明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只会乱套物理公式,对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的选取,意识淡薄,不知所指,从而造成解题上的困难,同时也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详实阐述和大量举例,表明了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科学选取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的重要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象意识和过程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解答物理综合计算题的思考过程中,恰当地确定物理系统中的研究对象,可以使思考集中指向一个适当的物理对象(范围),从而使解题者有可能寻找到必要的数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方程式.与此相反,如果解题者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或者选错了研究对象,那么将会由于所考察的对象(范围)不当而不能找到所需要的关系,使解题遭遇挫折.对学生而言,正确地选择、确定系统中的研究对象,是解题思维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学生中常见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与单个物体平衡问题相比更为复杂,所以,对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求解更应注意解题技巧。一、解用方案的制定制定解题方案,关键是根据问题条件确定选取的研究对象及其解题次序。对于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可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也可取其中单个或一部分物体为研究对象,而且一般都要取两个以上的对象才能解决问题。对象取得不当,会使解题过程复杂,即使是同样的几个对象只是选取的次序不同,也会使解答有繁有简。确定选取对象和求解次序可参考这样的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外力后内力。因为内力都是未知的,取整个系统为…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求解物理问题时,肯定要运用相关的物理规律列出具体的式子。在列式时,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研究对象问题,也就是对谁列方程,用物理语言来说就是此物理问题中所涉及的系统,系统中有几个物体。当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体时,研究对象的正确选取,关系到解题过程的简单与繁琐,关系到解题的成败,若选错了研究对象,有时会出现根本无法求解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由于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有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了解题方便,将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研究解决,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称为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下面结合例题介绍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变量是数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多变量的干扰,常常会令解题者陷入“剪不清,理还乱”的头绪中.对变量如何处理,这是每一位解题者经常思考的问题,而处理好变量进而提高解题能力,这更是每一位解题者追求的目标.笔者经过探索发现,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变量控制法在数学解题中也同样适用,它能迅速架起变量之间的桥梁,沟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从而能迅速地判明解题方向,使解题得以圆满成功.本文试以选择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变量控制法来解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对象的选取是解题思路是否正确的直接反应,特别是多物体系统,正确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成功的一半。主要阐述多物体系统在受力、运动及连续介质运动过程中,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球的结构较复杂,题目综合性强,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遇到问题,下面就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分类辨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志国 《中学教研》2010,(12):42-43
同一个数学问题,不同的认识角度将会带来不同的解题思路,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解题过程中,善于变换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笔者通过以下一道试题的多角度思考,从中展示数学思想方法的精妙,从平凡中显现不平凡的数学魅力,让大家体会数学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俗话:“一将无谋,累死千军.”其实数学解题也是这样,如果解题时选取的方法不当,虽然有时可使问题得解,但常常是迂回曲折,费时费力,而更多的时候是徒劳无果.若选取的方法得当,则可使问题轻松获解,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合理选择研究对象会使问题简化,反之,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问题无法解决.隔离法与整体法都是物理解题的基本方法.隔离法就是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这个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一  相似文献   

14.
在处理有关运动学的某些问题时,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系,解答非常繁琐;如果选择其中的一个运动物体为参照系,就会使研究两个运动物体的问题转化成了一个运动物体的问题,使研究对象和解题过程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对象“整体”化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会遇到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分析和解答这类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是关键.解题时往往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运动物体的描述.此时,我们常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而运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其推导结论和适当用数学知识求解运算,往往忽视了参考系的选取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通过两道十分典型的运动学问题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解,从中体会参考系的灵活选取在解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7.
在解答物理综合计算题的思考过程中,恰当地确定物理系统中的研究对象,可以使思考集中指向一个适当的物理对象(范围),从而使解题者有可能寻找到必要的数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方程式.与此相反,如果解题者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或者选错了研究对象,那么将会由于所考察的对象(范围)不当而不能找出所需要的关系,使解题遭遇挫折.对学生而言,正确地选择、确定系统中的研究对象,是解题思维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学生中常见的困难.一般情况下,问题中的研究对象是题述物理系统中的一部分物体(子系统)或某一个物体,它是解题者着力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8.
求解物理问题时首先要选取研究对象。合理选取研究对象有时对解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分类谈谈在求解有关物体的平衡问题时常见的几种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求解的问题中,当存在两个以上的物体或多种因素时,研究对象的正确选取,关系到解题过程的简单与繁琐,若选错研究对象,还会出现无法求解的现象。原题中叙述的对象通常是学生首选的研究对象,然而在正面进攻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如果运用物理规律转换研究对象,问题有时会变得简单易解。  相似文献   

20.
有些物理问题乍一看似乎缺少条件,如果按照常规思路求解,会发现未知量的数多于方程数,那么如何迅速而巧妙地求解此类问题呢?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相信对提高解题技能与技巧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