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创新驱动发展新形势下,广州市依托校地协同创新联盟进行科研体制改革,在运行模式、科研管理、科技融合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政策特点。通过突破科研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科研创新激励等机制方面的障碍,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促进校地协同创新,提升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3月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强调要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高校要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的思想作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强化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合、高效的新模式[1].这意味着,协同创新已经超越了"产学研合作"的校企联合模式,为今后的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校地协同创新,是提高经管类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以金融学专业为例,分析了目前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三体系、三平台、多模块"的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协同拟定教学内容、共建实习实训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专业人员与教师交流互访四个方面,构建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本科生导师制三个方面,提出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的,利用校地合作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提出进一步发掘高校和政府作为培养主体作用的应用型人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试点实施校地合作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有效成果,可以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德州学院实施太阳能利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例,通过创建校企、校地协同培养共同体;构建校企、校地协同育人环境;形成校所、校企协同创新成果;搭建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良性互动为兄弟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好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区域高校以服务地方为理念。协同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经济、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区域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校校、校所、校企、校政、国际五种协同创新模式。实施协同创新提高区域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应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植创新团队,精心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以政府保障完善协同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新观念,加强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积极构建校校、校所、校企(行业)、校地(区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例,对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计划"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在组建模式、建设目标、机制改革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全力打造国际化学化工学术领域的知名科研平台,构建"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共享平台,汇聚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本文从"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共享平台模式建设、功能研究、成效分析等方面阐述其协同创新新模式,打破了大型仪器设备封闭式管理方式,通过平台互通资源,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目标,开启了校校、校企、校地互通共享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所实施的"科技镇长团"工作在推动"政校行企"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建立了覆盖全省各县(市、区)和全国众多高校院所的关系网络,形成了三种拓展的创新合作模式:驻地政府主导、多校参与的"一地多校"合作模式,派出高校主导、跨县(市、区)的"一校多地"合作模式,跨地区行业协会主导、驻地政府和派出高校共同参与的"多校多地"网格化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校地共建”是高校与地方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方式、实现互惠双赢的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是高校与地方在追求各自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战略新尝试;立足于“校地共建”模式的背景,选取“高校-社区”结对共建作为切入点,系统分析“校地共建”模式的内涵及特点,寻求“校地共建”模式平台的搭建途径,最终落脚于剖析“校地共建”模式在推动地方以及高校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天津大学(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前沿院")位于武清开发区京津高校科技创新园,是天津大学与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集前沿技术研发、产业促进、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和"政产学研用"合作基地。旨在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促进京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功能,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该研究院依托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仪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都存在着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健全政企协同策略,引领企业成果转化反哺社会;加强校地协同策略,助力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深化校企协同策略,探索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新模式。政校企协同推进成果转化,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高校可通过协同创新概念框架构建的需求分析,利用"2011计划"给高校带来的全新的机遇和模式,建立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概念框架,从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支持保障系统构建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设计,通过"协同共赢、协同共建、协同重构、协同共享"达到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探索专业发展机制、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支持保障系统的预期。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能力的根本,充分肯定基于协同创新进行校地合作教学价值,以F高校的教学改革为探索个案切入考察,透视学校、地方和师生三维空间的现实困境,提出以督查问责为重点,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目标协同机制;以共建共享为重点,构建"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组织协同机制和以价值服务为重点,构建"务实合作、规范有序"的体制协同机制等三维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并不理想,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重重,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互联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四大参与主体、四大功能模块"的系统构建,有助于拓宽高校科技成果信息传播渠道,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同时,该模式也有助于评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科教兴粤的时代背景下,阐析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构建的缘起,梳理校地协同创新联盟构建的战略思想及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多元、共享、动态、持续"协同创新联盟总体思路,即加强政府引导,搭建协同创新交流平台;引入市场机制,建设协同创新项目库;促进管理创新,探索协同创新模式机制。  相似文献   

17.
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内容和资源上具有内在关联性,因此,实现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深入探讨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提出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的大思政四维平台,搭建校、地、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为高校构建"三育融合、三位一体"的融合育人新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协同创新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通过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校校协同和校所协同,把地方本科院校的触角伸长,成为"接地气"的高等院校。在教学、实践、就业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协同创新来使培养的人才成为市场需要的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流、特色高校建设的环节开展协同创新,使地方本科院校成长为特色鲜明的、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大学。  相似文献   

19.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出现了重项目、重竞赛成绩的锦标主义功利倾向,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应主动回归教育初心,发挥推进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政校协同、家校协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强化创业价值引导和思维训练,激发创业潜力和激情,构建矩阵式多阶协同培育模式。在创业萌芽期通过打通创业基础知识,凝练创业价值引导;在创业成长期以发展成效驱动学习与训练体系的构建,强化整合作用和集成效应。在创业成熟期以实体项目运行促进学生完成解构者向建构者的转变;在创业转化期,以综合服务构建校园到企业的无边界共同体,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两岸高校应积极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彼此借鉴,协同发展。本文从协同改革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协同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协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研究共建两岸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最后介绍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近年来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