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  相似文献   

2.
董丽丽 《山东教育》2012,(29):45-46
新课改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互动探究和交流应该贯穿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过程。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做过如下尝试、探索。探索一:情境引导,激发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区’"。杜威也指出:"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可见,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互动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  相似文献   

4.
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就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课堂上运动就是交往,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的“人——物”互动,也就是师生与课堂设计的道具幻灯投影、模型教具、录音插放等等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形成“人——人”互动,即教师与学生间互动,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本文主要结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阐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教学方法,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调节师生关系及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就不曾发生教学。如教学只是单方面体现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反响,教室里只有教师的声音.而没有学生的反馈.这种教学就不是真正定义上的教学。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是教学过程的本质。“互动”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显得重要。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没有合作探究,就不存在生成。因此,互动探究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然而,要做到"放而有度"、"动而有序",使师生、生生之间,以及他们与学习材料之间及时形成多维良性互动,一刻也离不开教师在这一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教学互动,把教学活动定位于师生之间不断进行着的一种生命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教学过程定位于教与学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动态发展。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重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优化互动方式,形成交互影响,不断产生思维共振,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那么如何来实现教学互动?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笔者拟探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凸现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本文就师生交往互动观下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四点看法,即凸现教育主体的发展性、注意课程实施的建构性、加强学习活动的体现性和展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3.
王健 《考试周刊》2011,(86):42-43
师生互动是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动态关系.是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给师生以互动的空间,给学生以自信自尊和创设群体互动的氛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互动,数学课堂没有了互动,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交往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郭丽娟 《快乐阅读》2013,(12):75-75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合作过程。“师生互动”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模式之一。师生间的互动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心理、行动等方面的交流。这种互动强调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的活动,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动态教学过程。这种互动是双向的,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都有交互,互动是多元的,包括语言、行为的交流,还包括心理、情感的交互。这种互动是一种旨在通过交往来引起对方的反应,达到与对方的沟通,并得以促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行动。突显主体、民主平等、自主探究、尊重差异成为师生互动的主要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沙斌 《考试周刊》2007,(10):76-77
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促进交往互动的基础;倾听、反思、分享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交往互动的保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促进交往互动的主要途径;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是促进交往互动的重要形式;简约、稳定、优化的教学结构是促进交往互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赵娟 《宁夏教育》2010,(7):100-101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沟通”的过程,是。合作”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造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交往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完成一个师生交往、发展的互动过程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侍敏 《成才之路》2010,(8):16-16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达到一种全优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