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廖仲恺努力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制定和坚决执行三大政策,对促成、巩固和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所起的作用仅次于孙中山。首先,廖仲恺是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最得力助手。廖仲恺通过同苏俄、共产国际代表的一系列接触和会谈和与中共的接触。逐步坚定了改组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的信心.并为改组国民党做了大量工作。其次.廖仲恺是实现国共合作的核心人物。他积极协助孙中山排除干扰,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证了国民党“一大”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三,廖仲恺在巩固国共合作方面作了不懈努力。他坚决贯彻大会的决议,努力创办黄埔军校,积极进行反帝运动,贯彻三大政策.与破坏国共合作的行为做斗争。  相似文献   

2.
陈潭秋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宣传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参与了我党对于国共合作大政方针的制定。从主张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到积极支持建立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以及为了巩固统一战线而坚决地反对国民党右派,在这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这期间他亲自参与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发表了一系列宣传国共合作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共合作的理论原则。这对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成国共合作,进而推动革命进程的发展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是国民党的左派。蒋介石反对这项政策,属于右派。中国共产党认为孙中山的主张与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政纲基本相同,可以作为国共合作的基础,并在管辖区内大力贯彻,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蒋介石发动内战,共产党奋起抵抗,不仅解放了山东地区,还解放了整个大陆地区,建立了新中国。  相似文献   

4.
鲍罗廷于1923年来到中国,1927年回国。他作为苏联在中国的首席政治顾问,曾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他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促成了国共合作;帮助孙中山建立了强有力的北伐军,先后取得镇压“商团叛乱”、东征、南征的胜利;促进了民众运动的发展。但他在大革命危机之时再三妥协退让,牺牲共产党的利益来维护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进行,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许多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文章,大都侧重论述共产党为什么与国民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而对国民党为何与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尚欠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从这方面作一下探讨。以蒋介石集团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党,1927年“清党”反共、破坏国共合作、叛变革命后,就成为勾结帝国主义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它对共产党和红军进行了将近十年的反革命“围剿”。到1937年,蒋介石国民党居然与誓不两立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  相似文献   

6.
西山会议派是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国民党内部出现的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一个右翼政治集团。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谢持、邹鲁、林森、张继等人。他们因于1925年11月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召开非法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策划及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因而被称为西山会议派。西山会议派的出现,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激烈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在国民党内部的反映。早在1923年,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伟大举动,就引起了国民党内部老右派…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以中国国民党领袖权威的身份,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合作形式、合作的政治基础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他采取以国民党为中心的非平等合作形式,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同时,他使两党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个人的政治权威,在合作形式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排他趋向和功利主义色彩,其政治纲领与中共的主张存在鲜明的分歧。因此,国共合作伊始就潜伏着若干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激烈反对的情况下,之所以坚持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其主要原因是:第一,从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国际推行的东方革命战略来看,共产国际力图通过国共合作,以打击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势力,而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又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唯一可以接受的合作方式。第二,从共产国际特别是其代表马林对中国革命和国共两党的认识来看,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第三,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看,马林和共产国际认为,共产党人加人各种民主党派和组织的做法,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而且也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张治中先生原名本尧,字文白,1890年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洪家疃村的一个农民兼手工业家庭。张治中先生是国民党杰出将领,著名的爱国者,是同中国共产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早年追随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后来同情共产党,极力主张国共携手,共同建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白先生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抗日战争期间,对国共合作起过积极作用。抗日战争胜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以中国国民党领袖权威的身份,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合作形式、合作的政治基础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他采取以国民党为中心的非平等合作形式,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同时,他使两党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个人的政治权威,在合作形式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排他趋向和功利主义色彩,其政治纲领与中共的主张存在鲜明的分歧。因此,国共合作伊始就潜伏着若干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1922年9月,陈独秀提出了一个用以代替“民主革命”的新口号———“国民革命”。陈独秀此举的重大意义,在于揭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的序幕。但他提出“国民革命”的原因及思想根源,至今尚没有深刻的揭示。实际上,陈独秀提出“国民革命”的动因,是为适应国共党内合作的需要。他一方面要解释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合作方式并非与资产阶级合并,另一方面又要把共产国际要求的“民族革命”与孙中山主张的“国民革命”密切结合起来,以便把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引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这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是采取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形式,即在保持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的前提下,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对于这种合作的形式,从提出国共合作的问题开始,直至国共合作破裂,党内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特别是大革命失败后,当年曾参与制定和执行这种党内合作政策的  相似文献   

13.
苗体君 《天中学刊》1998,13(1):82-84
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诞生的两大政党,两党先后进行过两次合作,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叶剑英又直接参与了两次合作,并为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一生致力于两党合作,“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下,在共产国际帮助的情况下实现的。孙中山和一部分进步的国民党党员接受了中共提出的政纲,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革命武装。从而为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当时的叶剑…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程中,作为合作主体的中国国民党,从合作伊始到分裂之前,始终存在着对中国共产党的限制策略,这个策略在实质上反映了国民党巩固和加强自身对国民革命领导权的基本意图.研究国民党限共策略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对于深化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关系的认识,将有重要的价值.国民党的限共策略起始于孙中山决定联俄容共战略决策之时,伴随着国共合作的形成而确立.因此,孙中山时期是限共策略的确立时期.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在陈炯明叛变之后,痛下决心转变革命策略,决定对外联俄,以争取国际援助,对内改组国民党,以强化国民党的自身建设,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无论联俄还是国民党的改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在这一基本目的支配下实行国共合作,就必然采取对共产党既联合又限制的双重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孙中山为主要代表的早期国民党人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为日后他们所主张和实行的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准备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首次国共合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苏俄提出中共与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政策,是为其推行“东方战略”服务的,完全是为了自己利益,不符合中国实际,是孙中山与工产国际代表直接磋商的结果,中共和国民党内部都反对这一政策,共产国以持国民党,而共产党的活动受到共产国际的强迫和国民党的严格限制,这是大革命失败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史上出现过两次国共合作。严格地讲,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我党同以孙中山为首的、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国民党的合作;第二次,则是我党同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合作。所以,虽同为国共合作,因我党合作对象的不同。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道路更为漫长艰难和曲折,其主要障碍就是国民党蒋介石迟迟不肯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从而使国民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党内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充分肯定的。他们强调:“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定是正确的”①。说党内合作“是当时能够为孙中山和国民党所接受的唯一合作方式”;只有实现两党的党内合作,“就能够在孙中山这面颇有号召力的革命旗帜下,通过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广泛发动群众,发展革命力量,加速推进民主革命”②。对于这些观点,我们认为有重新讨论③的必要。党内合作是共产国际首先提出来的。共产国际之所以坚持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中央后来之所以同意党内合作,首先是基于对国民党性质…  相似文献   

19.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国民党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第一个革命高潮。在这次国共合作中,李大钊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他是促成国共合作的“主角”,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的楷模。  相似文献   

20.
蔡和森作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自始至终地参与了我党对国共合作大政方针的制定。他以反对与国民党合作 ,到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并以《向导》为阵地 ,发表了一系列宣传国共合作的文章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共合作的理论原则 ,不仅丰富了其统战思想 ,而且对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促成和巩固第一次国共合作 ,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