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积极向好,复学后,教师们如何消除疫情期间学生的负面心理,使其调整好学生的状态,让正常的课堂教学与居家线上学习有效衔接,这是学校、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话题。评析: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人类灾难,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复学后,教师不要急于赶进度、讲新课,而是要上好三种课。上好"心理课"。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经历了疫情导致的"超长假期"后,学生陆续复学,很多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0年4月刊发的《复学后的心理问答》专题,通过典型案例,从情绪、关系、学习、生涯四个方面分析了此次疫情对学生的影响,并为学生、教师及家长提供了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无疑是场"及时雨",能够帮助学生、教师及家长更从容地做好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们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亟需心理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然而,线上教学完全无法达到原有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感有所悟的教学效果。"任务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秉持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恰恰解决了疫情期间心理辅导活动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详述如何制作"心理成长任务包",阐明了任务导向教学法可有效应用于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17):90-91
后疫情期重返课堂,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浓、课堂状况频出,文章从提升教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构建数学课堂、适度评价等方面出发,利用学生心理,设法提升数学课堂效率。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用"的、"好听"的、"好玩"的、"可以掌控"的;同时也让学生感觉自己在课堂上是"主角",让学生享受课堂、留恋课堂,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5.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期,大学生面对大量国内外疫情信息、学校防疫封校带来的诸多不便,难免会出现紧张、烦躁和焦虑等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后疫情时期,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心理教育队伍建设、关注新生适应性教育、关心毕业生就业、关怀特殊心理问题学生、构建全员服务体系等,给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与援助,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应对,这是摆在广大学校和教师面前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做好如下工作。做好复学后的心理准备。后疫情时代,教师应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这次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面对疫情带来的各种不适,同时还应学会处理学生在疫情期间产生的一些情绪及行为问题。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来保持一颗平常心。此外,教师应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估,认识到自己同学生一样也有恐惧心理,还应学会正确看待社会和家长对自己的"角色期待"以及自己的职责和能力范围,不能过渡包揽学生和家长的事情,以免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和负担。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职学生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在线访谈等方法随机调查了2563名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异常表现、重大生活事件、家庭因素及个人既往病史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提出应发挥地方中坚力量、学校主导力量、家庭基石力量、个人核心力量提升疫情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重大疫情造成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波动,由"稳定"到"恐慌"、由"信任"到"疑惧"、由"平和"到"焦虑"、由"充实"到"空虚"是大学生心理波动的主要表征。重大疫情的现实影响、对疫情缺乏科学认知、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缺失分别是重大疫情中大学生产生心理波动的现实起因、主观动因、心理成因和重要诱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大学生防疫知识教育与防控力度,提升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与网络媒介素养,积极进行线上心理辅导与人文关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知疫防疫、识谣辟谣,调试大学生心理、提振大学生精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随着全国各地疫情反弹,一些城市的学生又开始了居家线上学习。疫情成为当前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最大的因素。疫情对学生的影响除了在学习、生活方面外,还有心理层面。因此,学校教育者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在常态化防疫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免疫力。笔者认为,与其被动地去研究和了解疫情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如思考如何提升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免疫力和应对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个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广西某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及心理服务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疫情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以便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自主与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抑郁学生比例增加,无须住院治疗转介就医的抑郁症学生通常都会回到校园继续学习生活,但他们经常出现情绪波动,仍然需要心理教师的跟踪帮助,甚至是危机干预。通过实践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采取"一体双锥"模型来有效干预转介返校抑郁症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为抑郁学生提供比较完备的心理护航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廖雷 《林区教学》2020,(9):15-17
高校作为新时代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的堡垒作用,对重大疫情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彰显育人实效,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对更好地贯彻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切实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疫情期间,学生无法正常学习生活,亟须心理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任务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解决了疫情期间心理辅导活动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详述如何制作“心理成长任务包”,阐明了任务导向教学法可有效应用于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相似文献   

14.
疫情防控时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教育部对学校和师生教育教学的一种应急性指导意见.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通过"微课堂、微互动、微实践"的"三微"载体,创新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的线上教学模式;强化思想政治线上教学互动;重视并推动疫情防控与思政体验实践,以期将思想引导、规范行为和缓解心理的思政教育功能运用在疫情防控时期高职学生生活学习中,达成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夏英 《四川教育》2020,(10):32-34
面对快速传播的疫情、与日俱增的感染人数,公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学校与教师加强指导学生学习,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确保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省教育厅与省卫健委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师生心理防护,充分发挥我省教育系统学科和人才优势,更好地面向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开展疫情相关心理抚慰、危机干预工作,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16.
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学必须更好地发挥家校联动心育的育人功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频共振,一起关爱中学生、理解中学生,让中学生在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后疫情时代中学家校联动心育应立足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搭建一个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营造健康的学校环境及家庭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后疫情时代中学家校联动心育应坚持德育为先、生命至上、潜移默化、家校联动、混合教育等原则。后疫情时代中学家校联动心育的育人功能强调纾解学生心理焦虑压力、加强学生自控自律能力培养、健全学生心灵精神世界、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和优化校园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活动理念】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的系列变化,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内心不免会出现强烈的担忧和不适。有的学生周围出现疫情,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往环境会发生变化,社会支持系统遭到破坏,身心反应明显。有的学生出现焦虑、不安,甚至为应对焦虑,个别学生也会出现强迫行为等不良心理状态,需要及时采取心理辅导,确保疫情过后,平稳过渡到正常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8.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中小学生均作出延期开学的紧急调整。如何陪伴广大中小学生度过这一特殊时期,是这个系列心理微课的基本出发点。这个系列微课以协助疫情形势笼罩之下的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科学调整认知、主动建设情绪为核心目标;以心理知识讲解、心理游戏示范为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发展心理资源、学会积极应对危机事件为长远目标,使广大未成年人和家长学会配制自己的"心灵抗疫特效药",有效维护心理健康,平安度过特殊疫期。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疫情下学生、教师、家长的心理状态,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心灵‘疫战’你我同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彩绘曼陀罗"学生团体辅导活动、"自我对话"教师团体辅导活动、"走出亲子沟通陷阱"家长线上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教师、家长纾解负性情绪,建立建设性的师生关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援助应遵循心理援助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心理疏导与价值观引导相结合、以学生为本与专业指导相结合原则。在策略上应强化能动意识,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力;塑造正确应对的良好心态,提升群体心理水平;加强情绪调节技术的学习;对担负重要角色人员培训,建立学校的心理援助队伍等,切实保障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