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永海 《学语文》2011,(6):65-65
先来看几个摘自媒体的语句: (1)南京可堪称为中国的“楹联之都”(《南京日报》2008年1月20日) (2)国家体育总局官员:中国可以堪称“体育大国”(美国百度,2008年7月23日)  相似文献   

2.
先来看几个摘自媒体的语句:(1)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建立和完善建言献策的“直通车”制度(新华网,2009年7月15日)(2)满怀豪情参盛会荐言献策谋发展(瓯海新闻网,2008年2月25日)  相似文献   

3.
先请看几个例句: ①中国禽流感狙击战。(《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7日3版) ②狙击禽流感:一场鸟与人的战争。(《国际金融报》2005年11月4日)  相似文献   

4.
“晋见”与“觐见”,因读音相同,词义相近,常常被用错。例如:(1)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于清顺治九年(1652)率3000人的队伍,赴北京晋见顺治皇帝,在北京住了两个多月……(《中国文化报》2013年03月07日)  相似文献   

5.
王洁 《学语文》2013,(2):64-65
近年来,"靴子""落下"经常在一些经济类新闻标题中同现,例如: (1)房产税:"靴子"终于落下(《湖南日报》2011年1月12日)(2)加息靴子为何此时落下(《人民日报》2011年7月7日)(3)限购令这只靴子终于落下来了(《证券时报》2011年12月5日)  相似文献   

6.
<正>“干má”是日常交际中十分常见的疑问词,在书面上,人们常写作“干嘛”。例如:(1)央视网6月29日发起调查,“你还记得1997年的今天,你在干嘛?”(《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6月30日)(2)尹锡悦发怒:四个小时!警察在干嘛?(《参考消息》2022年11月8日)(3)于而龙弄不懂分明她心里有话,干嘛不敢讲呢?(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4)孩子安静了一点,问:“干嘛要把咱们关在这儿?干嘛不让咱们回家去?”(老舍《四世同堂》)  相似文献   

7.
一、活动时间:数学:2012年12月7—9日。英语:2012年12月14—16日。语文:2012年12月21—23日。二、活动地点:深圳市深圳大学元平体育馆。三、活动内容:(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专家主讲内容、日程安排等详情请登录http://www.mingsi.org/查询)【数学】解读新课标,重构新课堂,演绎新思维暨两岸四地小学数学名师教学风采展示与专家报告(一)理论前沿:专家报告1.刘坚(北京)2.郑毓信(江苏)3.张梅玲(北京)4.吴正宪(北京)5.黄爱华(广东)  相似文献   

8.
先看两则新闻: (1)据新华社电国家主席习近平4日在马来西亚国家皇宫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哈利姆。(2013年10月6日《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9.
新课本,老地方,130位名师去迷雾,心血铺设通途 老课堂,新思路,57节优课察秋毫,词笔点染金秋 2012年11月·中国杭州 一、活动时间:小学数学:2012年11月9日至12日(8日报到);小学语文:2012年11月16H至19日(15日报到)。二、活动地点:中国杭州(报名后告知确切报到及会议地点)。三、活动主题:探究“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新策略。四、活动内容:(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专家主讲内容、日程安排等详情于活动前10天在网站上公布)  相似文献   

10.
(1)“郭明义的爱心源自平凡,他的事迹植根在民间。”(《,人人可做郭明则2010年11月6日《青年抛》(2)“中国当代艺术正面临着深层的危机,需要植根于普世的精神性。”(《重新植根》《上海证券报》2011年6月3日)  相似文献   

11.
张海峰  康健 《现代语文》2010,(1):138-138
最近,“博懵”一词频频出现在报刊和互联网上。例如:(1)银行博懵敏感资料变附注(《文汇报》2009年3月20日)(2)教你两招买月饼劣质产品难博懵(碧海银沙,2009年9月3日)  相似文献   

12.
请看两例新闻: (1)涉嫌私自违建车库将巷道堵成了“死胡同”商家盼拆除(《齐齐哈尔晚报》2014年4月26日)  相似文献   

13.
汪欣 《语文知识》2006,(12):33-33
《楚天金报》2006年8月1日1版有一则新闻的标题为:“武汉104所学校开放计算机教室(引题)政府掏钱让中小学生健康上网(正题)每人每天限两小时在全国首开先河(副题)”。其中的“首开先河”有叠床架屋之嫌。  相似文献   

14.
马肃霜 《山东教育》2014,(11):18-19
《法制晚报》(2014年8月18日):中小学生应该如何“减负”;《中国江西网》(2014年7月28日);江西小学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考试不再“百分制”;《北京晚报》(2014年2月18日),天津出台最严减负令…… 说实话,现在一读到某地“学生减负”的新闻,内心总觉堵得慌。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字是科学,同样也是艺术。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在玉田县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上,我所上的“年、月、日”一课,受到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现简录如下: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都是新中国的小主人,谁知道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主:1949年10月1日。师:香港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谁知道中国政府将于什么的该收回香港?生:1997迁7目1日。师:像刚万这样,我们在说明一个日期的时候,往往要岂诉人们是哪一江(板书:牙)哪一日(扳B:目)哪一日(板书:日)。汪、自、日同时、S、柳一样,…  相似文献   

16.
一、时间: 1.浙江省金华市分会场:2011年3月29日~4月1日(3月29日报到,报到地点:金华市柳湖小学)。 2.辽宁省大连市分会场:2011年4月19日~4月22日(4月19日报到,报到地点:大连华能青旅假日酒店)。 二、主题:在课堂中教师如何读懂学生。  相似文献   

17.
看到报上“中国论文总数超美国居世界第一”的消息,崔永元笑了:闭着眼都知道里面瞎话有几多(据《华商报)2011年2月11日)。  相似文献   

18.
<正>习惯上,人们在签署文件、立字据或题字时,要签上自己的姓名或名字。如(本文的用例均选自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1)浙江省余姚市长城精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代表本公司在调解协议书上,沉重地签下自己的姓名。(《福建日报》1992年5月17日)(2)卞先生轻轻打开他的第一本诗集《三秋草》扉页,用略微颤抖的手签上名字。(《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2月6日)  相似文献   

19.
一、时间:2011年4月19日~4月22日(4月19日报到,报到地点:大连华能青旅假日酒店)。二、主题:在课堂中教师如何读懂学生。三、主要活动:1.特邀专家专题报告:(1)《在课堂中教师如何读懂学生》。(2)学术前沿:2012年韩国"第十二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2)”。  相似文献   

20.
下面两个句子,都出自国家级报纸(圆点为笔者所加):1.他的心砰砰直跳,屏住呼吸,仔细看着眼前的一株灵芝……(《中国青年报》1998年6月5日第4版:皓月《灵芝草》)2.拨看树心(我)心砰砰的,希望有人告诉我那里抱心的一团就是一朵含苞的铁树花。(《人民日报》1998年6月6日第6版:许谋清《铁树花》)加点的“砰”为何意?《现代汉语词典》释:“象声词,形容撞击或重物落地的声音:一的一声,木板倒了。”(199年版修订本第960页)。但是,上述句中的“砰砰”并不是这种用法,而是表人心跳的声音,可见它用错了,而应用“怦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